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战友群像

医生和患者,

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

希望我们能并肩携手,

共同击溃病魔。


           From:刘大喵的内分泌主治医生

人食五谷,便生百病,在病魔面前,患者永远是弱势群体。

而医生们,手握现代医学这个利器,是患者病痛中的最佳盟友和最大的希望。

但是在中国,医患关系一直是一个敏感话题。

作为一名患者,要如何有效合理的与医生进行高品质的沟通呢?

请跟随本期走近医学,走近这个神秘的族群,医生。

都说久病成医。

刘大喵的治疗过程,也是喵对医学知识的自学过程。

在让刘大喵对某些医学常识有一知半解的了解的同时,也渐渐对医生这个群体有了直观的认识。

并在与医生的沟通交流中产生了一定的心得。

在中国这样一个医疗资源稀缺的国度里,大医院的医生们,都是超负荷运转的。

门诊室门前,人满为患,医生们一天忙碌,连喝水吃饭都要卡时间。

这个时候,作为病人。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与医生进行有效沟通,让医生更全面的了解你的症状。

更好的做出诊断,就成了病人们面临的难题。

从本质上说:

医生们,是一群受知识诅咒的人。

什么是知识诅咒?

人类,一旦了解了一件事的原理,就很难想象其他不了解这件事情原理的人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

其实不仅仅是在医生这个职业,其他具有专业性的职业工种也都会如此。

比如最常见的,设计师们对甲方修改意见的吐槽:

[ 甲方夺命诗 ]

高端大气国际化

时尚动感小清新

颜色不对字太小

还是用回第一稿

因为提出要求的甲方并不具备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无法和设计师们进行有效沟通。

但是设计师们也是被知识诅咒的人们,无法理解,在甲方没有专业知识加持的视角里,看到的项目是什么样的。

病人和医生的沟通过程,也是如此。

病人聊自己生病的心路历程,此处省略3000字。

医生打断说,请说重点。

病人茫然,什么是重点?

敲敲黑板,重点来了。

一、表述清楚

用量化的词汇描述自己的症状,去除掉感性描述

举个栗子,症状描述。

错误版本:

我的胸口疼了一晚上,真是把我吓坏了,怀疑自己是不是心脏病。 

正确版本:

我在昨天午夜前后,胸闷疼痛了半小时,是断断续续的钝疼,疼痛是在心脏的位置。

二、端正态度

你和医生沟通的目的是帮助医生作出判断,制定治疗方案。

而不是让他对你生病这件事表示同情和认同。

病人受病痛折磨虽然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但与医生而言,你的病,只是他工作的一部分。

他的工作价值体现在为你诊断病症,而不是感同身受上。

所以不要把时间花在表达自己的病痛痛苦上。

而应该合理的利用问诊时间,提供更多信息给医生,帮助他快速准确的得出治疗结论。

三、总结和提炼

这是刘大喵这个脑子不好的人觉得好用的交流模式。

刘大喵会提前把之前的问诊情况,用药剂量,病情症状记录下来,以确保在和医生沟通时不会遗漏症状。

在医生的交流中,记下自己不懂的医学名词,回去详细了解。

提前列好要询问医生的问题,在问诊最后拿出来和医生交流。

诊前准备,诊中交流,诊后总结。

坚持做,你就能跟上医生的思路,对自己的病情有比较直观的了解了。

---------走近医学分割线-----

虽然之前刘大喵接触中医的时间比较长。

但寻医问诊之旅中遇到的中医们,没有遇到特别契合的人,让刘大喵对中医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

但这个世界某些时候是维持能量守恒的。

在刘大喵不长的西医求医路上,却遇到了很多可爱的医生。

除了给刘大喵带了对现代医学的了解之外,他们还带来了不少的温暖支持,成为了喵生中的小确幸。

吴医生

吴医生,刘大喵不知道她的姓名,是做核磁共振时遇到的。

去做脑部核磁共振那天,约到下午了,可偏偏需要禁食。

结果饿了大半天,导致刘大喵相当萎靡不振。

做检查的吴医生,自带医院技术专业人士的严厉气场。

安排做检查的患者排队,交病历全程冷淡脸,满脸都挂着不要问我愚蠢的问题的弹幕。

结果她在给刘大喵打加强剂时,被喵胳膊上的大面积阴影震撼了一下。

她一边转向手腕找血管,一边看了看病历,说:

“你是库欣病啊。”

刘大喵才哦了一声。

吴医生就温和的说:

“我有个朋友的女儿也是库欣。”

刘大喵对医生前一秒冷峻冰山,后一秒春风拂面的跳戏,有点儿反应不过来。

喵妈在一边,已经发出了直击灵魂的追问:

“那她治好了么?”

