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笔记《也许你该找个人好好聊聊》

P15

如果你不能意识到完美是幸福的敌人,那你就剥夺了让自己快乐的权利。

P32

生活中我们能掌控的其实原本就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多,但面对病痛才是最叫人无能为力的事。无论是面对生活还是面对一次治疗,人们绝不愿意去想象的是,即使自己把所有该做的都做对了,还是有可能抽到一支下下签。但如果最坏的情况真的发生了,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以自己的方式面对厄运,而不是听从别人的意见。

P69

不要评判你的感受。留意他们。把他们当作你的地图,不要害怕真相。

P97

人格障碍是由长期存在的、贯穿始终的行为模式组成的,它就是一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换句话说,人格障碍是自我协调的,这就意味着行为是与行为人的自我概念同步的,因此有这类障碍的患者会认为是别人在给他们的生活制造麻烦。而情绪障碍是自我不协调的,所以此类患者对自己的处境感到痛苦。他们并不是自愿要陷入抑郁和焦虑,也不喜欢在离开屋子前把灯开关个十次,他们自己知道自己有问题。

P98

其实每个人都会时不时地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人格障碍——或许是在时运不济的一天,或许是在被逼到绝境、某根脆弱的神经绷不住了的时候——因为它们根植于人类对自我保护、被接受和安全感的本能需求中。

P144

我们身上不同的部分常会渴望不同的东西,如果其中有一些渴望是我们认为无法接受的,就会被调到静音模式;但它们还是会另辟蹊径让我们听见。

P161

安宁,不是要身处一个没有嘈杂、烦恼和辛劳的地方,而是即使身处繁杂之中依然保持内心的平静。

P162

爱因斯坦说过,在某一个意识层面上产生的问题,无法在同一个意识层面上得到解决。

P175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时光在一生中所占的比例也相应增加了。与上一代人相比,现在的人往往到60岁左右才正值人生巅峰,无论是职业技术、知识储备还是人生阅历都达到峰值。但在职场上,他们还是不得不让位给年轻人。

P207

时间就是她的财富,当然她得善于理财。

P245

我当治疗师以来感到十分惊讶的一件事就是,人们常常期望由别人来告诉自己该干什么,就好像别人手里有标准答案似的,又好像我们每天在日常生活中做的那么多选择真的都有对错之分。

刚刚踏入这一行的时候,我的确偶尔会感到出于善意的压力要给别人提供一些建议。但后来,我意识到人们其实讨厌被告知应该要做什么。虽然人们会重复地、不厌其烦地要你告诉他们该做什么,但一旦你屈从了,给出了建议,他们却不会释怀,而是感到怨恨。而且即使后续发展一切顺利,也无法避免人们心中的怨恨,因为人们最终还是希望在自己的生活中掌控话语权。这就是为什么儿童从幼年开始就祈求父母让他们自己做决定的原因。然而等他们长大以后,却乞求我剥夺他们自己做决定的自由。

P246

来访者提供给你的信息都是透过自带滤镜后呈现的效果;信息的呈现方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时间越久,信息中渲染的成分也越少;来访者真正的困境和他提供的信息可能完全不同,甚至可能还尚未被提及;来访者有时会试图让你支持他某个特定的选择,随着你们关系的发展,这一点会变得更为明显;来访者希望别人为自己做决定,那样即使结果不利,他也不用承担责任。

我问过温德尔医生以下几个问题:“一台冰箱用了十年后坏掉是正常的吗?我该留着它还是花钱修理一下呢?”温德尔的回答是:“你真的要来这儿问我这些人工智能就能替你回答的问题吗?”我又问:“我该给我儿子选这个学校还是那个学校呢?”温德尔回答:“我认为如果你能想清楚为什么这个抉择对你来说这么艰难,你才更能从这个思考中获益。”有一次他说:“我只知道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但我不知道你该怎么做。”我当时并没有去领会他这么说的意义,而是随即问道:“那你就告诉我你会怎么做。”

在我这些问题的背后,隐藏着这样一个假设:温德尔是一个比我更有能力处理问题的人。有时我会想,凭什么在自己的生活中做出重要的抉择呢?我真的有这个资格吗?

