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了要好好学习的,怎么好好学习呢?

图片发自App


几乎一气呵成地读完了这本《好好学习》。

书的标题叫“好好学习”,副标题“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更能表达成甲想要告诉我们的。

对于知识的学习,首先要搞清楚的是要学哪些知识,也就是哪些知识值得花时间学习。现在人们的时间和精力总是被这样那样的事情所分散,好不容易可以专心地学点东西的时候,要学哪些东西的确很重要。

在这本书里,成甲提出一个概念叫做“临界知识”。这个概念我之前没有听说过,不知是否成甲原创的一个概念。那么什么叫临界知识?成甲说:“知识与知识时候不一样的,有些知识比其他知识的威力更大。少数的知识能够给我们带来关键的影响,这就是临界知识。”这说了好像没说的一段话,其实意思是说,临界知识是某种更深层次的规律性、普遍性的东西,这种知识是可以很有效地指导行为的。

在简单提到知识的数量以及获取知识的速度之后,成甲着重谈了知识的深度问题,而且这个知识的深度不是仅仅指的专业知识,而是多元化的知识。有人要问了,任何一个方面都要提升认知深度,那么还能有所专长吗?

这是对认知深度的一个误解。真正的认知深度应该是思维方式方面的问题。对同样的一个事件的解读,就可以看出解读者的认知深度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提升的就是认知深度,并进而由认知深度来改变行为模式。

成甲在书中多次提到二八定律,20%的知识可以决定80%的结果,而这些20%的知识就是我们要掌握的知识。

学习临界知识的前提条件:具备临界思维的底层思维和方法。

学习临界知识之前,还要先掌握底层思维和方法。首先是心态、方法和习惯的养成,然后才能谈到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书中谈到要培养两个心态:绿灯思维和以慢为快。

这是作者借鉴了乔希·维茨金的《学习之道》悟出的思维方式。在乔希·维茨金的书里,他提到了整体理论和渐进理论,这对学习很重要。乔希说,要提升学习效能,第一步要打破习惯性防卫。这是他在学习围棋和太极拳中得出的重要的经验。

而成甲的“绿灯思维”也是来自这里。习惯性防卫是人类基因里刻写的一个自我保护系统。但是今天我们已经不是生活在原始丛林里,这样的习惯性防卫已经不是那么重要,如果我们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处于习惯性防卫中,对我们的成长是不利的,无法做到自我提升。

我们的习惯性防卫很普遍,比如讨论问题的时候,别人不赞同甚至反对你的观点的时候,你会不会感觉受到了冒犯想要回击?别人做了什么不好的事儿,你会觉得别人人品问题,而自己做了就会认为是被逼的,你也不想这样。

如何尽量避免习惯性防卫呢?就要训练绿灯思维。

书中告诉我们一个要点,就是要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别人质疑或反对我们的观点,并不是对我们本身的反对,“我”和“我的观点/行为”是不一样的,但也有联系。我们要成长,就要更新和优化我们的观点进而影响我们的行动。别人对我们的观点的意见恰好可以给我们一个机会去审视我们的观点,从不同角度得到启发,我们甚至可以在培养出了“绿灯思维”后,有足够的胸怀去包容不同的观点,并且从容地问自己,我的观点是否可以在别人的反对声里进化得更好?正如成甲书中说:“聪明人知道尊严不是在别人驳倒自己时去维护面子。真正的尊严是发现改进和成长的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二个要培养的心态是以慢为快。这个“以慢为快”不仅在学习领域适用,在任何领域都是适用的。所以说它是底层心态,是根本性的。

成甲书中说,真正的快,是以慢为快。深以为然。慢是过程,快是结果。无论是一万小时理论还是刻意练习理论,说的都是要反复操练的问题。没有之前反复的刻意练习,怎么会有之后的熟练掌握以及基于熟练掌握的高效学习?

无论是学习什么方面的知识,都不能求快。拿读书做个例子,总有人想要去学习所谓快速阅读的技巧,其实首先要找到真正对你有用的书,而真正有用的书还需要找到对你有用的地方,然后去把书读厚,然后再把书读薄。

把慢功夫用在可以真实提升自己的方面,把80%的时间,用在20%的重要知识上。

总而言之,就是想要掌握临界知识,首先就要在学习新知识的之前锻炼出绿灯思维,在具体的学习方面,要有以慢为快的心态,这样对于临界知识的学习是有利的。

书中谈学习方法其实是很不讨巧的,尤其是在学习临界知识方面。但是成甲谈得很好。说了不少学习的方法,我最有感触的也是他花笔墨很多的写反思日记。

作为一个持续学习者,我在学习方面也是下了很多功夫的。尤其是前几年我对于学习方法的学习也是很热衷的。

我知道学习新知识最好要和旧的知识发生联系,最好形成一个知识系统或者知识网络,这样有助于记忆和提取使用;我知道费曼是一个好办法,用简单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将所学的知识讲出来,说明真的理解了;我知道记忆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及时复习很重要,按时复习也很重要;学习需要趁手的笔记技巧,电子笔记和手写笔记要相互补充;等等。成甲的书中也谈了一些学习方法,我最有感触的是反思日记。

成甲认为,学习临界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深度思考的过程。因为凡是那些规律性的可以普遍性指导我们的知识,都不是死记硬背的,那都是要建构到我们的思维模式上去的。因此我们在建构思维模型的时候,是需要不断反思和优化的。复盘每一天的生活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练习机会。

我们要复盘我们每一天的决定是在什么样的考虑下做出的,又产生了什么结果,要追问问题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在事后来解释为什么。“向外求,不如向内求”。

在复盘的过程中,会发现其实最初做决定的时候,考虑依然不周全。虽然决定未必都是错的,但是如果再来一次的话,可能考虑会更多。还有在复盘反思的时候会发现,我们知道的,只是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的。描述的时候,会发现,很多细节的东西居然说不清楚。

用一个很著名的学习方法叫费曼学习法,就是将学过的概念或者内容用自己的理解复述出来,要让没有学过这个概念或者内容的人能理解你说的是什么。其实反思日记也就是把当天重要的东西费曼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全神贯注,投入在复盘中。我尝试过这个办法,十分有效,这还会敦促你第二天更加用心对待你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在书的最后一个部分,成甲提出了他认为重要的几个临界知识:复利效应、概率论、黄金思维圈、进化论、系统思考、二八法则和安全空间。

这些临界知识,有些我们很熟悉,比如二八法则、概率论、进化论等,有些仅仅听说过,不知道具体怎么回事,比如复利效应、系统思考,有些压根没听说过,所以就需要好好学习。

我对这一部分读得非常仔细,尤其是他针对这些临界知识,用自己的经历将这些临界知识活出来,我觉得写得非常精彩,你读了也会受益无穷的。

其实读一本书,每个人能吸收的都是不一样的,我基于我的前见,能理解和接受到的,未必是你能接收到的。也许有些我唠唠叨叨说一大段,在你看来就是废话。要想获得最直接的受益,开始亲自打开这本书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说好了要好好学习的,怎么好好学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