吴医生一不小心,被她的一脸殷切狙击了一下,移开了视线,说:

“那姑娘,都快18岁了。”

嗯,医生您这话题转换的,是有够生硬。

刘大喵看喵妈还要继续追问,赶紧说:

“人家都长那么大了,肯定已经好了哈。”

做完了检查,又是吴医生給刘大喵拔针。

不成想一拔针,血也跟着一起喷薄而出洒了一桌子。

刘大喵见惯不惊,只评价了一句:

“怎么跟动脉血似的。”

吴医生一脸菜色的給刘大喵拿棉签:

“你使劲儿按着。”

刘大喵嘴里答应着,笑嘻嘻往外走,饿了大半天,终于能吃饭了。

走出诊室,没见过世面的刘大喵见到在外等候的喵爸,立刻眉飞色舞的炫耀:

“核磁共振的机器相当酷,跟太空舱一样。”

结果吴医生拿着一大包棉签又追了出来,一把塞进喵手里:

“你记得多按一阵子,要不肯定又淤青了。”

刘大喵连忙道谢,她居然很认真看着刘大喵说:

“祝你好运。”

刘大喵:

“......... 谢谢,谢谢”

虽然手腕一直到出院时还是淤青的,但每次想起这个面冷心热的吴医生,还是相当温暖。 

承您吉言,刘大喵觉得一直运气不错。

妙医生

她在前文里出现过,就是给刘大喵确诊库欣综合征的侦探医生。

她最初给刘大喵的印象,是神探伽利略那样拉风的推理天才。

可刘大喵住院后,却对她产生了新的看法。

刘大喵住院了,本来就和门诊的医生没了联系,有了新的管床医生和主治医生。

妙医生却在刘大喵住院后,溜达到住院部来探望。

她没跟刘大喵再聊病情,而是说现在就安心检查就行,放松心态,正好看看书,追追剧。

刘大喵发现她也是个爱追美剧的,尤其是医疗剧的爱好者。

什么《豪斯医生》啊,《实习医生格蕾》啊,她也都喜欢看。

刘大喵表示感觉她很像房子叔。

她摇头:

“我可没他那么厉害,他是专门研究病理学的。”

喵妈很感激,说要不是她,刘大喵这个治疗还在不停的走弯路呢。

妙医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摇头说:

“哪里哪里,医生职责就是要诊断症状啊,这是我本来就应该做的呀。”

是她的认真坚持,和扎实的职业素养,改变了刘大喵的生命路径。

为刘大喵争取到了挽救生命的宝贵时间。

但她却并不居功,而只是简单的认为这只是她的工作。

相比与患者的感谢,她更愿意跟刘大喵聊聊美剧。

她在刘大喵眼里,也不再是治疗过程中的NPC,而是个温暖而可爱的人。

超医生和沈医生

这是两位被医学耽误了的相声演员。

他们的本职,是神经外科的医生。

在刘大喵确诊了垂体肿瘤之初,来内分泌科会诊的。

刘大喵在他们去病房时刚好不在,错过了。

于是就找去他们的办公室,结果两位医生在吃饭,在医生休息室。

刘大喵找过去时想,估计会让自己晚点儿再过去。

结果两位医生已经吃完了饭,表示没关系,休息室也可以会诊。

刘大喵就在一片饭香里,给他们讲了自己,怎么先确诊了抑郁症,又怎么发现是库欣,

然后发现了脑垂体肿瘤的经历。

两位医生听完,表示确实曲折,然后给刘大喵看了片子:

