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苏东坡2》最强考生是如何诞生的?

图片来自网络

1

公元1056年,苏轼21岁。春光明媚的三月,苏轼和弟弟苏辙告别亲朋好友,跟随父亲第一次离开家乡,前往遥远的京城(今河南开封)参加科举考试。

从眉山到京城可以走陆路,也可以先水路再转陆路,父子三人选择了陆路。他们先来到嘉陵江畔的阆中,从阆中走上曲折陡峭的古栈道,然后翻过秦岭,进入关中。四川作为盆地,被群山环绕。所以通往中原的路非常难走。

李白就深有心得体会,他曾经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所以,父子三人的进京之路注定要经历一番艰辛波折。除了翻山越岭的苦,这一路上, 还遇到了其他麻烦。比如他们想找家旅店休息一下,结果破烂到无法住,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前进;或者半路上马给累死了,不得不改乘驴子。

不过艰辛归艰辛,苏轼兄弟堂堂年轻小伙,又是第一次远游,自然十分兴奋。他们一边辛苦赶路,一边忙里偷闲,欣赏壮丽景色,游览名胜古迹。兴致来了,就在寺院的墙壁上提提诗。

五月,父子三人顺利到达京城,住在兴国寺浴室院。这地方条件怎么样不清楚,但听着名字洗浴应该是不用愁的。来到繁华热闹的京城,本该好好出去溜达溜达,放飞一下自我,然而考试要紧,兄弟两就被父亲催着去复习备考了。

2

进士考试是古代最重要的人才选拔考试,需要考生通过举人考试、礼部复试、皇帝殿试三道关,才能获得进士。

苏轼和苏辙参加了当年七月京城开封府组织的举人考试,轻松过关。对于他们,这只是一次热身。

后面的考试更重要,难度也更大。笑到最后才是赢家。苏轼兄弟还是收着心,抓紧时间闭门苦读。

第二年正月,礼部考试举行。礼部侍郎(礼部的最高官员)、翰林侍读学士(给皇帝讲课的官员)欧阳修受命担任礼部考试的主考官。

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考试,因为主考官说:我准备放大招。

当时的文坛风气不正,大家尽喜欢写写内容空虚、矫揉造作、艰涩难懂的文章,作为文坛一哥的欧阳修看不下去了,怒道:好的不学,尽学坏的!他拉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文人搞了个诗文革新运动,拉起了“创文明,树新风”。

这次礼部考试,他是老大,他强势规定:考试文章必须要做到言之有物,朴素流畅,凡是艰涩难懂、空洞浮华这一套的,全部毙掉。

之前我们说过,苏洵从小要求苏轼兄弟写文章要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这正好对了主考官的胃口,欧阳修读到这样的文章好感度自然会飙升。不得不说苏轼兄弟的运气好到像是踩了那啥。

礼部考试的日子到了。苏轼兄弟起了个大早,抖擞抖擞精神,准备一些干粮,带着一丝忐忑前往考场。当时考试非常严格,考生进入考场之后,就被关在一个小屋子里,考试结束前不得离场,每间小屋子还友情配备皇宫侍卫一名,360度无死角肉眼监控。

本次考试考题为《刑赏忠厚之至论》。意思就是:请扯一扯古代君王奖惩赏罚都是本着忠厚宽大的原则。

拿到试题,考生们纷纷抓头挠耳陷入沉思,考场上一片寂静,只有窗外的麻雀,在屋顶上多嘴。

苏轼低着头闭起眼,千千万万知识点在脑海里浮现。他打了几次草稿,最后大笔一挥,一篇六百多字的短小精悍文章新鲜出炉。

这文章阐述了他一生都在追求的仁政思想。

文章里讲到赏罚必须分明:

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之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有人做了一件好事,那就奖赏他,再唱歌来赞美他;为他有一个好的开始而高兴,并勉励他坚持到底。有人做了一件不好的事,那就处罚他,再哀怜同情他,希望他抛弃错误而开始新生。

但又要做到立法严而责人宽:

