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三川玲

给建议,不下命令。对大人的时候,对待别人是给出建议,我的经验是这样的,但别人接不接受,是别人的事情。但对孩子,仍然忍不住要明示暗示给孩子下命令。

不要给孩子确定性的说法。比如孩子想组一个战队,父母会认为将来没有饭吃。父母实际想传递的不是一个断言,只是告诉孩子,这条路风险很高。是要呈现给孩子不确定的结论,组战队将来可能会出现什么,而不是断定不行,激发孩子的叛逆心。

孩子有很多时间和成长的空间,不是给孩子贴标签,说他现在能力不行。你磨蹭,将来会吃亏的。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孩子考虑的是从现在起点出发,将来可以去到什么高度。现在控制不了自己,现在太正常了。你的人生会有一个漫长的阶段,在一点点学习,与世界上的诱惑和平共处,是一个能力和积累的过程。不着急慢慢来。能力是在不断发展的。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现在有这个问题,一辈子都改不了。《黑客与画家》但孩子会变得,环境也会变的。《100个思考模型》

《5%的改变》李松蔚著,

孩子不愿意学英语,老师问,孩子在学英语的时候,你在做什么?我在纠正,指出错误,孩子收获的是挫败感。其实是孩子自己意识到之后,会改善的。你只要再读一遍、重复一遍就行了。

对于孩子,永远不做传递坏消息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松蔚&三川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