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命的渴望:中岛敦作品集《山月记》第四篇《悟净叹异》

中岛敦于1939年写了本篇小说,三年后才写了《悟净出世》,《悟净叹异》在故事逻辑上顺接前篇《悟净出世》。小说以悟净的旁观者视角描写了唐僧一行人性格特点以及内在的本质,中岛敦显然把重点放在了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地刻画上。

以笔者作为一个读者的视角看,孙悟空有无尽的活力,身上充满了生命的热烈,就像是梵高的《向日葵》,他的“心”在燃烧,而这种热力也在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刚开始,我还觉得他那张毛茸茸的红脸十分难看,但很快就为他那由内而外的无穷魅力所折服,他容貌的丑陋,立刻就被忘得一干二净了。到如今,有时甚至觉得这猴头的容貌十分美丽(即便还没到这种程度,至少也算十分端正了)。他的神情,他的话语,都无不生动地体现了他对于自己的信赖。他十分诚实,从不说谎。他对别人诚实,对自己更为诚实。他的体内似乎燃烧着一团烈火,熊熊燃烧着的烈火。而这团烈火能很快转移到身旁之人的身上。听他说话,会十分自然地相信他所相信的东西。只要待在他的身边,自己的内心也会变得自信满满。他就是一个火种,整个世界就是为他而准备的干柴。世界就是为了被他点燃而存在的。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悟空一出现在你的面前,你就会忘记眼下的烦恼。对生活的彻底失望的人,与孙悟空待上几日,也会重新燃起斗志。,文中的孙悟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我想,这是不一般的领袖者才会拥有的才能,笔者这一生中也没遇到过这样的人,真是可惜。

中岛敦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呢?孙悟空有没有现实的人物原型?

或许孙悟空这个形象放大了中岛敦心中对生命力的渴望,结合中岛敦的人生经历来看,他自幼体弱多病,喘疾缠身,性格内向,对世界的观察大于对世界的表达,与悟净也是颇为相似的,可以想象,幼年时孤零零呆在角落的他看着其他孩子嬉戏打闹,青年的时候又险些因哮喘发作去世,难免羡慕那种能够畅快奔跑的自由与生命力。

描写唐三藏与八戒的文笔较少,仅有数段。

遇到外部困难时,师父并不向外寻求解决之道,而是向内寻求,即让自己的内心做好能够承受此种困难的准备。啊,不,还不是事到临头才慌慌张张地去做这样的准备,而是在平时早就做好了这样的准备,使自己不至于遇到事情而内心发生动摇。师父已经练就了一颗无论什么情况下穷死都感到十分幸福的坚强内心,所以他已经没必要向外部寻求解决之道了。在我们眼里显得十分危险的那种肉体上的毫无防备,对于师父的精神而言,是没有多大影响的。

中岛敦述说的唐三藏的这种精神,不为困难动摇的意志,与后篇小说《弟子》中的孔子形象所表现出的对个人政治主张和道的追求的坚持很相似。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孟子 尽心上》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论语》

就是这样的精神。

至于八戒,

相较于孙行者的光彩夺目,猪八戒自然要暗淡得多。然而,他也绝对是一个别具个性的汉子。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别的暂且不说,首先这头猪是如此地酷爱此“生”,酷爱这个世道。嗅觉、味觉、触觉,他通过所有的感觉来执着于今生今世。

然而,与八戒交谈多了以后,我最近又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那就是,他那享乐主义的内心深处时而会闪现出某种可怕东西的影子。他嘴上常说“要不是敬重师父,害怕大师兄,我早就开溜了”,这话几乎已成了他的口头禅。可这种好吃懒做的外表之下,我发现,他还潜藏着某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一般的心思。就是说,此次前往天竺的西天取经之旅,对于这头猪而言(其实对我而言也一样),是幻灭、绝望之余所能抓住的最后一丝希望。

八戒和悟净是一类人,都对人生充满困惑。以这种观点来看八戒之前在高老庄的生活,也可以说那是一种放浪形骸般的自暴自弃了。

如果说《山月记》中的悟净是中岛敦在他的文学世界里的投影,如《叹异》中的悟净一样,中岛敦此时心中或许还有着某种担忧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就如文中所描写的那某种可怕东西的影子,某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一般的心思。而《出世》里的悟净在最后一扫先前的迟疑与忧郁,显然在这三年中,中岛敦也想通了许多事。

我认为三秦出版社版的《山月记》在小说的先后排列顺序上做的不好。

至少不是按照中岛敦创作的顺序排列的,读起来有种前后矛盾的撕裂感,就《叹异》与《出世》而言,叹异显然要排在《出世》前面,作者心境的变化,情绪的表达,按这个顺序来读是顺畅的。

悟净最终应该在取经路上得到了解脱。

                                                                                                         二零二一年四月六日,午后,连殳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生命的渴望:中岛敦作品集《山月记》第四篇《悟净叹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