“肿瘤位置很好的,手术很好做的。”

然后两个人就给刘大喵演示手术过程:

沈医生,手比划了一个剪刀(东北口音):

“就是,从鼻子这儿,伸个剪子进去。”

超医生配合的仰着头,指着鼻孔(北京口音):

“从这里进去。”

沈医生:

“然后biu一下,把瘤子切掉,再嗖一下,把瘤子吸出来。”

超医生一拍手:

“就完事儿。”

刘大喵坐在医生休息室的沙发上,看着他俩一唱一和的表演。

感觉这两位真是被医学耽误了的相声演员。

讲解完之后,沈医生认真了起来,说:

“我建议啊,你就去协和做手术。

我去协和培训过,协和的技术,绝对没问题。”

超医生:“而且他们手术量大,能够练手儿的机会多,所以经验足够,手术风险也小。”

刘大喵听了频频点头。

在那之后,刘大喵的想象里,伸进脑子里的剪刀,就是医生那肉乎乎的手指,比划成剪刀的可爱样子。

即便后来,见到真正的手术刀,也没有害怕。

当然,当时的刘大喵还没有意识到,医生们的建议除了幽默和柔软外,是多么的设身处地。

后来刘大喵去了协和,听到了其他地方病友的叙述。

他们因为病症稀有,在当地医院,被专家们教授诚意挽留:

“在我们这里做手术吧,我们很重视,我们能做这类手术。”

然后做了手术的他们,成为教授们学术著作里的病例,成了医院的宣传标语。

然而手术效果,不言而喻。

如果好,刘大喵就不会在协和又遇到他们了。

刘大喵不知道沈医生和超医生算不算神经外科医生里的异类。

他们带着一种平常人的满足和快乐,没有一丝野心的给刘大喵指了一条最有利,最容易存活的路径。

他们在看到刘大喵时,看到了一个会哭会笑会流血的人。

而不是一只稀有的小白鼠,或者学术历程里的一级台阶。 

小C医生

小C是毕业没多久的实习医生,刘大喵的第一个管床医生。

之前刘大喵看美剧,国外医院里的住院医们,各种辛苦。

住院后遭遇了中国的住院医们,发现比美剧里的医生们看着年轻了许多。

但辛苦程度不相上下,凌乱程度也差不多。

一开始,小C给刘大喵的印象,和自己从前工作带的实习生差不多。

手忙脚乱,手高眼低。

比如给刘大喵做大小低塞米松实验。

刘大喵吃下激素药,血压飙升到180。

刘大喵就听她和护士在商量:

“哎呀,血压变得这么高,怎么办,怎么办。”

一片职场新人的慌乱。

而她的同学,经常一堆人围着刘大喵,听主治医生下医嘱调药。

每个人都拿个本子奋笔疾书的狂记录。

一次有个小同学,主治医生说太快,没记下来,不敢问他老板。

因为刘大喵也做病情笔记,就探头来看刘大喵的笔记,还问:

“老师刚说的最后一种是什么药来着,剂量是什么?”

刘大喵看着小同学,表示:

“怎么还带抄病人作业的?”

小同学一脸心虚,笑得跟刘大喵以前带的实习生一毛一样。

小C医生让刘大喵改观,是在刘大喵做核磁共振确诊了垂体瘤后。

刘大喵自己去打印核磁的片子,看见检查结果是确认是脑垂体肿瘤。

去找她,说自己得请个假,回趟家,跟喵妈喵爸交代下病情。

小C很快给刘大喵开了假条,让刘大喵回家通报消息。

之后晚上查房时,还问:

“通报得怎么样?爸妈接受度还好么?”

