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书 | 村庄的包浆,承载村庄的岁月和故事

从某个文玩公众号里学了个词:包浆。器物表面由于长时间氧化,会形成一个氧化层。这个氧化层,就是包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光泽。一件东西,年代越久远,包浆越厚实,越能显露出一种温存的气息。


由此看来,包浆是及物的。物的年纪与沧桑,就藏在那一层包浆里。好吧。一个村庄,该是够大的“物”了吧。那么村庄,也该是有包浆的,它见证着村庄的变迁,述说着村庄的人事。


村庄的包浆,躲在农舍里的拐角。我老家那个唤作池家岗的皖北村庄,每家每户旧屋里的犄角旮旯,都有一堆一堆的旧物。一拨拉,就是一股子霉气,一件一件淘汰了的农具,再现真容,几乎每一件农具,都有一个遥远的故事。


  我在我家旧屋北头西北角,寻到一个小物件,篾瓣子,那是旧时农家以苇子为原料,剖成苇篾的工具。长约三四寸,直径寸许,大致的圆柱体,握在一只手里,正好。一端平齐,另一端大有学问:正中间是个尖头的小木棍,沿着它向外斜撇均分,凿开三个宽约半个厘米的坡坡缝隙,由深到浅,浅处直至圆柱的正中间。篾瓣子也叫篾锼子。我寻得的这个,是三瓣篾锼子。对粗大些的苇子,要用四瓣锼子,细小的苇子,拿剖篾刀直接剖开,就行。篾瓣子握在右手里,左手拿苇子的根部,正中心对着尖头小木棍,沿旁边的缝隙朝里送,出来的就是三根苇篾子了。碾压皮实,就可以编席子了。苇子空心,但是一骨节一骨节的。骨节连接处,则是实心的,剖篾子,不用力气,剖不了。看到这个篾瓣子,眼前就会浮现出我的祖父用力剖篾子时龇牙咧嘴的模样。


  这个篾瓣子,何时制作的,不详,但至少,这该是我祖父年轻时就制成的物件。我父亲长大成人,又接着用。父亲在世时曾笑说,这篾瓣子是个传家宝,要一代一代传下去呢。还好没扔掉,如今它虽身处旧屋,倒还有栖身之地。庄稼人的“传家宝”,写满庄稼人的生活智慧。


  村庄的包浆,还刻在村里机井的井口处。有些年头的村庄,都有一眼机井的。井很深。有说几十米的,也有说一百米的。打井之初,一定是有深度的,但一辈辈传下来,就没人知道到底有多深了。人们知道的是,井水清亮、干净。家家户户都从那里挑水吃。很多地方都有“母亲河”一说,于村庄而言,说每个村庄都有一眼 “母亲井”,似乎更贴切。


  村庄的“母亲井”,大都在村子的正中心。如果把村庄看成大概的一个圆,它的圆心,恰好就是“母亲井”的所在。从井的位置可以看出,当初打井时,人们对公平的自觉认同:毕竟对村里人来说,家家户户吃水的水源地,没有比在正中间更公平的了。


  当然,现今,许多村庄的“母亲井”都已经废弃。在上个世纪90年代,村里人家兴起一股打压水井的热潮,家家户户的院里院外,都有一眼井,自家院中有井,省了到机井里挑水的力气,但吃的却是浅层水,这样的水质远没有深井的水甘甜。后来,公家开始建水厂、埋管道、接水龙头,村里人跟“母亲井”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我想说的是“母亲井”的井口。那天,我走到村中那口废弃已久的机井旁边,弯下腰,扒拉开上面厚厚的一层杂草,很是费了一番工夫,总算找到了井口。那一瞬间,我怔住了,井口内壁的四周,齐刷刷地刻着一条挨一条的勒痕,尽管有青苔杂物的遮掩,每一条勒痕还是清晰可见。每一个有村庄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那勒痕是系在水桶上的井绳与井沿之间长期摩擦而“勒”出来的。挑水吃的时代,人们担着一副空桶到井边,用又粗又长的井绳系着桶的上梁,把桶丢进井里,灌满了水,再使劲向上“拔”井绳。两桶水都“拔”上来之后,人们挑着桶回家,倒在屋里的大水缸里。那时的早早晚晚,都能看到由家而井、由井而家的挑水人。就这样,经年累月,井绳与石质的井沿摩来擦去,竟勒出了那么深的痕。


  看见井口的这一圈圈勒痕,眼前不由得浮现那些场景:水桶丢下去,再拉上来,一丢一拉,一弯腰一起身,一根井绳连着井下井上,挑水人吭吭哧哧地喘息……可能一家人就等着那一担水,也可能一缸水就差那一担水才满缸。深井无言,但它肯定记得住每一个挑水人,他们丢桶、“拔”桶的动作,以及扎堆挑水时他们在井边的叙谈。


  文玩器物的包浆,都在表面,易于把玩和分辨。村庄的包浆,却在时代的变迁中隐身。它承载村庄的岁月和故事,又潜藏于流动的时光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村庄书 | 村庄的包浆,承载村庄的岁月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