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

可赏可不赏时,奖赏就过于仁慈了,可罚可不罚时,罚就超出义法了。过于仁慈,还不失为一个君子;超出义法,那就是残忍了。

总之,不管是赏是罚,都要有一颗忠厚仁爱的心,这样才能使天下人都慢慢回到忠厚仁爱上边来。

苏轼放下手中的笔,仰望着天空,带着一丝自信的微笑走出了考场。他可能不会想到,这篇文章将会成为一篇超级爆款,让整个文坛震颤。

3

宋朝考试规定,考生的试卷收齐之后,先由专门的工作人员登记在册,重抄一遍,再交给考试官评阅。重抄后的试卷没有了原作者的相关信息。

而且考生出考场之前,考试官们就被请进试院,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直到阅卷工作全部完成才放出来。这些措施都能比较好的防止徇私舞弊的事情发生,最大限度地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值得点个赞。

国子监直讲(负责以经术教授国子监诸生)、本次考试的详定官梅尧臣最先读到苏轼这篇文章,双手颤抖,两眼放光,立马拿给主考官欧阳修看。

欧阳修瞪大眼睛,一口气读完,激动得高呼:偶买噶,这文章也太好看了吧!引古喻今,说理透辟,笔力稳健,质朴自然,既阐述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又有个人独到的深刻见解,简直就是古文大家写出来的。看它!看它!看它!

欧阳修觉得,这文章要是不给第一天理难容。可是,他一想又不对,这比腰间盘还突出的文章,放眼天下,除了我门下学生曾巩,没第二个人能写得出来。我要是把他评为第一,那不是要被人说闲话?于是,他狠了狠心,咬了咬牙,含泪把此文评为第二。就这样,苏轼以最好的考试表现获得了第二名,荣获年度“无冕之王”称号。

三月,殿试开始。礼部考试通过的考生进入崇政殿,接受宋仁宗的亲自提问。一切都很顺利,苏轼兄弟俩被赐同科进士及第,此外还有三百八十多位考生也获得进士。朝堂之上,才华横溢的苏轼兄弟,给宋仁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一年,苏轼二十二岁,苏辙十九岁。古代有一种说法----“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你五十岁中进士,那都不算晚,你都还有脸大摆酒席庆祝的。看看苏家两兄弟,年纪轻轻,高中进士,这是要奔着最强兄弟去啊。

4

金榜题名之后,主考官和新科进士之间,就成了老师和学生。按照惯例,苏轼写了封感谢信《谢欧阳内翰书》给欧阳修,感谢欧阳修对自己赏识。

这封信不长,不到五百字,却精辟地讲述了宋朝从开国以来文学发展的艰难过程。欧阳修读完额头冒汗,赞不绝口,并表示要躲起来,给这年轻人让个道:

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

他还和儿子说:

更三十年,无人道着我也!

 小伙子,未来是你的!

欧阳修作为当时的文坛一哥,没有因为年轻人文章写得好,而觉得会威胁到了自己,没有打压,反而是赞美和给他让道,这种博大的胸怀、发现人才的能力,让人钦佩。

呈上《谢欧阳内翰书》之后,苏洵带着两兄弟去欧阳修府上拜见恩师。欧阳修一见这两位年轻有才的小伙,就觉得十分亲切。在谈笑风生之间,欧阳修问苏轼:

“小苏啊,你那篇《刑赏忠厚之至论》中说:远古尧帝的时候,皋陶为司法官,有个人犯罪,皋陶三次提出要杀他,尧帝三次赦免他。这个典故出自哪本书?”