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在内心进行这样的斗争:我要当个孩子还是大人?我要安全还是自由?人们在人生连续的变化中作出的每一个抉择都基于两个因素的考量:恐惧和爱。治疗师要做的就是努力教你如何区分这两者。

P249

如果在你小时候,你父亲虽然爱你,但很爱玩,他总是会消失一阵子,又若无其事地回到你身边,然后还不断重复这样的过程,你就会认为快乐是变化无常的。当你的母亲从抑郁状态中走出来,突然表现得对你的生活感兴趣,做一些别的孩子的母亲也会做的事,你也不敢享受这份快乐,因为以你的经验来看,这一切都不会长久。

P271

当我们蜷缩在地下室里,一边写着病例,一边在手机上查看来访者的预约,我们并不知道地面之上,正在酝酿着一场变革,一场关于速度、便利和及时满足的革命。而我们所学习的那种要帮助来访者在付出努力后才能取得的、渐进但效果持久的心理治疗,正在变得越来越过时。

P272

耐心的定义是“可以承受刺激、烦恼、不幸或痛苦,而不表现出抱怨、愤怒、急躁或诸如此类的反应。”很明显,生活的大部分就是由刺激、烦恼、不幸和痛苦组成的。在心理学上,耐心可以被认为是能够长期承受这些困境直到克服困难的能力。感受到悲伤或焦虑,也可以让你对自己和所处的世界有本质上的了解。

吞下一颗药片当然比担起重负去窥探自己的内心要简单和速效的多,而且我也不反对来访者用药物来让自己好过一些。事实上我曾经非常坚信药物在适当的情况下能带来巨大的好处。但这个国家真的有26%的人口需要服用精神类药物吗?说到底,不是心理治疗没有效果,而是它对如今的人们来说起效不够快,而且现在的病人都已然成为了“消费者”。

这里还隐含了一层不言而喻的讽刺:人们想给自己的问题找到一个快速的解决方案,但殊不知一开始导致他们情绪问题的,就是生活中太过匆忙的节奏。他们以为现在的忙碌,是为了以后能有机会享受生活,但往往后来就没有“后来”了。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希·弗洛姆在50多年前就阐述过这样的观点:“现代人总是觉得如果做事不够迅速,就会损失一些时间。但面对省下来的时间又不知该怎么办,只能打发了事。”弗洛姆是对的,人们不会有多出来的时间去休息,或是联系朋友和家人。相反,他们总是试着往时间的缝隙里塞进更多的事情。

P275

为了避免干扰,我会建议来访者在治疗期间关掉手机。这样做的效果还不错,但我注意到,治疗结束后,来访者还没走到门口,就已经掏出手机开始查看信息了。难道他们就不能多花一分钟来想想刚刚说的话,让自己做好精神上的准备,更好地投入诊室以外的世界吗?

我发现只要人们一感到孤单,就会拿起一个设备来逃避这种感受。这通常发生在两件事中间的空档中,比如在结束一次心理治疗的时候、等红灯的时候、在收银台等待结账的时候、坐电梯的时候。人们长期处于受干扰的状态下,似乎丧失了和别人相处的能力,也丧失了和自己相处的能力。

P276

心理治疗的诊室似乎是唯一能让两个人坐下来,不受打扰的相处50分钟的场合了。尽管带戴着专业的面具,但对于来访者来说,这每周重复的只属于两个人的仪式,通常已经是他们生活中与人交流的极限了。我确实希望诊所生意兴隆,但我也不想为此而牺牲这种人与人交流的仪式。这种想法或许听上去很落伍,做起来还费时费力,但我知道,这能为来访者带来巨大的回报。如果我们创造出一个空间,并投入时间,不断积累,我们才有机会偶然发现一些值得等待的故事,而正是那些故事定义了我们的人生。

