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 第五十八章 从患

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 第五十八章 从患

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点明了连横的祸患,就是“举图效玺”失去主权,既要献地交保护费,军事上还听命于人,看似国家安全有保障,实者是被殖民了。从周朝最开始的七十一个分封诸侯国到春秋战国时期末就剩下了七国,最后被秦国统一天下。七十一国只剩一国,七十国灭亡了,在这个过程中合纵连横时常发生,只是到了七国更加集中,更加明显。韩非子一再强调国家发展还是要自强自立,不能依附强国,在《韩非子》一书中有很明确的论述。

连横者提出依附强国连横策略的原因或是借口听起来感觉很好,他们认为小国如果不依附强国,国家一旦被强国攻打就大祸临头了。但是他们并没人提出,在大国的保护之下,是否应该加紧生产富国强兵呢?显然,既是小国想富国强兵,大国也不会同意,当代的日本就是生动的例子,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让日本从此一蹶不振,开始了三十年漫长的经济衰退。这就是小国依附强国的后果,给你安全给你吃,让你长大让你强壮,但那根狗绳必须牢牢栓紧。

其实,在韩非子看来连横策略是国家亡地乱政的原因。土地是一国之本,是国民生活与国家发展的空间,任何强国明君都渴望开疆扩土,只有弱国昏君才会割地赔款。国家的衰落才是亡地乱政的根本原因,而依附强国连横强国只是没有战争的亡国之举,所以韩非子极其反对。加之,提倡与施实连横策略的权臣夹杂个人私利,更使连横变了不法之臣借保全国家的名义徇私枉法,结党营私,祸乱朝纲。

连横之患如此,那么合纵之患呢?韩非子先举出了合纵的原因:人臣之言从者,皆曰:“不救小而伐大,则失天下,失天下则国危,国危而主卑。”意思是:那些主张合纵的臣子都说:“不救援小国去进攻大国,就失了各国的信任;失去了各国的信任,国家就面临危险;国家面临危险,君主地位就降低了。”这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思想,在世俗世界里国家利益是最高级别的利益,再没有比这更高的利益了,所以君子为了群里有面子,而去合纵攻击大国,这显然是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分割开来,并将个人利益至于国家利益之上。

韩非子认为“救小未必有实,则起兵而敌大矣。救小未必能存,而交大未必不有疏,有疏则为强国制矣。”意思是:援救小国不一定有什么实惠可言,倒要起兵去和大国为敌。援救小国未必能使它保存下来,而进攻大国未必就不失误,一有失误就要被大国控制了。这就是合纵策略的隐患之处,拯救合纵的小国只是为了君主的面子上好看,实则无任何意义,反面消耗了国家的实力,如果有误打了败仗,可能国家就要被大国侵占控制。历史也正如韩非了所言,曾经合纵的小国一一被秦国所灭。

基于以上分析,韩非子认为“出兵则军败,退守则城拔。�救小为从,未见其利,而亡地败军矣。”意思是:出兵的话,军队就要吃败仗;退守的话,城池就会被攻破。援救小国实行合纵,还来不及看到什么好处,却已使国土被侵吞,军队吃败仗。出兵也不是,不出兵也不是,一般左右为难的事是因为一开始策略出了问题,方向错了,不努力是错,努力是错上加错。合纵是为了团结各方力量攻打大国保全自己,但天下之事唯团结最难,秦国用连横策略就打破了合纵之盟,让合纵国之间产生猜疑,看似合纵在一起,实则与秦国眉来眼去,私下相合,被秦国一一离间消灭。

【人臣之言从者,皆曰:“不救小而伐大,则失天下,失天下则国危,国危而主卑。”救小未必有实,则起兵而敌大矣。救小未必能存,而交大未必不有疏,有疏则为强国制矣。出兵则军败,退守则城拔。�救小为从,未见其利,而亡地败军矣。】

国际间的斗争,向来是大国执棋,小国当卒,面对国家利益,友情是暂时的,利益是永远的,所以对于小国来说连横也罢,合纵也罢,灭亡是宿命,只是时间问题。聪明者左右逢源,活得长一些,愚蠢者冲锋在前,活得短的一些。世俗世界就是这样,实力决定了一切。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 第五十八章 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