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政治人系列讲谈:进一步厘清对货币超发的认识

职业政治人系列讲谈:进一步厘清对货币超发的认识

    (朱奇)

(货币超发的本质是利用公权力所进行的财富掠夺。货币超发成瘾就是财富掠夺成瘾。货币超发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很容易形成无法摆脱的恶性循环系统,直至酿成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性灾难。目前,中国摆脱货币超发成瘾性的唯一出路就是民主法治变革)

    进入纸币时代以后,货币又要够用,又不能超发,一直是人类社会的最大难题之一。难就难在恰当的必要货币发行量不是任何人可以简单计算出来的,人们充其量只能罗列出一些影响必要货币发行量的重要因素。货币发行容易沦为财富掠夺手段或财富再分配手段的原因就在于此。

    影响必要货币发行量的一级要素当然是新增GDP。然而,影响的不确定性在于货币发行量与新增GDP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新增GDP是已经在市场上实现的新创造的价值,它反过来也受新增货币发行量的影响。如果新增货币发行量少了,会有一部分新创造的人们确实需要的价值难以在市场上被购买,需要无法转化为需求,新增GDP被抑制。如果新增货币发行量多了,又有可能诱导人们本不需要的新创造价值涌入市场,需求脱离需要,新增GDP被人为拔高。人们无法在必要货币发行量与新增GDP之间预设一个准确的数量关系。

    影响必要货币发行量的次级要素就更多了,并且每一个次级要素与必要货币发行量之间都无法建立准确的数量关系。这些次级要素包括货币乘数效应、受更多更复杂心理预期影响的货币流通速度,等等。

    虽然人们无法简单计算出必要货币发行量,但是人们可以想办法建立恰当的货币发行约束机制,防止货币发行沦为财富掠夺手段或财富再分配手段。例如,有些国家的新增货币发行需要以政府发行的等量可流通国债作为抵押,政府发行国债又需要国会批准,而国会议员又是通过民选机制产生的。这样的货币发行机制归根到底是依靠全体国民在市场上对必要货币发行量的感悟来确定新增货币的量。

    中国目前的货币发行约束机制是央行制定货币发行计划,报国务院批准。这样的货币发行约束机制也是中国现有非民选体制的当然构成部分。目前中国经济学界流行的各种关于货币发行的锚定理论只是表象描述。在现有非民选体制下,锚可以随意变换,可以有锚,也可以无锚。从促进民主法治变革的角度看,评价央行和国务院的贡献率主要看其抵制货币超发的力度和将矛盾公开化的程度,而不是看其对民主宪政的表面话语倾向,也不是看其进行了多少转移和积累矛盾的局部性改革。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业政治人系列讲谈:进一步厘清对货币超发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