P283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不得不面对更多的限制。转换职业会变得很难,移居到另一个城市会变得更难,要另找一个结婚对象也会更难。年纪越大,生活就越固化,有时人们会渴望年轻时的自由。但对于孩子们来说,自己的行为被父母定下的规矩约束着,他们唯一能自由支配的就是自己的情绪。至少他们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大哭一场,大笑一场,或是耍个小孩子脾气,他们也有权利拥有远大的梦想,可以不加掩饰的表达渴望。而像我这个年纪的人,大多已经失去了情绪上的自由,这就是我接受心理治疗的原因——试图再次解放自己的情绪。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的这次中年危机更多的是要让自己开放,而不是自闭;是要让自己拓展新的领域,而不是给自己设限;是一次重生,而不是消亡。

我开始意识到,不确定性并不代表着丧失希望,而是意味着还存在可能性。我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怎能不叫人兴奋呢?我要做的是想办法最大限度地活出自己的精彩,不管有没有生病,不管有没有另一半,也不管时间如何无情地流过。

P305

弗兰克尔重获自由之后,撰写了有关适应性和精神救赎的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在书中,他不仅通过自己的集中营里的恐怖经历阐述了他创建的意义疗法,还分享了意义疗法在更为平凡的生活中的运用。他写道:“一个人可以被剥夺任何东西,除了这个人最后的自由——在既定的环境下,选择自己保持什么态度的自由。”

我尤其喜欢弗兰克尔书中这样一句话:“在刺激和回应之间还留有一些空间,这个空间允许我们以自己的意志去选择我们回应的方式。我们所作出的回应,包含了我们的成长和自由。”

P319

有时原谅是很微妙的,就像道歉一样。你向别人道歉,究竟是为了让你自己好过一些,还是为了让对方好过一些?你是真的为自己所做的事感到抱歉,还是其实觉得自己做的事完全在理,只不过是想通过道歉安抚那个认为你应该觉得抱歉的人?道歉究竟是为了谁?

心理治疗中有一个名词叫做“强迫宽恕”。有时人们选择宽恕是为了摆脱一个创伤,他们需要通过原谅那个给他们带来伤害的人来走出创伤的阴影。对某些人来说,宽恕就意味着豁然解脱——你不宽宥人们的罪行,但原谅了那个伤害你的人,这样你就可以跨过这道坎,继续你的生活了。

但人们常常迫于压力去原谅别人,到头来如果做不到还会认为是自己身上出了问题,认为自己不够开明,不够坚强,或缺乏慈悲之心。

所以我说,你可以心怀慈悲,但选择不宽恕。有很多方式可以让生活继续,但其中并不包括伪装自己的感觉。

P366

当人们处于痛苦之中的时候,他们常常会以为这种痛苦将永远持续下去。但实际上我们的感觉就像天气一样风云变幻,你在当下这一秒、这个小时、这一天里感到难过,并不意味着你在十分钟之后、在当天午后,或是下个星期你还会是那个心情。你所感受到的所有情绪——焦躁不安也好,兴高采烈也好,悲痛万分也好,变换都在瞬息间。

P372

在进行伴侣治疗的时候,治疗师常常会讨论隐私和秘密之间的区别:隐私,是每个人在一段健康的感情中都会需要的心理空间;而秘密则源自羞愧,常常会腐蚀一段关系。荣格把秘密称为“心灵毒药”。

P376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没有好好说再见的经历,有时甚至根本就不去说再见。但当你耗费了大量时间,好不容易度过生活中的一个难关,比起一句简单的“好啦,再次感谢你,后会有期”,一个正式的终结过程能让你有更多收获。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根据事情的结局来记住自己经历了什么,所以说终结过程对心理治疗至关重要。来访者原本可能一辈子都要面对消极的情绪、悬而未决的问题或是空虚的结局,但终结的过程能让他们拥有一个积极的结论。