刘大喵表示:

“喵妈喵爸算接受良好吧,关键是解释清楚了,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小C坚定的点头同意,她说:

“对,其实生病,咱们就治病就好了。

要相信现代医学很多疾病,都是可以治愈的。”

就在刘大喵点头以为,这就是医生常说的套话鼓励时。

小C给刘大喵看她的脖子,说:

“你看,我是甲状腺癌,做完手术,就留下一条疤。

现在行动自如,能跑能跳,所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刘大喵吃惊的睁大了眼睛。

之后,刘大喵转院去了协和,小C还打电话,过来询问过后续治疗情况。

她打电话的时候,明显身边还围着她实习的同学们。

大家七嘴八舌的都在问。

小C一边维持秩序,一边复述刘大喵的话:

“别吵别吵,她说又做了一次低塞米松实验,还不知道结果呢。”

刘大喵后来在协和的管床大夫,对之前医院的实验数据有疑惑,问刘大喵怎么联系原来的医生,问下细节。

那是个周末的早晨,刘大喵很犹豫,想了想,没打电话。

而是发了条微信给小C,请她方便时给回个电话,想咨询下病情。

结果她立刻把电话打过来,跟管床大夫沟通了半小时。

管床大夫放了电话,还问:“你和原来的医生,私人关系挺好啊,还相互留了电话?”

小C医生,其实和刘大喵是有代沟的。

刘大喵这只媒体喵,自诩见过不少的三教九流。

从明星、导演、企业家、领导到工厂里的工人,街边摊的摊主。

听过了,见过了,不知多少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作为一只前浪喵,有时看待后浪们,经常会有小年轻们都不靠谱儿的感觉。

然而刘大喵却从心里尊重小C。

现在的年轻人们,很多就是小C这个样子,既年轻的可怕也成熟的可怕。

突如其来的病痛,现实生活的苦恼,在她年轻的热忱和自信的心态面前,显得那么不堪一击。

她让刘大喵明白了,疾病是只纸老虎,不要被它吓得妄自菲薄,画地为牢。

肿瘤也好,癌症也好,只要你不把它视为全部,它就只是你生命旅途中的一段风景,谁也抢夺不了你主角的光彩。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如今,网络上“悔叫孩子去学医”的言论甚嚣尘上。

但刘大喵认为,无论医患矛盾如何激化,人性的本质,自有其生生不息的闪光点。

总会有像小C这样的年轻人,带着天真的勇敢,一把撕开冰冷的现实,满不在乎的说:

“有什么可怕的,让我来。”

明医生

名字很好听叫明跃,是肝胆科的医生。

刘大喵当时确诊了抑郁症,验血时发现肝功异常。

所以得去肝胆科查一下肝功异常的原因。

于是挂了一个肝胆科的普通号,就很幸运的遇到了明跃医生。

明大夫耐心的听刘大喵描述了病情后,说:

“还是要进一步检查的,得做B超,等结果出来再来复诊。”

刘大喵表示:

“自己现在记忆力不太好,等我拿手机记一下。”

然后就找不到自己的手机了,开始兜里包里的乱找起来。

陪着刘大喵的喵妈也着急:

“怎么刚还在手里拿着就找不着了呢,耽误人大夫的时间。”

明医生反倒安慰刘大喵:

“没关系的,慢慢找,肯定不会丢的。”

平静温和的声音,很好的安抚了刘大喵的情绪,刘大喵找出了手机。

明医生说:

“你这么这么安排哈。”

刘大喵一边记一边说:

“现在记忆力和逻辑能力都很差,有时候记了都想不起来看手机。”

明医生:

“没关系的,我给你写下来,你放病历里,这样就不会忘了。”

说完,她随手拿起刘大喵的挂号单,把她给安排好的流程写了下来,又说:

“你拿个本子,把要记下来事都写下来,随身带着,比手机方便。”

她还说:

“抑郁症患者,因为大量吃药,所以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很大负担。

给你开一些中成药和中药,你要开始补肝了。

但不要剂量太大,中药药材都是些花草,只要泡水就好了,对心情应该有帮助。”

她给刘大喵开出的带着荷叶、玫瑰的中药药方,更像花草茶。

泡起来鲜红翠绿,五彩缤纷,香气馥郁。

每次泡一杯都让刘大喵心情大好。

刘大喵住院后,就没有继续在明医生这里治疗,但是她手写的检查安排,刘大喵一直留着。

根据她的建议,刘大喵带上了随手记的本子,随手写下想法。

她对抑郁症患者相当的同情和有耐心,并且相当有经验。

刘大喵不知这些经验是从何而来,但却相当感激。

是她的心平气和让刘大喵明白了,疾病虽然会给生活带来种种变化,但只要心平气和的面对,总会有解决方案。

也是她告诉刘大喵,生病不是可耻的事情,你值得遇到温暖的人对你温柔以待。

在那之后,刘大喵也时时提醒自己。

要对需要帮助的人,怀抱温暖的心,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你的点滴温暖,可能就会成为他人继续前行的力量。 

