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我以为我会看到每个孩子的好,可我做不到,即便他们是真的好!
课外班的演出舞台上,壮壮的同学在台上展示着自己的才艺。
我和儿子一样,作为普通观众在台下观看着一切。唯一的不同是,儿子坐在前面,兴高采烈;而我站在后面,若有所思。
“我家孩子也会有这样的表现,只要稍加练习”,这种想法不时的从我心中冒出。
……
“这是谁家的孩子,真是可爱!”
“看那小孩儿,表演的真好!长得也好看”
“你看人家是怎么培养的,真棒!”
……
站在人群中的我,虽然也赞同大家的讨论。但,我感受到,自己并不会发自肺腑的去赞美这个孩子,这个和我家孩子是同学的孩子。
“这里好热啊!”,我下意识的将衣服向外翻了翻,“出去凉快会去”,我走出了会场,顺道抽支烟,思考着......
▽
当看到自己所熟悉的孩子非常优异时,作为家长的我们,常会感到不安。
这是一种常见的心态,随处可见:
孩子跑的不够快、平衡力不够好,不会骑双轮车、速度也很慢,不能很好的爬杆、连低矮的小树也爬不了,说话不够利落、更不要说唱歌,连十个数都数不清、更不要说加减法,在玩的时候总是听别人指挥、逆来顺受,这么大了还总是粘着妈妈、不敢自己去探索……
只要出现上述一个和我们的孩子有着巨大反差的情况,我们常常表现的很不快,尤其他还是个我们非常熟悉的孩子时。
试想:
遇到别人家的孩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你能够坦然的、发自肺腑的表示祝贺吗?“你家宝宝真棒!我真的好喜欢!”,“哇~!看看这孩子,多可爱!”…..你都害怕因此打击到旁边自家的孩子。
同样,遇到其他同事取得了你一直想获得的成绩,比如优秀员工的称号,比如一定数额的金钱奖励,你能坦然面对吗?
▽
这是一种比较的心态,它太普遍了,近乎成为一种人之常情。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利克.伯奈把人际交往分成四种:我不行你行,我行你不行,我不行你也不行,我行你也行。
这四种人际交往,本质上对应着人生发展的四个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环境下。只有最后一种是健康的,虽然健康但在生活中并不多见。
对应于上面的事例,就是“我不行你行”的心态,而这种情绪又常常发生在熟悉的人之间,对于陌生人的进步,我们又常常能够坦然面对。
这是为什么?
对于陌生人,我们常会给予很多合理化的解释,譬如,这孩子一定非同一般的聪明、一定付出了不可想象的努力、一定有着很不一样的家庭,等等。
这样的思维还不仅仅局限于孩子的世界,比如,看到一个很牛的人,很多人常常会在第一时间里找出相关的假设:这家话一定有很厚的后台,这家伙一定有着什么样的背景,这家伙一定是富二代,如此云云。
这样的“合理化”解释,常常会让我们能够更加轻松的接受眼前的一切。
而面对熟悉的人,这些假设完全被破掉了,唯一可以解释的是:这个孩子确实很牛,确实比自己的孩子好;这个孩子的父母确实付出了更多,在教育方面确实有一套;
这样,必然反衬出自己的孩子差,以及自己的不尽职。
这是多么让人难以接受的一个事实,毕竟我的孩子那么可爱,在我眼里应该处处闪光才对;毕竟我们自己也很努力,除了工作也很耐心的辅导着孩子。
▽
但,不管怎们说,这都是一个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我们不希望把它传染给自己的孩子,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保持一个健康的状态,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
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别人取得成绩的时候,看到别人的好,能够为别人的进步感到高兴;
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够看到自己的好,当遇到困难时,能够努力克服,通过努力取得不断的进步。
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你行我也行”的心理特征,在他人取得进步时给予祝贺,而不是妄自菲薄;并且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推进自己的前行。
▽
而我不得不承认,孩子天然具备这样的特征,看到孩子在舞台前灿烂的容颜。我便明白了一切,我所要做的,其实是不要把这些“恶习”传染给我的孩子。
通常有两种处理方式:
一是依靠自己的理性战胜自己的非理性。“我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那个孩子的表现多好,我应该尊重客观事实”,“这个孩子付出了很多努力,这点我在他妈妈的微信里是看到的”……
一是接受自己的这个情绪。要明白,这个情绪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不管好坏都是给予我们最真实的反馈,我们应该接受它,同时让这种情绪在身体里自由的流动,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坐下来冥想。你会感受到,当你理解了自己,这种负面情绪便会自然消失。
孩子,请原谅叔叔暂时无法给予你最真挚的祝福,因为我也在进步中。
——大学堂无戒90天挑战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