P407

充满爱意的亲密关系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有被修复的空间。治疗师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决裂和修复”。如果在你小时候,你的父母是会承认错误并为此承担责任的人,也教导你要敢于承认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那么当你长大以后,在成年人的人际关系中遇到破裂的情况时,你也不会觉得那是什么天大的灾难。但如果,你童年时遇到的感情裂痕没有得到爱的修补,那你日后就需要通过一些磨练才能宽容地面对情感裂痕,让自己不再相信每一次破裂都预示着一段关系的终结,而是开始相信即使一段关系无法继续走下去了,裂痕还是可以愈合的。你可以自我疗愈和修复,然后再开始另一段关系,而新的关系也会充满新的“决裂和修复”。要让自己敞开心扉、放下心防,虽然这听上去并非万全之策,但如果你想要从一段亲密关系中有所收获,就绕不过这一关。

P409

我意识到即使到了七十岁,你的心还是会像十七岁时一样脆弱,容易受伤,充满渴望和激情——这些因素都依然在对你产生巨大的影响。坠入爱河的人不会老。不管你身心多疲惫,不管你曾经为爱受过多少苦。当新的爱情降临,你还是会感到充满的希望和活力,就像初恋一样,或许这次你会表现得更沉稳,因为你更有经验,更有智慧了,你也知道留给你的时间更少了,但当你听到爱人的声音,或是看到他的来电显示出现在你的手机上。你的心还是会漏掉一拍。黄昏恋的好处,就在于人到晚年往往更宽容,更慷慨,更敏感,也更迫切。

P418

我们的最后一次治疗并没有像朱莉之前预想的那样成为一个寓意深刻的“大结局”。她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天哪,如果现在能让我吃一块牛排,我愿意放弃一切。”她的声音很微弱,几乎听不到,她说道:“我要去的那个地方最好有牛排吃。”然后她就睡着了。这个结尾和平常我们治疗的结尾也没有什么两样,即使说了“今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没讲完的对话还是会悬空气里。最好的道别总是会让人觉得有些话还没说完。

P435

《圣经》里有一句话,大致意思是说:“你得先放手去做,然后才能有所领悟。”有时候就是这样,必须放胆一试,从行动中去体验,意义才会最终显现。摒弃自我限制的思维是一件事,让自己做事不那么束手束脚又是另一回事。这是从语言到行动的转化,这个过程赋予了我自由的力量,让我想要把自己的行动从治疗室带到生活中去。

P437

当我还是一名实习治疗师的时候,老师是这样教导我们的:如果来访者向你道谢,那你应该提醒他们,一切都是他们自己努力的成果,这样对他们才最有帮助。

我会倾向于告诉来访者,这都是你自己的功劳,我只是从旁引导你而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事实,是他们拿起了电话打来诊所,决定要来接受心理治疗,他们每周付出的努力也是没有人可以代替他们完成的。

但还有些东西,不经过几千小时治疗经验的积累你是学不到的,那就是:我们都是在和别人的关系中成长的。每个人都需要听到另一个人的声音对他说“我相信你。我能在你身上看到连你自己都没看到的可能性。我能预见到一些变化即将发生。”在心理治疗中我们会说:“让我们来重新编写你的故事吧。”


没有什么比从痛苦中解脱更令人向往了,也没有什么比丢开依赖更让人害怕了。——詹姆斯·鲍德温

如果你能深入了解某个人,就不可能不对他产生好感。

这些情景所触发的情绪:理所当然地将自己的不满迁怒于外界,在名为《我无比重要的人生》的现实情景剧中拒绝承担自己的戏份。我了解那种感觉:沉浸在自以为是的愤慨中,坚信自己绝对正确,还觉得受尽了冤枉和委屈

约翰是在用遮掩和回避的方式处理他的痛苦,我也正在用同样的方法面对我内心的痛苦。

我知道痛苦总是和丧失紧密相连。但我还知道一些不太容易理解的事情,那就是变化也常常伴随着失去。无所失则不得变,正因如此,人们常常说着要去改变,却依然驻足原地。

尽管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开放,一些私密的话题也不再是禁忌,但关于精神层面的挣扎,人们却依然羞于启齿。

