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makefile
make是一条指令
makefile是一个当前目录下的文件
他们的用法如下
这样的话,当我们直接输入make的时候自动执行下面的这条语句
如果我们还想要清理的话,我们可以这样做
这样的话,就可以将我们从繁杂的命令中解脱了
在上面的makefile文件中,我们也可以是Makefile文件。
test.exe依赖于test.c
而下面的方法就是依赖方法
下面的clean不依赖于任何方法
什么是依赖关系和依赖方法呢?
在下面的例子中
test依赖于test.c生成,下面的一行就是依赖的方法,即生成的具体细节
我们可以将其具体的写的详细一些
如下所示
当我们make的时候
它的执行逻辑是这样的,先去执行第一个依赖关系,但是第一个依赖关系所需要的被依赖的文件不存在,我们继续去找看这个被依赖的文件能否被生成,如此递归下去。最终我们在被依赖的位test.c的时候刚好找到了,停了下来,然后开始不断的往回执行
所以就有了上面的效果
而且即便我们将Makefile里面的内容给乱序了,它依然按照它的标准去找
不影响最终结果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makefile的自动化推导
如果我们缺少了其中的一个依赖关系,那么则会直接报错
上面的依赖关系可以使得我们减少繁琐的命令。仅需一个make即可
那么清理其实也是比较麻烦的一件事情,我们能否去完成呢?当然是可以的
如下就完成了清理工作
这个clean是不需要依赖关系,只需要一个方法即可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执行清理的时候要带上clean呢?而前面那个不需要呢?
其实这个make是默认执行第一个依赖的。而前面连续调用多个依赖是因为要像栈一样的链式调用
我们也可以自己手动去调用它这个第一个依赖
如果我们将clean改为了第一个依赖,那么就会默认执行clean
不过我们还是建议将生成可执行程序的那个依赖放在第一个
我们现在将我们的makefile文件变为下面的样子
然后当我们连续的make的时候,会显示如下
这其实是因为我们的make编译完成之后,如果源代码没有被改变过,那么就不会再次编译了,因为根本没有必要
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编译效率
这里一定是源文件形成可执行,先有源文件,才有可执行,一般而言,源文件的最近修改时间比可执行文件要老的
而如果我们更改了源文件,历史上曾经还有可执行,那么源文件的最近修改时间,一定要比可执行程序要新
所以只需要比较,可执行程序的最近修改时间和源文件的最近修改时间,如果.exe新于.c源文件,不需要重新编译;.exe老于.c源文件,需要重新编译
一般而言,.exe == .c的时间是不可能的。
那么如何证明前面所说的
在linux中有一条命令stat
它可以访问文件的一些时间
这里有三个时间
Access : 最近访问时间
比如cat,vim都会去访问。这些都会更改这个时间
Modify : 最近的对文件内容修改的时间
文件 = 文件内容 + 文件属性
change : 最近修改文件属性时间
这三个时间我们也称为ACM时间
这三个时间很有可能是同时修改的
比如当对文件内容修改后,由于访问了,所以Access时间也被修改了,而内容修改必然伴随着文件大小的改变,所以最终文件属性也要被修改,所以最终三个时间都被修改了
比如下面,我们进去修改了一下,就会导致全部时间被修改了
如下是我们修改文件的属性
上面的一切都符合我们的预期
不过在有的linux系统上,我们的access时间不会被修改。
这是因为Access时间更新太频繁了。需要写到磁盘上,由于频繁的访问外设会使得效率大大降低。所以现在的一些linux系统会根据modify和change的修改次数去进行修改,以此减少开销。可以理解为里面有一个计数器的存在,变相的提高效率
如果我们就想要修改,那么我们可以使用touch,touch后面如果跟的是一个不存在的文件名,就会创建一个文件,如果是已经存在的,会将该文件的所有时间全部更新
我们也可以定向的只改变一部分的
这里因为时间也是文件的属性,所以Access会改变后,change也会改变
所以现在我们知道了如何访问时间
不过问题还是之前的要比较两个的时间,他们其实比较的就是Modify时间,即文件内容的最近修改时间
将这些时间转化为时间戳,然后比较时间戳的大小即可
我们可以看到,明显.c文件要老于.exe文件,所以无法再次编译
如果我们使用touch命令强行修改test.c的时间,那么就可以再次编译了
所以上面的过程已经足以证明
make会根据源文件和目标文件的新旧,判定是否需要重新执行依赖关系进行编译
所以make命令并不总是执行编译的!
但是如果我们非要它每次都想要执行,不要管什么时间了,我们可以在makefile文件加上这句话
代表对于test这个依赖也不要管什么时间的问题了,每次都要执行
这个.PHNOY就是伪目标修饰
不过我们这个一般不建议放在编译时候,而是在清理的时候去修饰
修饰以后,这个clean就变成了伪目标,代表每次都执行
在makefile中有两个特殊符号
$@
指的是冒号左边的那部分
$^
指的是冒号右边的那部分
所以我们的这个编译可以改为上面的写法了
不过我们也会发现我们上面的使用make的操作会使得这些命令回显出来,如果我们不想要回显出来,我们可以加上@
回车和换行其实是两个概念
比如说在我们写作文的时候
当我们将一行写完了,如果我们是从第二行的开头写起,这其实叫做回车换行。
如果我们是直接这一行的正下方写起来,这就是换行
所以回车换行是两个动作
即将光标挪到下方是换行,将光标挪到开头这是回车
只不过我们c语言的\n一个就直接代表了回车换行,如果我们拆开用的话,就有他们各自的含义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显示器在打印的时候,命名是换行但是确实在新一行的最开头了
即如果我们只想回车的话,那就是\r,如果是回车换行就是\n
我们先看如下代码
注意,sleep这个函数的头文件是unistd.h,这个可以在man手册中查找到
这是我们的运行结果,具体的现象是这样的,先打印出hello world,然后停顿两秒钟,然后再显示我们下面的命令行
如果我们将这个代码改为这样子
那么会先执行1还是2呢?
首先肯定是先执行1,因为这是c语言的特性,顺序执行
但是下面是我们的现象,这个现象是先停顿两秒钟,然后hello world和命令行同时出现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在我们sleep期间,“hello world”在哪里呢?它一定是被保存起来了
这里其实保存在了缓冲区
这个缓冲区就是由C语言维护的一段内存
这里其实就是因为没有刷因缓冲区才导致的
在C语言中会默认打开标准输入、标准输出(显示器、stdout)、标准错误,三个流
如果我们想要刷新缓冲区,那么就可以刷新输出流即可
下面这个函数可以刷新
所以我们可以将代码改成这样
这样的话,hello world就会立刻出来,然后个等待两秒后,显示命令行
如果我们的代码是这样的,那么最终的效果是,一次性将987654321全部输出,这是因为,没有刷新缓冲区
但是我们显然不可以直接加上\n,因为这样虽然会刷新缓冲区,但是也换行了。没有倒计时是会换行的
如果我们的代码是这样的
那么最终的效果是这样的,我们也知道这样也是不行的,因为倒计时应该是覆盖原来的位置的
所以我们应该将倒计时写成这样的
这个\r代表回车,即将光标移动到当前行的最开头。而我们加上%-2d的原因是因为10是一个两位数。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出现10,90,80,70…这种数据,因为它只会覆盖一个数据,我们显示屏打印的只是一个字符一个字符的打印的。10是俩个字符,我们后面只能覆盖一个字符
所以最终,达到了我们的预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