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我们究竟教什么

王荣生教授对于语文知识凝固化的看法让我思之甚深,由此想到这两天开始准备的录课内容。九年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余光中的《乡愁》、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和穆旦《我看》。

以现在大单元教学的视角而观,这五首诗歌被编入同一单元,其共性是这五首诗作都以描写自然之景或特定物象为主,借此抒发某种情怀。也就是,五首诗运用的艺术手法是相同或相似的,这是被编入一个单元的原因之一。诗言志,从作品情感来看,五首诗皆抒发了内心美好的情感,或是对祖国的热爱,或是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或是赞美人间的爱和希望,或是表达对生命的感悟。凡有所感,皆可吟咏之。这是诗歌的审美功用。

那么,诗歌学习,教师要教些什么?按照教材建议,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分为三个任务单,一是学习鉴赏,能够涵泳品味,把握诗歌意蕴,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二是诗歌朗诵,学习朗诵技巧,举行朗诵比赛。朗诵时,要注意重音、停连、节奏等,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出感情,读出韵律;三是尝试创作。选择一个对象,写一首小诗,抒发自己的情感。要求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句式和节奏。

从教材的安排中,我们能够明确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任务,让学生在活动探究中学会鉴赏、朗诵,并尝试简单的创作。那么教师要如何做才能达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笔者以为,可从语文知识入手,要知道是个教学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并通过活动的设计将知识转化为基本的能力,从一篇中提炼出一类的方法以致用。也就是说,不能让语文知识孤立地存在于学生的大脑之中,要使之能够唤醒与之相关的能力区域,有生长和发展的空间。

就诗歌教学而言,语文知识涉及到什么?其实就是本单元的三个主要任务:鉴赏、朗诵与创作。当然,这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鉴赏之中必然要关注朗诵,以读促理解、鉴赏是诗歌教学的应然之径,而不同的朗诵要求也可以对应不同的鉴赏方法,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割裂。朗诵的方法究竟包括什么?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很多时候,语文课堂的朗诵都是形同虚设,而到诗歌教学,似乎不读不行,然而如何读,怎样知道朗读,很多教师都未得其法。总不过是让学生大声地读、慢点读、快点读、有感情地读,然而究竟为何这么读,教师说不出所以然。而更有甚者,无论学生的感情把握得如何,由于教师本人对于朗诵知识的匮乏或者教师对于文本感情理解程度的参差,导致一些教师无从判断学生是否准确地把握了诗歌的情感,于是一而论之,只要读了,就是不错。由此,朗诵无从指导,学生对于诗歌鉴赏自然无从谈起,诗歌教学走向何方也便不得而知。

部编教材对于方法的指导还是比较具体的。在九上第一单元任务单中,编者已经有意识地渗透了诗歌教学的步骤和实施策略。如“先独立阅读每首诗,不要参考任何资料,记下你的阅读感受”,这是要学生在素读的基础上关注自己的阅读初体验,符合学生阅读的层进性。之后,“结合注释、旁批或所给资料,再读诗歌,看看是否有了更多的理解、更深的感受。”这是要学生能够善于利用助读系统实现对文本的更深层的理解。然后,编者通过六个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情基调、意象选择、意境营造以及朗诵技巧等有了可切入的点,或者说有了得以向上攀登的脚手架。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渐渐掌握了诗歌的一些主要特点,并能够形成审美体验。以上任务单的设计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且让教师有法可依,确实让语文知识在课堂活动中找到了可以生发拓展的途径。因而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对于教材提供的一些策略以及文后的练习题不可等闲视之。这些内容可以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或者目标点,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找到教学的路径。

诗歌教学除了相关知识外,其实更应关注的是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朱光潜先生说:“趣味是对于生命的彻悟和留恋,生命时时刻刻都在进展和创化,趣味也就时时刻刻中进展和创化。”诗歌教学注重欣赏,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趣味,而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诗歌都需要学生涉猎,由此学生对于趣味的养成才不至流于单薄。教材中有限的诗歌不过是个引子,教师对于诗歌教学的探究要更着眼于学生的审美品味的提升,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调动学生阅读诗歌的热情,需要教师也有一颗懂得文学、懂得审美的慧心。因而,教师当与学生同步修炼,才可在同行的路上与之共同欣赏美景。

在本单元的诗歌教学任务中,或者说活动任务中,朗诵是基础,鉴赏是提升,创作是延伸。教法千变,其宗应明:知识必须转化为能力,能力必须转化为素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歌,我们究竟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