我们几乎可以和任何人讨论我们的生理健康甚至性生活,但只要一提及焦虑或抑郁,或是难以抑制的悲伤,对方看你的表情多半会是:“现在立刻马上,快跳过这个话题。”

事实上,治疗师的培训流程规定,我们必须接受一定时间的心理治疗,从而设身处地去体会来访者的感受。这些参与心理治疗的时间也会计入获得行医执照所需的小时数。我们从中学习如何接受反馈和容忍不适,找出盲点,认识到每个人的成长背景和行为都会对自己和他人构成影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魔,或大或小,或新或旧,或安静或吵闹,不管以什么形态出现,这些不速之客总会找上我们。既然连治疗师都有心魔,也就证明:心理问题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问题。认识了这个事实,我们就可以尝试和自己的心魔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不再非要和内心那个引发困扰的声音争辩出个青红皂白,也不用再依赖酒精、暴饮暴食或是上网来麻痹我们的感受——虽然我的同事们也都把上网看作是“最佳短效非处方类止痛剂”。

因为只有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有能力,且必须靠自己的能力去建构生活,他们才能放手去改变。

有时候真正难相处的,正是我们自己。

引自 1. 到处是蠢货


洛莉用她的故事告诉你,她不确定有没有用,但她发现了这些问题可以寄放在语言中,暴露在阳光下,不是只能假装视而不见。这已经够了。讲述的好处就在讲述本身。我们无法逃避痛苦,只能承认。承认本身,就是最隐蔽也最关键的改变。不要心存幻想。这个世界没有奇迹。你无法逃避你所遇到的痛苦,心理学也不能提供任何幻想,但不要忘了,世界上也有这样的地方,有这样一些人,可以直面这个无处可逃的、困惑的、痛苦的你。你们坐在一起,随便谈谈。你可以言说真实的你,而这就是心理咨询的奇迹所在。

引自 推荐序

分手更像是一种安静的丧失,对其他人来说看不见摸不着。就像是你经历了一次流产,但并没有真的失去一个孩子;当你经历一次分手,你并没有失去一个配偶,朋友们会自然地认为你用不了多久就能回到正轨。“心智成熟的第二种特质就是善良。这种善良是建立在自我接受这个基本概念之上的。”在心理治疗中,我们注重的是自我关怀(即“我是不是一个人类的个体?”),而不是自我肯定(即判断“我是好人还是坏人?”)。

引自 17. 没有记忆也没有期望

诚实是比同情更有效的良药,它有抚慰人心的力量,却往往深藏不露。——格蕾特尔·埃利希

引自 第二部分

我们都会害怕被冷落、被忽视、被回避,最后变得丧失去爱的能力而孤独一生。

引自 19. 当我们做梦

男性在这个问题上通常处于劣势,因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通常不是他们成长历程中的主要课题——世俗也很少接受男性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就像女性常迫于文化压力不得不时刻注意自己的外表,社会给男性的压力则要求他们维持良好的情绪表象。女性习惯于向朋友和家人倾诉,但当男性在心理治疗中向我讲述他们的感受时,我往往是他们有史以来第一个倾诉对象。实际上,就像女性患者一样,男性也会为了各种事情陷入挣扎:婚姻、自信心、身份认同、事业成功,他们的父母、童年,如何被爱、被理解……然而,面对他们的男性友人,这些话题却难以启齿。难怪中年男性的滥药和自杀率一直在逐渐上升,因为很多男性都觉得找不到情绪的出口。

引自 21. 戴着保险套做心理治疗

我真希望每个人在平时的生活里也能多试试这样,面对面在一起,没有电话、电脑、电视的骚扰,也不用闲聊,就只是静静地存在着。像这样坐着让我感到放松,也让我找回活力。

引自 21. 戴着保险套做心理治疗

人们谈论自杀,通常不是因为想要终结自己的生命,而是因为想要终结痛苦。如果他们能找到别的出路,一定会想活下去。“抑郁的对立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

