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3 读书是门技术活,读完这六本书,让读书不在难受

宋朝的时候有个文人叫王辟之,他在自己写的《渑水燕谈录》中这样记载到:“(宋)太宗日阅《(太平)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宋太宗赵光义曾经每天要看《太平御览》三卷,如果有一天因为工作忙而没有看的话,就找时间补回来。赵光义还说了那句非常著名的话:“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这句话也许有一些“颂圣”的嫌疑,但是不妨碍我们用这句话来为自己增加读书的动力。

在昨天的关于逻辑学的入门书单中,我说过读书也是一门“技术活”。不是拿起书来读就可以的,而是要在读书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我们主动思考的能力。只有思考能力上去了,读书的效果才能最大化。

读书除了需要我们懂逻辑、懂思辨以外,还要懂“阅读”。在进入信息时代之后,碎片化时间充斥在我们的身边。过去的信息缺乏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大量的信息有造成过载。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从庞杂的信息中筛选出那些对我们真正有用的信息。

深度阅读对于我们来说,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是深度阅读也有很多难题,比如不知道该读什么,读完之后啥也没记住等等。

这些就是除了思辨和逻辑以外的,另一些非常重要的阅读技巧。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今天就出一份关于如何阅读的书单。这些书单包括由浅入深的阅读技巧,快速筛选信息以及如何为自己打造个专属于自己的大脑数据库。

话不多说,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本书。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想读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该读什么。很多人喜欢上来就开始读那些大部头的经典,认为只有读那些晦涩难懂的书才叫读书。实际上这个观念大错特错,不是说不应该读经典以及内容有深度的书。而是如果一开始就读这些书的话,很容易因为对一些基本概念不理解而读不下去。

比如想读懂经济学的经典著作,比如《国富论》、《经济学原理》等等,最好的办法是先读一些比较有趣的科普书入门。在搞清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一些比较基础的研究方法之后,再去读这些大部头的经典。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就是“读书”里的入门书,作者是来自日本的奥野宣之。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学到如何“选书”。比如通过参考资料选书,或者通过作者发现同类型的书等等。

除了学会如何挑书以外,这本书还介绍了一个比较简单的笔记方法:一元笔记法。这个方法的核心理念,是在读书的时候把所有经过思考得出的结果统统放进一个笔记本里。在通过标注时间等方式,来对这些内容进行分类。

这套方法比较简单,非常适合刚开始进行深度阅读的朋友们。

《高效能阅读》


有多少人曾经陷入阅读的怪圈?看到密密麻麻的文字就头疼,工作忙到根本没时间静心读书,买了5星好评的书却发现自己一点儿都不喜欢,看了不少书却在工作中表现不出来……要知道,爱读书的人不一定会读书,而你读过的书的数量也不一定代表着你的能力。

在信息时代,无法获得知识的人将被社会淘汰,而不会应用知识的人也无法实现自己的真实价值。身为效率专家,原尻淳一提出,读书的目的并非单纯地投入时间与精力,而是要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实现创造性产出!他通读了百余册教授读书方法的书籍,去粗取精,最终将亲身实证有效的内容整理成了这本书。

除了这些,作者还提出了作为读者的几项权利。比如很多人觉得读书就一定要把一本书读完,殊不知作为读者,我们可以跳着读、改变阅读顺序等等。

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应该把读书变成一项真正有意义的活动。

《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


浅尝辄止无法改造大脑,阅读就要接触优质书籍,将知识活用于自我人生。

作者用科学的思维讲述阅读与大脑的关系,结合个人丰富的阅读经历、幽默生动的语言,教我们通过阅读改造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面对不同人生时的共鸣力、与他人愉悦交流的沟通力、用文字表达自我的写作力。

书中提及70多本影响世界和个人的优秀书籍,可以激发我们将阅读和思考延伸到本书之外,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改造大脑的思维结构。

这本书的关键,在于向我们介绍了如何将书中内容与现实相结合。读书如果不能用来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那么读书就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

《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本书在豆瓣上有六万多人评分,评分高达8.4,足以证明这本书有多受欢迎。

这本书内容相当厚实,其中包含了关于通读、速读以及深度阅读的各种技巧。甚至还包含了如何解决回视、练成一目十行等相关技巧。

但是这本书也有一些缺点,就是内容相比前面那几本书来说过于专业。所以我的建议是读完前面那几本书之后,再来读这本书。

《读书·治学·写作》


这本书是著名国学大师、哲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写的,其实这本书不能算是专门创作。其中内容是季羡林老先生在过去几十年中对于读书、治学、写作三方面的总结,并且由季羡林老先生亲自选定之后汇编而成。

内容分读书、治学、写作三个方面。推荐了他常读的书和值得读的书及读书的方法,做学问的方法和境界,日记、散文等的写作方法及文章的主题、语言的锤炼等。是一本指导学习、研究与写作的好书,很值得一读。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这本书严格意义上来说于今天的主题书单不太相符,因为这本书与读书无关,是关于如何记笔记的。不过之所以把这本书拿出来讲,是因为读书不做笔记,会很容易忘记。会做笔记的读书,与不会做笔记的读书完全是两回事。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前面提到“一元笔记法”的详细攻略。

本书介绍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笔记本搜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只需遵循简单的三条规则——一元化、时序化和索引化,便可以自由地玩转笔记本,酝酿只属于自己的创意。

作者将笔记促进创意生成的过程分为收集、咀嚼、发酵、顿悟和具体化五个步骤,并针对前三个步骤提供了大量切实好用的笔记技巧。作者还介绍了自己在长期实践中发明的改良笔记本的诀窍,和能让记录事半功倍的可选文具。笔记不仅是积累材料的手段,更代表了一种热爱思考、时刻不忘吸取知识、认真对待生活、重视自身修养的积极态度。

本书是媒体人从业十余年的经验之谈,同样适合所有希望在思考、写作与创意方面有所收获的读者。

关于如何读书的主题书单就介绍到这里,虽然现在短视频等是信息传播的主流形式。但是读书仍然有它存在的价值,读书对于提高认知水平以及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效果是无与伦比的。

但是我们仍然要明确一点,读书不能“死读书”。只有在读书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思考,才能把书中内容用于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12-03 读书是门技术活,读完这六本书,让读书不在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