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雷和朴树的选择告诉我们,不是所有歌手,都适合上乐综

最近这段时间由于《歌手·当打之年》和《天赐的声音》热播,网上关于音综的话题又再一次活跃了起来,不少人都针对节目情节以及细节展开了讨论。

有关这两个节目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其中争议最大的莫过于《歌手·当打之年》淘汰毛不易,还有《天赐的声音》评审丁太升怼哭萨顶顶了。

毛不易作为一名歌手而言有多优秀大家都知道。当初一首《像我这样的人》让多少人在歌中看到了自己。

听过他歌的人都知道,他的歌没有炫技、没有什么高潮的爆发点,就像是在叙述一个个故事,故事中的人是听歌的我们。

而萨顶顶,也是一位唱功很好的歌手。前年一首《左手指月》,高音的部分很难有人唱出来。

但是在《天赐的声音》中,却被丁太升不留情面的批评:“表演僵硬、不生动。她不是一种真实的声音,情感也不是。就像是一个很漂亮的女生脸上涂了五厘米厚的粉。”

有网友说这是节目写的剧本,制造话题吸引眼球。

但是这对一些歌手来说的确有些不公平。

歌神张学友曾多次拒绝参加《我是歌手》。被问及原因时,他坦然的说“我是歌手过来的,我唱歌的时候,我自己的感受,我自己的表现,我为什么还要让他们去说。老实说那些评委都不知道懂不懂得。”

音乐本身就是一个结合自己感受表达出来的东西,不同的人听同一首歌感受也不相同。

相比较于参加乐综的众多歌手,有一些歌手则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

还记得前几年大火的一首歌《成都》吗?大街小巷都在放这首歌,还有各个城市的改编版,甚至因为这首歌去成都的人也多了起来。

在音乐的道路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赵雷终于火了。但是他也崩溃了。

大火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不断的商演,而《成都》则是主办方要求的必唱曲目,有的老板说得很直接:“你要多少钱都行,只要唱一首《成都》就成。”

那个曾在《快乐男声》的海选现场说:“我要掀起中国原创音乐的新浪潮。”的人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

2017年的那场巡演,是压倒赵雷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向沉默的他忽然打开了话匣子般的说:“每次我都会咬着牙唱下去,这次我真的是做不到了。”

“这样的模式,我想我不会重复了,这是最后一次。”

在演出的最后,他除了表达对主办方的感谢之外,又说了句:“特别想跟他们说一句Fuck,这样做下去,我想应该,很多歌手,就做废了!”

之后,很少再听说他的消息,他可能转身回到了北京,在小院子里继续写着他想唱的音乐。

时隔三年,赵雷终于出新歌了,名字叫做《小人物》,这对他的歌迷来说是久违的好消息。

不仅想到了另一位歌手:朴树。

他出歌的速度不快,但每一首都能掀起一阵风波;他不喜欢上综艺,不喜欢接各种商演。

他的生活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像一颗树,默默的扎根,不动声色的向上生长。

他们也是歌手,不过选择走了另一条路,别人对他们什么评价并不重要,他们只写自己喜欢的歌,唱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情。

这些年不知怎么了,无论是歌手还是演员,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了,一不小心,就会被时代的浪潮丢下。

对于他们来说,全面发展不失为一个好的道路,所以演员跨界唱歌,歌手偶尔客串影视剧的现象并不少见。

如果不能持续的发表新作品,一位歌手很快就会被人遗忘,所以不少歌手都选择上综艺,能够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流量,随之而来,也有更多的话题。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上综艺,有些人就是不喜欢在公众场合露面,不会烘托气氛。

对于他们来说,上综艺并不是好的选择,默默的做音乐,这或许比上乐综更能让他们快乐。

正如《平凡之路》里面唱的那样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赵雷和朴树的选择告诉我们,不是所有歌手,都适合上乐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