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孤独?
1.遗传因素
虽说并不存在一种“孤独基因”,但根据科学研究显示,存在15个与孤独有关的基因区域,遗传大概能发挥48%的作用。由此说明,孤独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遗传和基因的影响。基因无法决定我们能体会多少孤独,但可以基本确定我们对孤独的敏感性。有些人即使一个人呆着也不觉得难受、焦虑,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于孤独并不敏感,或者说他们并不认为“一个人呆着”是一种孤独。
此外,遗传的影响还体现在我们本质雷同的成长上。为什么越长大越孤单?因为成长的过程是分离的过程、自主的过程、独立的过程。人类的生命起源于精子与卵子的结合,经历了完全依赖母亲的胚胎期后,再进入在物质和情感上依赖于周围成人的阶段。然后个体逐渐建立了自身的边界,明确自己和他人的边界,逐渐成为依靠自我的、独立的、与他人分离的人。而分离和成长的代价是孤独。
2.环境因素
进化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曾把基因的作用比作约束我们行为的一根相当有弹性的“皮带”,遗传固定了我们基本的行为模式,但仍留给我们一定的空间,进行自由发挥。这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能发挥成什么样,主要由我们的环境主导。这里的环境既包括物理环境(生活条件、地理因素等),也包括心理环境(家庭氛围、社会支持等)。环境对孤独感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我们经历了更多的事件,内心的体验和体会会逐渐发现变化。
根据一个对高中生孤独感的研究,搬家和父母离异等生活中的重大事件都会在一定程度导致青少年的孤独感。而且越孤独的人越容易受到这些生活事件的负面影响,产生恶性循环。
孤独的危害
如同疼痛提醒我们避开身体上的伤害一样,孤独也有相似的作用:它让个体时刻警惕“远离社会”的危险。我们的祖先依靠社会联系维系安全,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成功繁衍。当保护他们的联系变得脆弱,甚至即将崩溃时,孤独感就是信号。又正如有些伤口不撕开处理,只会越来越糟。长期陷于孤单中,不仅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损害,更会影响我们心理状态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1)认知受损。孤独感将人们的思维聚焦于自己,导致对外部世界无法长期保持注意力。他们不容易看到生活中的积极事件,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办,我好孤独。”虽然研究表明孤独会使高级思维能力受损,但并不影响熟悉的日常活动。但孤独的人往往有比较强的认知偏差,挫败感让他们缺少自信心,对负面评价更加敏感,也习惯性的自我否定。即使是每天都会做的事情,他们也总会有觉得自己会做错的心态。
(2)情绪爆发。孤独感会引发恐惧,这种恐惧是遗传远古人类,又糅合了每个个体早期生活经历的恐惧。这种恐惧具有更强的干扰性,能轻易破坏自我调节能力。孤独感也会带来焦虑。想想曾饿得发慌的时候,我们内心急切地希望被满足但又暂时无法满足的状态,不仅我们肚子受煎熬,由此产生的焦虑情绪让可怜的我们雪上加霜。情绪一旦失控,如同决堤的洪水,会产生超强的破坏力。
(3)意志减弱。孤独感降低了我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意志力。自控力是随着年龄不断的增长而提升的能力,但当我们总感到孤独的时候,多年的修炼也功亏一篑。我们会迫切地寻找各种方式去弥补孤独感带来的空虚。孤独的人总是努力地保护自己,不让自己受失望的伤害,不让自己承受被排斥的痛苦,于是他们选择一些明知道是错的但无法克服的行为。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半夜看美食节目,顺便给自己泡一大碗高热量的泡面?为什么有些人明知道前任的行为有多渣,依然晚上忍不住想给他打电话?因为为什么有些人随随便便地就与很多人进行身体上的交流?我们需要注入糖和性来刺激大脑中的快感中枢,以此缓解我们所承受的痛苦。而因孤独感导致自我控制的受损,让我们更加肆无忌惮。
如何应对自己的孤独感
(1)接纳孤独本身
有本书说“孤独是可耻的”,当你这么认为的时候,孤独感不会有丝毫的减轻。要记住,陷入孤独的人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就像没人能对饥饿和疼痛免疫一样,没有人对孤独是免疫的。
孤独的人,如果你可以接纳和允许自己孤独,就会在孤独中认识自己,就像通过疼痛认识到自己的脆弱。接纳孤独并不是说要沉浸在这种感觉当中,而是通过这种感觉找到自己的渺小和伟大,并且创造出与他人的真正纽带或者根本连结。接纳孤独并不是与他人分隔,或是造成自我的分裂或破碎,而是扩展个体的完整性、觉察力、敏锐度和人性。
(2)改变错误认知
充满孤独感的人对自己和世界都存在认知偏差。改变自己的错误认知可以有效制止孤独对自身心理状态的恶性循环。首先,我们要先找到到底自己的认知和观念有什么问题?可以试着从常见的认知偏差入手,它们可能是绝对化要求(他拒绝了我,再也不会有人喜欢我了)、以偏概全(不管做什么,我总是会失败的)、糟糕至极(我做错事了,我完了)等等。将这些错误的观念尽可能的记录下来。然后通过各种方式找到反驳这些观念的证据,或者反问自己“你确定吗?你怎么确定的?”。比如说对于“他拒绝了我,再也不会有人喜欢我了”这个观念,可以反问自己:“你怎么知道不会有人喜欢你了,你问过这个世界上所有人吗?”以此动摇这些不合理观念。最后,要在不合理观念的基础上建立正确的认知。“总有人喜欢我的,这是必然存在的事情。”
(3)付诸微小行动
人们对孤独虽然没有免疫力,但可以通过行动来消除。就像人们无法完全避免受伤,但可以通过医疗获得康复。我们可以从积极的社会互动中寻找积极的感受,哪怕只是一点点。如果感觉不错,就记住他,然后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行。最开始的尝试可以从“帮助他人”开始。你不一定会得到感谢和称赞,但你至少不会受到别人的苛责。最开始尝试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你脱胎换骨,而是加强改变自己的意愿,提升信心和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减少让我们一直踌躅不前的恐惧感。但凡通过微小的行动感受到与他人的一线联结,我们就可以做到更多。我们在参加社交活动前,会想万一被人忽视或是遇到不友好的人怎么办,越是这样想,这种情况就越容易发生。反过来,如果你期待的是温暖友善的社交,你整个人也会变的温暖起来,也就更有可能获得别人的温暖。要知道,如果有人不理睬你,极有可能是他自己的原因,比如他那天过的不愉快或者他心里在纠结某些事情。
如果可以,请快乐地做一个“双标gou”,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是别人的错;获得的所有成功,都是自己的功劳。不必担心自己的道德观念会崩坍,等你的自信提升以后,你自然会产生符合社会规范的观念。
六、最后
十七世纪的英国诗人约翰布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的联系,社交就是我们的天性。希望即使身处孤独的你,能有一天让孤独感成为你走向他人的积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