苏轼答道:“在《三国志·孔融传》注中。”

父子三人走后,欧阳修将《孔融传》注认真重读了一遍,奇怪的是没有这个典故,后来又见面了,欧阳修问苏轼什么情况。

苏轼说:“曹操灭袁绍后,把袁熙(袁绍儿子)漂亮妻子赏给了儿子曹丕。孔融有意见,说:‘当年武王伐纣,把商纣王的宠妃姐己赏给了周公。’曹操问他在哪本书上看到的。孔融说:‘书上没有,我只是按今天的事情来推测古代的情况,想当然的。’所以,我也是以尧帝为人的仁厚和皋陶执法的严格来推测,想当然罢了。”

这不是写作文瞎编故事嘛!老师从小教育我们这样做是不对的。

欧阳修什么态度,该不会翻脸把他一顿批吧?正好相反,他为苏轼的做法拍手叫好,还忍不住和别人说:

“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欧阳修作为当时文坛的老大,他的话很有分量。苏轼有幸多次得到欧阳大佬的五星好评,一时间声名远扬,风头出尽。

在苏轼兄弟应试期间,苏洵也没闲着。他拜见了欧阳修,把自己写的二十篇论文拿给了欧阳修。欧阳修看了频频点头,并表示:哎呦,不错哦。

欧阳修说:“ 这父子三人在京城游学,我把苏洵的文章拿到朝廷上,大臣们都争着要看。苏轼、苏辙年纪轻轻,高中进士,才华了得。眉山在距离京城西南数千里之外,没想到来自偏远小地方的苏氏父子一日之内就名动京师,文章传遍天下,大家都纷纷效仿起他们的作品。”

5

正当苏轼父子名震京师,沉浸在欢快气氛中的时候,一个噩耗从天而降。母亲程夫人在四月八日去世了。程夫人到死也不知道自己辛苦教育的两个儿子,已经在千里之外的京城高中进士了。

苏轼父子五月底才知道这个消息,悲痛欲绝,他们立马收拾行李赶回家里。一路紧赶慢赶,终于到了家。可眼前这个家,也太凄凉了吧。屋子破的破,东西坏的坏,想想以前的家,那么干净清新,充满书声欢笑,物是人非啊!

家人给程夫人办完丧礼,苏洵就将夫人安葬在家乡的一个老翁泉旁,还在泉上建了一座亭子,还写了篇《祭亡妻文》寄托哀思。 后来苏洵也葬在了这里,因此得名“苏老泉”。

原本苏轼等着当官了,可母亲这一去世,只能乖乖在家乡守孝。在封建社会,根据儒家的礼法,父母或者祖父母去世,作为子孙的要谢绝人事应酬,哪怕你官当得再大,也必须回家守孝两年三个月,到期再回去上班。

这两年三个月,苏轼会一直沉浸在悲伤之中吗?当然不会。母亲去世确实让他悲痛,但痛过一阵后,总得走出来,日子还得继续。

苏轼这段时间还是挺潇洒快活的。在家乡期间,他经常和亲朋好友在眉山、青神等地浪。青神是他岳父家那边,苏轼常和岳父家的人去庙里游玩,有时坐桥附近的堤防上,吃菜喝酒。 夏季晚上,就坐在茅屋外,吃吃瓜子和蚕豆,相互之间唠唠嗑。

就在苏轼和岳父王家频繁往来的时候,王家的一位小姐,注意到了苏轼,他的一举一动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未来,这位小姐将和苏轼的人生产生纤丝万缕的关系。

守孝期间,作为父亲的苏洵一直期待着朝廷喊他去做官。说好的守孝呢?其实,程夫人是苏洵的妻子,按照儒家礼法,妻子去世丈夫不需要守孝。之前在京城已经有官员说要提拔他,可现在都等了一年多了,花儿都谢了又开了,还是半点音讯都没有。

后来,圣旨终于来了,喊他去京城参加考试。什么,考试?苏洵的脸色大变。想当年科举失败的阴影还没散去,现在又让我去考试。考是不可能考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他给皇帝上了道奏折:我如今年老多病,恐怕是去不了了。第二年,朝廷又喊他去考。他还是拒绝,告诉朝廷:老夫年纪大了,真心当不了官了,除非能让我不参加考试。不得不佩服老苏这神逻辑,把自己的意图展现得淋漓尽致。