引自 24. 做一个了结

我真希望每个人在平时的生活里也能多试试这样,面对面在一起,没有电话、电脑、电视的骚扰,也不用闲聊,就只是静静地存在着。像这样坐着让我感到放松,也让我找回活力。

引自 22. 牢笼

“我们将自己的原生家庭内化,成为我们人际关系中不断重复的主旋律”。不过确实,对于像夏洛特这样渴望与别人产生联结,却又极力避免亲近的人来说,心理治疗可说是一种完美设定。治疗师和来访者间的关系是亲密和疏远的完美组合:她可以靠近我,但又不会靠得太近,因为在治疗结束时,无论她想不想,她都得回家。

引自 28. 上瘾

“或许他们抱怨的每一个问题实际上都不是什么问题!或许本来就没什么问题。或许一切都很好,就像他们的发型一样。或许如果他们不那么努力想去改变一些事,他们反而会更快乐。就由它去吧。”

引自 34. 就由它去吧

当另一半得到了自己求之不得的东西,人们要有多高尚才能理性地去接受这一现实呢?即将离世的人通常都会希望给自己还在世的伴侣留下这样的祝福,告诉对方可以去牵起另一个人的手,再次坠入爱河,告诉对方我们的爱足以包容新的爱情。

引自 35. 二选一

这里还隐含了一层不言而喻的讽刺:人们想给自己的问题找到一个快速的解决方案,但殊不知一开始导致他们情绪问题的,就是生活中太过匆忙的节奏。他们以为现在的忙碌是为了以后能有机会享受生活,但往往,后来就没有“后来”了。但无论各人的情况有何不同,孤独这个元素似乎是共通的,每个人都渴望人与人之间强有力的情感交流,却又缺少这种交流。这就是一种渴求。虽然人们不会这样表达,但我越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就越能感受到这种渴求,而且我也能在自身的方方面面感受到这种渴求。人们长期处于受干扰的状态下,似乎丧失了和别人相处的能力,也丧失了和自己相处的能力。如果我们创造出一个空间,并投入时间,不断积累,我们才有机会偶然发现一些值得等待的故事,而正是那些故事定义了我们的人生。

引自 36. 渴求的速度

我们也不能说服有自毁行为的人停止伤害他们自己,因为此刻只有自毁才能满足他们。我们能做的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向他们展示如何对自己提出正确的问题,然后他们的内在或外在总有一天会发生改变,从而让他们自己能说服自己。

引自 39. 人类如何作出改变

“一个人可以被剥夺任何东西,除了这个人最后的自由——在既定的环境下选择自己抱持什么态度的自由。”“在刺激和回应之间还留有一些空间,这个空间允许我们以自己的意志去选择我们的回应方式。我们所作出的回应包含了我们的成长和自由。”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总是趋向于寻求快乐和避免痛苦(也就是他著名的“快乐原则”),而弗兰克尔则坚信人们最主要的驱动力不是以快乐为导向的,而是趋向于寻找生命的意义。

引自 40. 父亲们

但人们常常迫于压力去原谅别人,到头来如果做不到还会认为是自己身上出了问题,认为自己不够开明,不够坚强,或缺乏慈悲之心。所以我说,你可以心怀慈悲,但选择不宽恕。有很多方式可以让生活继续,但其中并不包括伪装自己的感觉。有时我们渴望别人原谅,只是为了自我满足;我们祈求别人的原谅,只是为了避免要自己原谅自己,因为自我原谅更难做到。

引自 41. 完满还是绝望

痛苦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持续的抑郁也可以是一种逃避。她躲在痛苦砌成的屏障里可以很安全,不需要面对任何事情,也不需要和外面的世界有任何互动,这样她就能避免受到新的伤害。她可以用内心的批判来为自己开脱:我不需要做任何事,因为我本来就一事无成。她的痛苦还能带来另一个好处:如果她的孩子们希望她受到应得的折磨,那她就能以这样的方式活在孩子们的心里。就算他们想到她的时候都是负面的情绪,但至少还是有人会想到她,那她就还没完全被忘却。

