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流程:

一、从课题入手,通读全文

1、释义“毁”:理解殳字旁和“用手去破坏东西”有关

2、学习课文新词:

分为两组正音,分类依据:圆明园的毁灭和敌人侵略的过程

3、朗读全文,了解大概内容

二、品析语句,了解作者情感的变化

1、播放视频,通过视频了解圆明园被烧的前因后果

2、学习第一自然段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抓两个“不可估量”和“感叹号”感受作者对“圆明园被毁”这一事件的悲愤之情,对侵略者的痛斥之情。

3、学习“二到四”自然段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结合示意图理解“众星拱月”的布局图

2、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

这段话结构清晰,是孩子们学习写作的范文,所以我依据文中写作的层次,进行文本的重新排版,然后提出三个问题:(1)这段话你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什么?你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1)孩子们动笔阅读划分层次

大部分同学都能分成三个层次,但划分的争议点却停留在“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有的孩子认为这句话起总结作用,应该放在上一层次,有的孩子认为这句话起过渡作用,应该放在下一层次。可见,孩子们的思维已经开始在深入思考了。

于是接下去就让他们找关键词,动笔圈画其中的景观,理解作者用词的前后逻辑性。圈画景观名称对他们来说很容易,圈出来之后,再和后面的“民族建筑”以及“西洋建筑”一比,就很直观地发现前面所有的建筑都是属于“民族建筑”这一块的,所以这一句应该划分在下一层次。

这个过程是思维能力的训练,也是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学习适当的写作思路。

(2)播放每种建筑的图片让孩子感受建筑宏伟的特点。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根据板书提问:这一段将了什么?用一个词来概括。(文物)

2、文物美在哪?(美在外形精美;美在价值珍贵;美在历史悠久)

一些优生的回答已经开始有高阶思维的萌芽了,看问题有由表及里的趋势了。

3、这一段用于放手,让孩子自品。

(1)复习“冒号”的用法,引出下文

(2)抓“上自……下自”感受文物的历史悠久。

综上“二到四自然段”的学习,带着孩子们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料感受了圆明园辉煌的历史。爱得有多深,恨得就有多切。在反复的品读语言中,孩子们更能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也能从中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变化。情感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

4、学习第五自然段

(1)这段话继续采用朗读的方式感受作者的心情(生读-师范读-抓关键词品-生再读)

朗读是一个很好的品味语言的方法,在一遍又一遍的读出声中,读出轻重缓急,孩子们对于作者表露出来的那种痛苦、悲愤的心情就能更加地理解,也就能读得更有感情。语言的品味就在于反反复复地朗读声中。

(2)谈启示(振兴中华,勿忘国耻,回扣《少年中国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圆明园的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