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没有读过尼采的原著,这篇读书笔记是基于转述的转述,因此难免有误解和偏差。

转述的转述

尼采生活的时代,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宗教信仰开始动摇,大部分人还没摆脱旧的宗教道德,又进入新的物质崇拜。尼采预言了上帝的死亡以及随之而来的价值的虚无,并提出要破坏旧的道德体系,“重估一切价值”,受到同时代人的误解和排斥。尽管尼采的思想在他本人的时代不被理解,但对后世西方哲学、文学、心理学等领域都有先驱性的意义。

尼采的哲学观

尼采受叔本华启发,认为哲学应当探寻人生的意义,哲学家应当把哲学作为和自己生死相关的问题。他批评那些坐在书桌前死读书的学者。因为哲学家总是想要探索人生的禁区,所以尼采认为哲学家注定是孤独的。

尼采的人生观

尼采通过“上帝的死亡”得出人生价值的虚无,但他又不甘心陷入悲观的虚无主义。他从悲剧中获得启发:悲剧带给人审美的快感,因为悲剧中蕴含着求生的力量。尼采由此提出了酒神精神。酒神精神是肯定生命的整体,包括生命中必含的生成和毁灭,痛苦和罪恶,因此即使人生注定是悲剧,但仍然感到快乐。尼采反对用论理的眼光评价人生的意义,而是用一种艺术家的审美眼光来看待人生。

尼采进一步提出“强力意志”(有的译成“权力意志”)。弱者的目的是自保,而强者寻求自我超越,因而能够忍受更大的痛苦,在不断地毁灭和创建中超越自我。

尼采的人生观有其悲观的一面,那就是“永恒轮回说”,他认为人的生命是在不断地生成和消亡中无意义地轮回。正因为人生有了悲剧的本质,才有了“肯定人生的全部”的酒神精神。人生的悲观现实是真理,寻求人生意义是谎言,但正是这于无意义中寻找意义谎言,使得人有了不断自我超越的动力,人生有了悲壮的英雄主义色彩。

尼采的人性观

尼采人性观之【自由】:尼采首先否认人有任何超验的本质,即没有上帝或超验的伦理,因而人就有了自由意志。然而自由意志带来的是沉重的责任。尼采认为自由有三个条件,一是强力的意志:意志要足够坚强,能够支配自己,并愿意为自由意志的一切后果负责,包括承担它带来的痛苦,以及和阻碍它的力量抗争。二是评价:自由意志要敢于破坏旧的评标体系,“重估一切价值”。第三就是创造:创造是人性的本质,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并且,尼采认为人是通过“评价”进行创造(个人理解:人通过认识和评价事物赋予事物价值,超出人的认知范围谈事物的本质是没有意义的,因而人通过“评价”创造了人的世界,“评价”是人自我创造的途径),因而如前两条所述,只有敢于破坏和重建的强者才能通过评价进行创造。

尼采人性观之【自我】:尼采认为【自我】不是被赋予的,真实的自我是个人自我创造的产物。弱者没有自我,他们承担不起实现“自我”的责任,因而选择放弃思考,人云亦云。尼采强调自我实现,因而反对偶像崇拜,反对死读书,反对普世的道德标准。他还从社会的角度阐述了这一点的意义:社会应该尊重人的个性,整个社会才能更有活力;人应当自爱(“健康的自私”),才能富有创造性,才能真诚地爱他人。尼采反对道德标准并非反对道德本身,而是反对迷信,要每个人诚实地做出自己的判断。

尼采的人性观和他的强力意志是高度统一的。尼采认为人性的本质是创造,而只有具有强力意志的人才能拥有自由意志,创造出真实的自我,并对自我负责。

尼采的非理性主义

尼采的非理性主义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否认理性即真理。理性主义者相信理性能够洞悉世界的本质只是一种乐观主义的妄想,人类把对物质的掌控视为目的,盲目追求物质的繁荣,反而成了物质的奴隶。

二是,尼采认为理性只是人的表层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其背后有着非理性的动机,这种非理性的动机的根源就是人的生存本能。进一步地,尼采将这种非理性动机发展成心理的无意识领域,从而预见了精神分析学的诞生。

总结:尼采通过否认人的超验本质,得出了人生的无意义本质和人的自由意志。为了对抗人生的无意义,尼采发展出酒神精神和强力意志为人生创造意义。强力意志是基础,“重估一切价值”(评价)是途径,创造是人生的目的和本质。

个人的反驳

一、

尼采的学说是一种“超人”学说,他忽略了大多数“求留存”的弱者为人类提供了稳定的基础,没有了这种稳定性,强者就失去了破坏和超越的对象。强者不能独立存在,他只是人类整体意志中具有破坏性和创造性的那一部分。

尼采也曾尝试做出修正,他呼吁社会尊重个人,从而使得那些没有那么强力的人,不必承受那么大的痛苦,也能发展出有个性的自我。但在论述“健康的自私时",尼采又回到了他的强力意志,认为只有强者的自私才是有价值的。

倘若尼采对人类的爱能够更具包容性,或许就不会疯了吧。

二、

尼采强调社会对人的异化与抑制作用,而忽视了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自我实现。这一点,后来的存在主义哲学(尤其是女性存在主义者,如阿伦特和波伏娃),还有阿德勒的积极心理学,对此做了完善。

三、

我不赞同尼采说的物质崇拜使人丧失精神性。实际上物质的充裕和科技的便利使得有时间和能力追求精神生活的人变多了,而不是变少了。甚至那些原本只关心生存问题的人,也因此有了一点精神生活。

但不可否认,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就是把对名利的追求当做人生的主要价值(即”成功“),这也是当代人“不幸福”的根源。尼采指出对物质繁荣的盲目追求使人降为纯粹的生产者,科学只是工具而非目的,这一思想对当代人的“成功”焦虑有启示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