引自 41. 完满还是绝望

当人们自欺欺人地以为还拥有大把的时间,他们只会变得懒惰。“如果我真的要写这本书,或许我会说,人们真诚的、不做作的反应就是最好的反应。”她希望自己的讣告上写着:“朱莉·卡拉汉·布鲁,享年三十五岁。她活着的每一天都被深深爱着。”

引自 43. 垂死之人的言语禁忌

当一个人全神贯注地倾听你生活中的一切,完完全全接受你的所有,无条件地支持你,而且还深入彻底地了解你,你当然会觉得你俩亲密无间,人们很容易将这种亲密关系与另一种亲密浪漫或性爱关系混淆起来。

引自 45. 温德尔的胡子

而我一直要努力提醒自己:痛苦并没有高低等级之分——这也是我在心理治疗师的专业培训中学到的最重要的道理之一。人们所受的折磨不应该被拿来比较,因为痛苦并不是一场比赛。

引自 47. 肯尼亚

所以她的顾虑并不是来自他人的评判,而是她对自己的批判——她得到的幸福会不会亵渎了她对丈夫的记忆?她花了一些时间才明白,她的幸福并不会削弱她对丈夫的爱,而是一种肯定。深爱的代价就是会更深刻地感受到悲伤和痛苦——但这也是一种恩赐,是鲜活的生命才能拥有的恩赐。如果我们不能再体会任何情感,那我们就该为自己的将死而悲伤了。

引自 48. 心理免疫系统

不管你一路走来多艰辛,一个疏忽就会被打回原形,甚至连你自己都觉得措手不及。“生活的本质是变化,而人类的本性是抗拒变化。”我们的生活中存在许多未知,即使不知道未来会带来什么,我还是要去面对它,处理好自己的担忧,把生活的重点放在当下。这可不只是我给朱莉的一个建议,对我自己来说,也是时候身体力行了。“你越是愿意认识到自己的脆弱,就越不会害怕。”

引自 52. 母亲们

即使是在现实世界最完美的亲密关系中,你也难免会受到伤害,而且无论你有多么爱一个人,有时也还是难免会伤害到那个人,这并不是因为你想要伤害谁,而是因为我们都是人。你难免会伤害到你的伴侣、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们、你最亲密的朋友——而他们也会伤害到你——这都是因为你们选择了亲密的关系,而受伤是亲密关系中的附属条款。不要急着去评判——可以保持谨慎,但不能抱有成见。面对着瑞塔,我意识到,即使到了七十岁,你的心还是会像十七岁时一样脆弱,容易受伤,充满渴望和激情坠入爱河的人不会老。不管你身心多疲惫,不管你曾经为爱受过多少苦,当新的爱情降临,你还是会感到充满了希望和活力,就像初恋一样。或许这次你会表现得更沉稳,因为你更有经验,更有智慧了,你也知道留给你的时间更少了,但当你听到爱人的声音,或是看到他的来电显示出现在你的手机上,你的心还是会漏跳一拍。黄昏恋的好处就在于人到晚年往往更宽容、更慷慨、更敏感,也更迫切。

引自 54. 别搞砸了

我告诉过瑞塔,我见过许多亲密关系的崩塌,仅仅就是因为其中的一方害怕被抛弃,反而竭尽全力将对方推开。“当我尝过悲伤的滋味之后,重新经历的每一次欢笑、每一段好时光,都让我感到十倍的幸福。”我想我还没准备好和你当面聊天,或是尝试建立任何一种联系,也可能以后都不会。但我想让你知道,我记得你最好的一面,虽然或许不足够好,但至少聊胜于无。不管怎么样,我们几个都对你的来信感到很吃惊。我们也都聊过了,并且一致认为,就算我们以后也不会和你有任何联系,我们自己也要过好自己的日子,因为就像你说的,如果你可以,我们也可以。

引自 54. 别搞砸了

人们常常觉得去接受心理治疗是为了得到一个解释——好比说,解释为什么男友会离开,为什么我们会抑郁——但他们接受心理治疗的真正意义是为了去体验,体验两个人每周用一个小时建立起来的一些特别的东西。这种体验能让人借此找到生活中其他方面的意义所在。

