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秤砣上的猫腻

从小到大,买东西的次数很多,免不了要跟秤打交道。

秤的种类繁多,有杆秤、台秤、案秤、磅秤以及弹簧秤等等。但论在秤上作弊的功夫,商人们的做法,自古至今都玩到了极致。

什么八两秤,甚至六两秤,真可谓是“坑你没商量”。

还有在台秤下面垫泡沫塑料的,秤砣偷吸磁铁、秤砣细线踩脚的,秤杆特制格数、秤杆中间挖空灌水银的,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今天我想带来的案例,是水果店老板利用低价吸引流量,实则用偷改价码的方式作弊的事。

自从有了超市后,人们买东西愈加方便,吃、穿、日用品、水果、蔬菜一站式购物,还标榜“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但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超市的生鲜明显不如外面的菜市场或者水果店来的新鲜,且外面似乎在价格上,也比超市更占优势。

于是,很多人还是选择到超市外面的水果店或者菜市场去买水果、蔬菜。


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因为养成了在超市买东西的习惯,也不怎么看,不怎么核对,结账时,收银员说多少钱我就付多少钱,到了外面的水果店也一样。

但上周一买水果时,在扫码支付前,无意中瞟了下秤上的单价数字,却发现跟我买之前看到的价格不一样。

于是我就问老板,不是3块8一斤吗?你怎么按的是5块钱一斤?

他慌忙说,啊,不好意思,我以为你买的另一种。

但其实这种水果没有5块一斤的,因为他们全店水果的所有价格都是几块8,几块8这种标价方法。

不过我没说什么,付了钱就走了。


第二天继续,因为去他家比较顺路,价格标的也的确比要绕路去的那家便宜。

这次我换了一种水果,特意观察了下高低价都各是多少钱,没想到原价还是3块8的价格,他这次又按4块5算的钱,我依然当面揭穿他。

他继续打马虎眼,说以为另一种,但其实没有这个价。

一连一个星期,直到这周的三天,中间除了有一天是按实价算的外,其余几天都是按照一个虚价算的,然后被我拆穿。

但人家脸上永远都很镇定,没看到丝毫慌乱。

这种心理素质,铁定发财的料,我在心里嘀咕着。


今晚下班回家,当这种场景再次上演后,我突然产生了一种细思极恐的感觉。

在这之前的很多年,我经常不看秤上的显示数字,店家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也不知道被坑过多少钱。

记得有一次,我买了好几种水果,前面几种的价格其实已经报给过我了,但我突然忘记了,就说重新秤下,刚才没看到。

结果店主秤了立刻说,不好意思,刚才算错了,又主动找了我将近6块钱。

我心想,哇塞,我还是无意中要复秤的,就要回来6块。总共才买了不到30块的东西,好家伙,20%呐。


记得几年前还有一次,同事告诉我上海有个水果批发市场,水果卖的很便宜,可以去成箱批发。比如猕猴桃,平时在超市,可能要至少2-3块钱一个,但在那里,可能买一箱才30-50块,但里面可能有好几十个。

我一听就动心了,跟着一起去。

记得当时我们分着买了好几斤的大樱桃,然后店家帮我们分开装好。

我特意留个个心眼,去批发市场门口的公平秤上复秤了下,结果发现号称是2斤的东西,妥妥地显示是1.6斤。

这样算下来,其实没便宜多少,跟外面差不多甚至更贵。


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但没办法,比如我每天都要吃水果,明知会被坑也要吃啊。

顶多就是盯仔细点,继续让他秤了之后再改价格呗。

人家坑人尚且如此淡定,我揭穿的也更应该理直气壮才对。


这些秤砣上的猫腻事,不知道你是否也经历过?

为了吃,我们也是拼了,谁让生活满是无奈,处处被鱼肉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秤砣上的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