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笼中鸟”

鸟笼效应

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天与好友卡尔森打赌,说:“我敢保证,不久后你会养一只小鸟。”卡尔森一听觉得很荒唐,就笑着说:“你在开玩笑吧,我从来就没有过这种想法”,几天后,卡尔森过生日,朋友们都来为他庆祝,詹姆斯也来了,还带了一只精致的鸟笼作为生日礼物,卡尔森接过鸟笼,想起几天前詹姆斯说的话,就会意的笑笑说:“好你个詹姆斯,你还真想让我养鸟啊?可惜最后你肯定会失望的。不过还是谢谢你的鸟笼,我很喜欢它。”说完便将鸟笼挂在了自己的书桌旁。

        从此以后,来摆访卡尔森的客人,都会问他同一个问题:“教授,你养的鸟死了吗?”而且每位客人与他谈话的时候,都会提一些与鸟相关的话题,比如说告诉他养鸟的知识,委婉的规劝他养鸟需要责任心和爱心,还有养鸟时的一些注意事项的。每当此时,卡尔森就一遍一遍的向客人解释—— 他从未养过鸟,不过客人们都不相信,反而认为他心理出现了问题。

      卡尔森,百口莫辩,有苦难言,想扔了鸟笼又不舍得,它那么漂亮,而且还是别人送的礼物不扔又惹出那么多烦人的猜测。卡尔森想来想去,只好沿着詹姆斯的预测走,买了一只鸟儿放在鸟笼里,这总比整天解释和别人误解好多了。      这就是著名的鸟笼效应。

      人们大部分情况下,很难看到事情的真相,所以很多事情都会靠着常规的思路进行推理。人们总是不自觉的在自己的心里先挂上一只“鸟笼”,在不由自主的往笼里放“小鸟儿”。

      昨天在一位幼儿园的家长找到我,说幼儿园的老师反应孩子在幼儿园总是乱跑。她问我怎么办?我问她孩子在家里也这样吗?她说是的。在我们聊的过程中妈妈对孩子的要求很多,我让妈妈体验被束缚的感觉,妈妈说很压抑,有窒息的感觉。我问她假如你对孩子的要求就像这些束缚的话,孩子会怎么样呢?妈妈流泪了。

      十分钟以后她抬起头问我,可是现在不要求他,社会、学校会有很多要求呀,我不要求,别人怎么看我......,老师你能告诉我怎么让孩子在幼儿园不乱跑,我无奈的回答:我真不知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笼中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