引自 57. 星期三的温德尔

我们生命中经历过的各种关系都不会真正结束——哪怕你永远都不会再见到对方。每一个你亲近过的人都会活在你的内心深处。探讨了我现在的感受——对继续前行的路感到既不安又兴奋。我们也讨论了要和一个人变得亲近是多不容易,亲近之后要说再见又是多么不容易。

引自 58. 对话中的暂停

荣格说过:“人们会想尽办法,各种荒谬的办法,来避免面对自己的灵魂。” 但他还说过:“只有直面灵魂的人,才会觉醒。”

引自 推荐序

在我接受心理治疗师的专业培训时,曾听督导说过,“每个人都有可爱之处。” 我后来惊讶地发现,她说得没错。如果你能深入了解某个人,就不可能不对他产生好感。

引自 1. 到处是蠢货

作为心理治疗师,我十分了解痛苦,我知道痛苦总是和丧失紧密相连。但我还知道一些不太容易理解的事情,那就是变化也常常伴随着失去。无所失则不得变,正因如此,人们常常说着要去改变,却依然驻足原地。

引自 1. 到处是蠢货

我要说的关于男友的第一点就是,他是一个极有风度的人。他友善、慷慨、幽默、睿智。他会在没事的时候逗你笑,也会在半夜两点开车去药店给你买你等不及要用的抗生素。如果他刚好在逛超市,会发消息问你需不需要买什么,如果你说只需要一些洗衣液,他还会顺手带回你最喜欢吃的肉丸,还有二十罐枫糖浆,好搭配他亲手做的华夫饼。他会把这些糖浆从车库搬到厨房,把其中十九罐整齐地码放在你够不着的高柜子里,然后留下一罐放在台面上,方便你早上取用。他还会在你的书桌上留下爱心纸条,外出时牵着你的手,为你开门。他也从不抱怨被你拉去参加家庭聚会,因为他真心喜欢和你的家人相处,就连那些爱打听的或上了年纪的亲戚他也不嫌弃。他会无缘无故从亚马逊网上订一整箱书给你,因为他知道对你来说收到书就像收到花一样开心。到晚上,你们会蜷成一团,给对方大声朗读书中的段落,中间要是暂停一会儿,也只是为了亲热一阵。有时你沉迷于追剧,他会来给你按摩脊柱上轻微侧弯的那个部位,他要是停下来了,只要你推推他,他就会接着给你按摩,当然这舒适的享受也就只能再维持个六十秒,然后他就会趁你不注意悄悄溜走(当然你也只是假装没注意)。他会把最后一口三明治留给你。你可以把他的防晒霜用个精光。他说上半句你能接下半句。他会用心地听你说你一天中遇到的事,日子长了他就像是你的私人传记作者,比你自己还了解你的生活。这些描述是不是听上去一边倒?确实。一个故事有许多种不同的讲法。要说在行医之路上我学到了什么,那就是:大多数人都是心理治疗师口中 “不可靠的故事叙述者”。不是说他们有意要误导别人,只是每个故事都有许多条线索,人们总是避开那些与自己观点不吻合的线索。而来访者自述中所谓 “绝对真实” 的部分,也不过是基于他们在那个当下的观感。让一个热恋中的人描述她的另一半,再在这对爱侣离婚之后问她同样的问题,每次你都只能听到故事全貌的一半。

引自 2. 世事难两全

“这不是你的错,都怪我”。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永远都是:不是我的错,都怪你。

引自 2. 世事难两全

在此分享一个有趣的事实:全球心理治疗师人数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依次是:阿根廷、奥地利、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瑞士、冰岛,然后才是美国。

引自 3. 每次走一步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里有一句常常被人引用:“唯一的出路就是向前,穿过它。” 要到达隧道的另一边,只能一往无前地穿过它,迂回绕道并不是出路。但彼时彼刻,我连入口的状况都还没搞清楚。

引自 3. 每次走一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些笔记《也许你该找个人好好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