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池问题~二战日本潜艇部队规模

​太平洋战争开战时,日军有62艘潜水艇,战争中又建造了118艘潜艇,此外,缴获接收了德国、意大利潜艇8艘。


因此,日军2战中总计投入188艘潜水艇(并未全部参战,后文详述)。


有这么一道小学数学题

有一个水池,装有进水管和排水管

(1)单开进水管1/5小时可以将水注满;

(2)单开出水管1/3小时可以将水池的水放完;

(3)现在池中存有1/6的水;

如果咱同时打开进出水管,请问多长时间可以将水池注满~~(答案在末尾)



我按照时间顺序,将每个月日军新建潜艇和损失潜艇的数量整理了一下,得到下面这张图表,日军随时间推移每月的可用潜艇数量。

红色为当月损失数,黄色为新增数,绿色为每月1日,日军可用潜水艇总数

由上图可以看出,在日军潜水艇部队的巅峰时期,1944年2月1日,同时可用的最大潜艇数量为75艘。这个数量多不多呢?还算可以,同一时期,美国参战潜水艇总数是288艘,是日本潜艇总数的大约1.5倍,在太平洋战场,美国并没有绝对数量优势。而进行无限制潜艇战的德国,在二战中建造潜水艇的数量是1113艘,其中863艘参战,是美国潜水艇的3倍。


滥竽充数的潜水艇

日军潜艇各种作战任务繁多,因此需要建造很多特殊类型的潜艇,这些潜艇的作战能力不强甚至于为零,在潜水艇战斗中无法发挥作用。

(1)运输潜水艇

日军在瓜岛作战失败,44年以后,日军为困死在本土之外的离岛上的基地运送补给而设计建造了一批运输型潜水艇,包括潜补型1艘,丁型12艘,丁型改1艘。这14艘是没有武装的运输型潜水艇,虽然属于潜水艇,但作战能力极为低下。

潜补型,是为了执行K作战任务,为远程水上飞机提供航空汽油补给的潜水油轮,日军仅建成伊-351一艘。

丁型潜艇,伊361型,共建成12艘,可以运输80~100吨补给物资。

丁型改,仅建成伊-373一艘,专职从新加坡航线为本土运送航空汽油,在第二次运输途中被美军潜水艇击沉。

此外,还有陆军造潜艇——三式潜航输送艇,日军共建成38艘。


(2)未能用上的本土决战储备艇

随着马里亚纳大海战日本海军的溃败,日军开始准备本土决战,44年丸戦计划建造40艘波201型。

本来的计划是建造750吨和500吨级,但因为资源紧张,最后建成时为320吨级,水下排水量440吨,使用400马力柴油机和特E型电动机(1250马力)。

波201型使用德国St52高张力钢焊接艇体,分段模块化技术建造,水滴形艇体,重视水下高速性和运动型,舰桥两侧配备升降舵,舰尾配备第71号舰一样的十字舵。该艇操控性好,急速潜航可以在15秒内进入潜航状态。

这批潜艇为了准备本土决战而保存,没有参战记录,日本投降时建成了10艘,此外在建的有29艘未完成。

此外还有波101型建成10艘,以及潜高大型三艘(伊201、202、203)从未上过战场,以上这23艘潜艇也属于日军虚增的潜水艇数量。


(3)外国潜艇

日军二战总计从德、意接收的外国潜艇8艘,伊505、506两艘因为海军没有足够的人手来驾驶,直接被扔在爪哇岛废弃除籍,另外6艘(伊501、502、503、504、吕500、吕501)没有执行过战斗任务,也不能算做参战舰艇。

不作战的日军潜艇占建造潜艇总数118艘的31%,占全部可用新增潜艇数126艘的37%。



见光死的日军潜水艇

由于日军潜水艇面对的是反潜能力最强、航空母舰最多的美国海军作战,很多日军的潜水艇花了2年的时间来建造,又花了半年的时间训练艇员,然而仅仅在编入作战部队后的第一次战斗巡逻中,就被美军击沉了。

伊-33[巡潜乙型],1942年6月,在本土内海伊予滩进行潜航训练,因忘记关闭发动机换气舱盖进水沉没~

伊-40[巡潜乙型改1],1943年7月底建成,11月训练完成编入战斗部队,11月22日向马金岛出航之后音讯皆无。

伊-43[巡潜乙型改1],  1943年11月竣工,2月训练完成,11日编入战斗部队,第1次出击,编入部队仅仅4天后,就被美军潜艇击沉于帕劳近海。

伊-179 [海大7型],43年6月18日建成,7月14日就在本土训练中沉没。

伊-183 [海大7型],43年10月3日竣工,当天在广岛湾训练就差点进水沉没,淹死了16名艇员,然后被打捞出水,44年4月28日加入作战部队,刚驶出港口,就被美军潜水艇击沉。


此外,见光死的例子我还可以举出一大批——吕-38、吕-39、吕-40、吕-45、吕-48、吕-55、吕-56。还有自己排成一队送人头的吕-104、吕-105、吕-106,吕-108、吕-116。