弘教授

弘教授是喵妈偶遇的专家。

那时候刘大喵抑郁病情严重,被喵妈拉到北医六院去求诊。

当天挂号,本来所有的专家号都挂满了。

偏偏弘教授当时还有个教学号,没有人挂,被喵妈阴差阳错给挂上了。

教学号,就是老师要带着学生们一起出诊。

刘大喵于是一进诊室就给震撼到了。

一屋子的医学生,有的头发都花白了还在孜孜不倦的学习中。

弘教授在学生们的簇拥下,相当有大佬的气场,但对病人却相当和蔼。

是她给刘大喵开了第一张住院通知单,在刘大喵表示不想住院后,也没有强求。

虽然是神经内科的医生,但是她也相当细致用心的看了刘大喵之前所有的检查和血项化验单。

然后告诉刘大喵:

“你的血项,应该还是有内分泌方面的问题。

建议你到综合医院的内分泌科做进一步的检查。”

也是因为她的建议,才让刘大喵后来继续在内分泌检查,发现了实际病因。

在刘大喵确诊了库欣病后,也告知了弘教授。

她当时很惊讶,却也相当坦率的表示:

“库欣是内分泌科的疾病,我们神经内科还确实不是很了解,但是愿意调研一下。”

下一次,刘大喵再去,弘教授已经很了解库欣病症了。

她建议刘大喵先继续服用抗抑郁的药物,暂时不要停药。

听说了刘大喵想去协和做垂体肿瘤的切除手术后,她耐心的给刘大喵讲解:

“不要因为垂体肿瘤体积小又是良性的就掉以轻心。

脑垂体是人体的司令部,位置在大脑的最深处,体积却很小,手术难度很大。

脑部肿瘤即便是良性的,要当作恶性肿瘤一样严肃对待。

神经外科的手术医生,一定要谨慎选择。”

她还给刘大喵推荐了她的朋友,是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的大牛,师从神经外科的传奇凌锋。

如果协和不好挂号,可以去他那里看看。

弘教授,是从医多年的医界大牛。

她的门诊一号难求,从早排到晚都看不完。

刘大喵与她萍水相逢,只是无数病人中的一个。

但是对刘大喵这样一个普通病人,她一直很熟悉刘大喵的病情。

在得知了刘大喵得了其他疾病后,自己做了相关调研,给了刘大喵诚恳专业的讲解和建议。

这份深入世事却不被世俗影响,专业真诚的医者仁心,让刘大喵又感动又敬佩。

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刘大喵的医生名单其实很长很长。

也不是所有的医生都怀抱着善意和理解与患者进行交流。

但是因为这些出现在文中,性格各异却可爱而让人尊重的医生们。

刘大喵会一直带着粉丝滤镜去看待医生这个职业。

“有时,去治愈;

常常,去帮助;

总是,去安慰。”

这是美国医生,爱德华·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

这位曾经患有肺结核,却奇迹般活到高龄,并且开发了肺结核疗养院的医生,最后被美国人印在了邮票上。

他因为对慢性病有着感同身受的理解,提炼出了这段被流传甚广的行医格言。

百年之后,仍然闪耀着医学人文的光芒。

2019年底,在北京发生了一系列血腥的袭医事件。

让刘大喵深感痛心。

因为患者都是在用生命深刻的体会医生的重要性。

刘大喵希望自己在这里描述的医生画像。

向大家呈现出,特鲁多医生的格言,仍然在被很多医生身体力行着。

因为他们在医学外给予患者的人文关怀,让患者真诚的心怀感恩和尊重。

同时,也期待中国的医患关系能够有更加和谐的一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白衣战友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