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谏的智慧:刘伯温巧用一幅画劝谏朱元璋大肆分封恐致“官多法乱”

刘伯温青田故居。

刘伯温生于元朝末年,童年时代就极不平凡,是浙东有名的才士。在元末农民战争时期,他深谙“潜龙勿用”的道理,遂避开乱世,隐居在青田老家。寒来暑往,十数年躬身陇亩期间,刘伯温始终耕读不辍。他博览群书,对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术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由此成为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奇才。

后来刘伯温开始出山辅佐抗元义军中的朱元璋平天下,计划立定,人莫能测。他首先设法帮助朱元璋摆脱了受制于韩林儿的状况,让朱元璋走自己的路,举自己的旗,打自己的天下。后又辅助朱元璋在采石矶大败元军,然后水陆并进攻取集庆,改集庆路为应天府。紧接着献计击溃了张士诚和陈友谅的割据力量,助朱元璋于1368年正月在应天府即皇帝位,定国号为明,建年号为洪武。

朱元璋建立明朝。

在中国民间,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而朱元璋也多次称刘伯温为“吾之子房”。

在朱元璋称帝后不久,大明王朝开国伊始之际,摆在这位雄主面前的,无疑是一大堆亟待处理的国事。而其中最令他头疼的一件事情,就是如何论功行赏。

在朱元璋看来,对于那些跟随自己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文臣武将来说,加官进爵是应有之事。但是对于自己的亲朋子侄,朱元璋却是发了愁。因为这些人沾亲带故,人数又多,如果一个个都封官赏职,岂不成了无功受禄、见者有份;况且,大明又有多少官职可以封给他们。而如果不封赏亲朋,或者在封赏中厚此薄彼、有失偏颇,势必又会被至亲之人心生埋怨,甚至落下个六亲不认的骂名。为此,朱元璋进退维谷。

明太祖朱元璋像

在大明皇帝拿不定主意时,这位先前的军师、此时的开国元勋刘伯温,体察到了他的矛盾心理,欲直言进谏,又恐触怒了这位刚愎雄猜的君主。刘伯温左思右想,便画了一幅画进献给朱元璋。朱元璋拿到画后仔细端详,只见上面画着一个男子,头发蓬乱如麻,一束束的头发上都顶着一只只小帽子,除此之外,并无其他。

朱元璋百思不解,刘伯温为何送他这样一幅画。夜深了,朱元璋仍在灯下凝神思索,突然明白了刘伯温送的这幅画的含意——“原来画中的‘冠多发乱’,是‘官多法乱’之意!”朱元璋当机立断,只封赏有功之臣,不封亲朋好友为官。

古人早就明白,一针见血、不看皇帝脸色的的直言进谏,往往会触怒当朝统治者的威严,从而给自己招致杀身之祸。而隐含不露的曲谏、以画代“话”的图谏,虽会令人费解,但终能开悟明主,在曲径通幽地陈说利害的同时,又能照顾到上位的心理感受,无疑是一种高明的言官进谏策略。刘伯温正是借画笔之意,表明了自己对当前政治的见解和意见,使得朱元璋立时看到了问题的利弊所在,比较舒服地接纳了他的谏言献策。

我们读书时也学过不少有关“巧说妙谏”的名篇故事,如《战国策》中记载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触龙说赵太后》两则策士言行。一则讲的是齐国谋士邹忌借自己和别人比美,以“孰美”的自省感悟来劝说君主虚心纳谏,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另一则讲得是在赵国内部剑拔弩张的情况下,触龙以柔克刚、因势利导,谏说不识大局、独断专横和溺爱幼子的赵太后同意“令长安君出质齐国”,以换取齐国救兵,解除国家危难的故事。

两则故事文笔生动,人物形象也很鲜明,他们都是以一种叙家常的委婉方式来与统治者展开思想交锋,从侧面到正面,通过类比推理,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说下去,既处处体贴国君王侯,又处处不离进谏的主题,让对方一步一步地接受自己的观点。这些记述中的策士,其机智、沉着、善于谋断的形象跃然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不禁感叹:进言之妙,莫过于此!

古代的文人、谋臣、志士,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或游走于庙堂之上,他们既要施展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又要小心翼翼地维护统治者的威严,于是进言规劝,就变得如同临深履薄。如果一件事不好直接言明,或是直接说出来效果不佳,这时巧妙地运用曲谏、讽谏的从政谋略,往往会让事情变得相对容易,同时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曲谏的智慧:刘伯温巧用一幅画劝谏朱元璋大肆分封恐致“官多法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