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愁的原野上

  城市化的脚步在田野上蔓延,人们距自己的故乡越来越远。当故乡日渐远去,背影日趋模糊如此,又该如何安顿自己的心灵呢?

  有人心怀乡愁,故乡成为心灵的慰藉;有人放下乡愁,欢欣于他乡新世界。在我看来,故乡是每个人逃不开的羁绊,我们在拥抱新环境时,更要记住乡愁,在乡愁的原野上耕耘跋涉,播种收割,让乡愁的原野,愈加丰盈。

  时代在进步,如果过分强调返归从前,是不近人情之举。我们要学会用开放的姿势,包容的心态去适应当下的新时代。发展诚可贵,但不能因此而放弃放弃魂牵梦萦的心灵依托与文化原乡,更应该让乡愁成为迷茫时前方的灯塔,失意时亲和的慰藉,惶乱时坚定的信念。让乡愁的血液流进生命,融入灵魂,成为一个人强大的,无可复制的精神本色,从而勇敢的面对世事纷扰,人间嘈杂。

  曼德拉说,“我想回去,到童年时玩耍的山坡上漫步”这位钢铁般的人,愿望是如此简单纯粹;杜甫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个漂泊一生的人,处境困难时,在客居旅途的他乡,吟唱的是对家乡的牵念。

  有时候,乡愁是人远离故乡而生出的念想,但更深层面,是因失心灵之家遭遇变故而形成的文化心理现象。它可以是村庄人勤劳朴实的代名词,可以是家里槐花树油菜林的抽象。有了内心充足饱满的安全感,就可自由的行走于乡愁的原野上,看夕阳,乘秋风,沐春雨。

彭程对于母乳的依恋是他的乡愁;钱穆部对于传统文化的执着,是他的乡愁;而远在大洋彼岸,励志要回国的钱学森的话,“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那份对于祖国的爱是他的乡愁。乡愁是对祖国的爱与眷恋,我的心是中国心,我的乡愁,是对祖国深切的乡愁。

  因为永远留存对祖国的牵挂与责任,黄旭华隐姓埋名十二年终成核潜艇之父;南仁东驻守贵州二十载,为国著成“天眼”;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乡愁,成了他们的心灵依托,乡愁的原野没有阻碍他们前进,相反,因为收获了乡愁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他们看到了星空,也眺望到远方的地平线。

  在乡愁的原野上,是家乡情感的生长,是国家情愫的飘扬。当我们大步走向前,切莫绕开乡愁的原野,因为在乡愁的原野上,我们有动力有理想,有目标有前方。

  现代化的步伐急不可耐匆匆迫近,为何不在内心深处留一块乡愁呢,要知道在乡愁原野上,我们可以走的更加昂扬。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乡愁的原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