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大荒之中的四极之山,古人经天纬地的远古测绘坐标!

山海经以山海之名,其中自然包含了众多名山大川,而在大荒经中,有很多山就是极为特殊的存在,不仅体现在于其名称具有极强的方位指示性,也在于其位置排列极具规律性。而这四座大山就是典型代表,或许正是古人用以经天纬地的十字坐标。

(一)四座大山

经常有人调侃男人与女人之间对于方位描述的区别:男人指路从来都是简洁地说东南西北加距离,女人则是前后左右辅以地标建筑物。实际上,在远古时期,在无法确定准确的四方之前,地标无疑是一个绝佳的视觉参照物。

那么古人进行仰观天象这样复杂的天文观测活动,前提条件就需要更加准确地进行“辩方正位”,也就是要搞清楚东南西北这四个准确方向。

因为,只有确定了正南、北方(子午线),才能确定一天的时间,知道何时日当正午,什么时候是午前,什么时候是午后;只有确定了正东、西方(卯酉线),才能确定何时春秋分,确定一年的时节。

因此,在《大荒经》的记载中,就有这么四座作为四方基准的大山,出现在古人视野之中,这就是所谓的“四极之山”。

位于东方的东极之山,叫做“鞠陵于天”,鞠(菊音)其实是一颗星辰之名,在《夏小正》中就有“正月,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县在下”的星象描述。所以,“鞠陵于天”的含义,其实就是说鞠星高挂在天上的意思。

《大荒东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于天、东极、离瞀、日月所出。

位于西方的西极之山,叫做“日月山”,又叫做“吴姖天门”。对于西方之山的解释为“天枢也”,实际上“枢”和极一样,都是中央的意思,这与东方之山的东极是一个道理。

《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枢也。吴姖天门,日月所入。”

至此,东西方向的基准线就找到了,位于东方之山名“鞠陵于天”,是东极之山,也是春、秋分至月的日出方位;位于西方之山名“吴姖天门”,是西极之山,是春、秋分的日落方位。

南北方向作为基准的大山,在《大荒经》也有记载:位于南极之山,名叫“去痓(斥音)”,位于北极之山,则叫“北极天樻(匮音)”。

《大荒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痓。南极果,北不成,去痓果。”

《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樻,海水北注焉。”

(二)天地经纬

至此,北方的“北极天樻”与南方的“去痓”构成了南北方向的基线,即子午线,是为经;东方的“鞠陵于天”和西方的“吴姖天门”构成了东西方向的基线,即卯酉线,是为纬。

这样一个由东、西、南、北四座大山为地面参照的十字地平坐标系便建立起来,为古人之后经天纬地、观象授时提供了一个较为可靠的时空框架。正如《管子·版法解》中提到的:

“天地之位,有前有后,有左有右,圣人法之,以建经纪”

实际上,《大荒经》除了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四极之山外,还有一系列山脉与之构成一个有机紧密的整体,我们下节再谈其他的几座大山。

流观山海图,山海经文集持续连载

文/李公子渊默

你可能感兴趣的:(山海经:大荒之中的四极之山,古人经天纬地的远古测绘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