6

嘉祐四年十一月,苏轼兄弟守孝任务完成,父子三人商量一番,决定全家搬到京城。这次除了父子三人,还多了两个儿媳,所以选择了走水路。

时隔三年,苏轼兄弟再次离开家乡,前往京城。不过这次旅程明显要轻松愉快很多。一来,一路有媳妇陪在身边;二来他们已经高中进士,名扬天下,一个灿烂美好的前程在召唤着他们。

他们从嘉州出发,乘船沿岷江、长江顺流而下,经过三峡到达江陵,在江陵过了个年,然后改成陆路北上。嘉祐五年(1060)二月到达京城。

这一路上,他们欣赏山川美景,了解风土人情,瞻仰先贤遗迹。父子三人还常常吟诗作文,一较高下。

旅程结束,收获了不少作品。父子三人把之前乘船时的作品编成了《南行前集》,从江陵到京城途中作的诗文编成了《南行后集》。《南行前集》有诗文一百多首,苏轼贡献四十二首,这是他现存的最早一批诗歌作品,可以算是他诗歌创作的起点了。

苏家到达京城后,他们租了一座清雅的庭院住了下来,静静等待着朝廷的安排。

7

一转眼到了三月,朝廷终于来消息了。苏轼被任命为河南府福昌县主簿,苏辙被任命为河南府渑池县主簿,主簿是协助知县办事的九品官。就这?科举考试考那么好,就给个九品芝麻官当当?苏轼兄弟有点小失落。后来他们听说明年朝廷将举行制科考试,眼睛一亮,这可是北宋最牛的人才选拔考试。

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两兄弟作为三年前的杰出考生,那肯错过。他们决定先把这芝麻官先放一边,明年玩它一把大的。面对这次难度极大的考试,苏轼兄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狠心,他们从家中搬了出来,住到一个驿站中,闭门苦读,一切只为明年那场考试。

制科和三年举行一次的“进士”、“明经”一类考试不同,它是皇帝特别下诏,并且亲自出马主持的,为的就是能选拔一些特殊拔尖的人才。考生一旦被录取,那以后的官位很容易噌噌噌往上提。制科的资格审查非常严,考生首先要由朝中大臣推荐,然后由六名考官在秘阁举行“阁试”,成绩合格才能参加皇帝主持的御试。

而且制举开设次数极少,考试难度极大,应试者基本都是笑着进去,哭着出来的。两宋三百多年,只举行过二十二次制举考试,一共才录取四十一人。而考中进士的快有四万人了,差了整整一千倍啊。因此制科出身的含金量要甩进士N条街。

苏轼兄弟经欧阳修等人推荐,参加了秘阁考试,并顺利通过,拿到了参加御试的入场券。

苏轼所应考的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应考这一科,你得做到才学高三观正,善于写策论,敢给皇帝提意见。

制举考试之前,苏轼已经上交了25篇《进策》、25篇《进论》。秘阁考试时,又写了《王者不治夷狄论》《礼以养人为本论》等6篇论文。仁宗皇帝御试,苏轼又贡献一篇《御试制科策》。苏轼的制举考试文章再一次征服了主考官,也征服了宋仁宗。皇帝和司马光等考官一致同意将苏轼点为制举第三等。

什么?都被征服了才给个三等,这不合适吧?其实,按照宋代制举等级的惯例, 一、二等都是摆设,实际最高等级就是第三等,接下去是第三次等、第四等、第四次等,第五等代表凉凉。北宋搞制举考试以来,只有一个叫吴育的以“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 惊险拿到第三次等, 其他人都在四等以下。所以,苏轼能拿到第三等,那真是祖坟冒青烟,足够吹上几辈子了。苏辙的表现也抢眼,拿到了第四等。那一年,苏轼二十六岁,苏辙二十三岁。

考试一结束,宋仁宗就高兴跑回来对皇后说:“朕今天给后代选了两个太平宰相。”

苏轼从礼部考试第二名,到制举第一名,成了名副其实的最强考生。考官赏识,皇帝夸赞,一切似乎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漫长的人生之路,接下来等待着他的会是什么呢?

(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公众号:沈公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趣说苏东坡2》最强考生是如何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