后端业务开发要会用 K8s 到什么程度?

后端业务开发要会用 K8s 到什么程度?

前言:

很多人看着 K8s 成为最热门的开源技术,都纷纷开始学习 K8s,但也有很多人在抱怨 K8s 太复杂了。用 CNCF 新晋 TOC 张磊的话来说:这里的根本问题在于,K8s 的定位是“平台的平台”(The Platform for Platform),所以其核心功能、服务的对象是基础平台工程师,而非业务研发人员与运维人员;它的声明式 API 设计、CRD Operator 体系,也是为了方便基础平台工程师接入和构建新基础设施能力而设计的。这就导致作为这些能力的最终使用者-业务研发人员,实际上跟 K8s 核心定位之间存在明显的错位。

与传统中间件从业务研发的视角出发不同,云原生的基础设施革命是自底而上的,所以 K8s 具有与生俱来的“高门槛”特性。它始于那些比“云计算”还是要底层的容器基础设计构建理念,然后逐层向上对底层的计算、存储、网络进行的统一的抽象,成为我们 K8s 中的 Pod、NetworkPolicy、Volume 等概念。同样,市面上的大家可以找到的许多课程,都像在“强迫”大家成为“K8s 专家”,不是以用户视角来描述与部署应用。

所以,问题来了

作为一个后端业务开发,K8s 要理解到什么深度、会用到什么程度?如何在这个复杂而庞大的项目中抓到主线,用好 K8s?
当然估计大家也都清楚

你可能感兴趣的:(Golang,云原生,kubernetes,云原生,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