运输潜艇、波型潜艇和潜高大型潜艇共计37艘,占日本新建潜艇总数118艘的31.4%。


二战日军总计从德、意接收的外国潜艇8艘,吕-501从德国接收,在驶向日本途中被盟军击沉,另外其余5艘——伊-501、502、503、504、吕-500,被日军用作技术研究和训练,没有执行过战斗任务。而伊-505、506两艘因为日本海军没有足够的人手来驾驶,1945年5月直接被扔在爪哇岛废弃除籍。

如果加上这些外国潜艇,不作战的潜艇总计45艘,占日军全部可用新增潜艇数126艘的35.7%。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海军还剩下58艘潜水艇,其中包括:

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时,加上淘汰到潜艇学校从事训练的几艘潜水艇,日军还剩下59艘潜水艇,这里面大多数(43艘)是不能作战或从未参战的潜水艇。

L3型3艘,均为预备役

    吕-57,吕-58,吕-59。

L4型3艘,44年11月转为学校训练艇。

    吕-62,吕-63,吕-68。

海大3a型3艘,均为预备役

伊-153、伊-154、伊-155。

运输用丁型潜艇4艘:

    伊-363、伊-366、伊-367、伊-369

外国潜艇7艘:

    其中伊-505,伊-506两艘已经被日军除籍废弃。

潜高大型3艘:

    伊-201,伊-202,伊-203。

波型小潜艇20艘:

    波101型10艘;

    波201型9+1(波-216)艘;

波101型10艘,波201型10艘;潜高大型3艘+外国潜艇7艘;潜水学校训练艇4艘——L4型吕-62、吕-63、吕-68和海中5型吕-32,以及老旧的预备役海大型潜艇3艘。


此时,不作战的潜艇占比已经超过60%。


如果说波型潜艇是娃娃兵的话,那么日军投降时的潜水艇部队还有不少充数的老爷爷:

海大3型的伊-156、157、158、159这四艘服役超过10年的老爷艇,他们早在42年中期就已经老旧不堪,日军将其退役充做潜艇学校训练艇用,按理说应该不付启用,可是前线节节败退战局吃紧,这几个老爷爷也被从潜艇学校请出来重新送上了战场,负责运送回天鱼雷去执行战斗任务,他们勉强算作战斗舰艇吧。

虽然日军还有伊400和伊401这样的庞然大物来撑门面,可日军潜艇部队45年的实际战力却是老爷爷带着一群娃娃兵,战力已经远远不如太平洋战争开战时了,美军看到接收了这么一群破烂,除了有研究价值的那几艘带回去进行技术研究,其余的人家根本看不上,直接就都沉海了。


1945年8月15日,日潜艇部队的战时体制(下落不明的潜艇除外)如下。

【第6舰队】

第1潜艇队,编有4艘潜艇,即“伊-14”号和3艘“伊-400”型艇;

第15潜艇队,编有17艘潜艇:

大型潜艇4艘(伊-36、47、53、58)

旧式海大型潜艇5艘(伊-156、157、158、159、162)

高速潜艇2艘(伊-201、202)

吕-50号;

丁型潜艇3艘(伊-363,366、367)

波-101型2艘;

第16潜艇队,编有4艘潜艇,即“伊-369”号、3艘“波-101”型潜艇;

第52潜艇队,编有7艘“波-201”型潜艇。

第11潜艇战队,只有“伊-203”号潜艇。

总计33艘潜艇。


联合舰队辖有第10特攻战队(2艘“波-101”型潜艇)。

第1南遣舰队辖有“伊-501”号、“伊-502”号潜艇。

第2南遣舰队辖有“伊-505”号、“伊-506”号潜艇(因人手不足都废弃在爪哇岛巴达维亚、泗水港内)

吴镇守府部队辖有“伊-503”号、“伊-504”号潜艇。

吴潜艇战队,编有第33潜艇队,共有8艘潜艇(“伊-121”号、2艘L型、3艘“波-101”型、2艘“波-201”型)。

舞鹤镇守府部队辖有L型潜艇1艘和“吕-500”号。

战败时日本海军共有潜艇51艘。


除上述潜艇外,还有转入预备役的海大型3艘、L型4艘(L3型吕-57、58、59),加上8月16日竣工的波216,一共为59艘潜艇。


与开战时相比,日本在战争结束时拥有的潜艇从数量上看不算少,但战斗力显著降低。开战时日本海军的潜艇如下:

第6舰队有3个潜艇战队,共30艘潜艇;

联合舰队下辖4个潜艇战队,共27艘潜艇;

吴镇守府部队有4艘潜艇。

共计61艘潜艇。


加上开战时尚未列编的预备役潜艇“吕-40”号、“吕-31”号、“吕-32”号,共有64艘潜艇。

战争起止时潜艇艘数与吨位的对比如下:

开战时  64艘  96707吨

终战时  59艘  68586吨


~(完)~

数学题答案来了:

12分钟将水池注满,20分钟将水池放空

也就是进水管每分钟进1池水/12,出水管每分钟出1池水/20

两个水管同时开着:每分钟净进水(1/12)-(1/20)=1/30

现在已经有1/6,就是还要进5/6,所以需要的时间就是5/6除以1/30等于25分钟,也就是5/12小时


动图出自《高达起源》~  

这是一个海战爱好者的港湾,喜欢请点击收藏和关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蓄水池问题~二战日本潜艇部队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