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1+3+1”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培养积极向上的人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劳动教育,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

       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为更好地落实习总书记要求,我们天宁教育集团通过“构建‘1+3+1’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培养积极向上的人”。这里的第一个“1”,为每周一节劳动课,依托劳动教材进行专题劳动教育;“3”为通过特色课程、值日课程与家务劳动课程,进行劳动技能训练;最后一个“1”,为每年一个劳动周,开展生产性劳动、劳动成果展示生活技能性劳动比赛。丰富课程体系,助力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培养健康向上的人。

       一、开设劳动必修课程。自2021年3月开始,学校每周开设一节劳动必修课程:上半年劳动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开设实施,下半年,劳动课程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分离出来单独开设,并且为学生征订劳动教材。即使有了劳动教材,我们的劳动课内容并不局限于教材,而是整合家务劳动清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生生活性劳动,实施全面的劳动教育内容,通过培养学生综合的劳动能力,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二.研发特色劳动课程。学校依托课后服务课程,开设丰富多彩的特色劳动课程,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学校分学段开设手工编织、毛线针织、布艺手工DIY、十字绣、奇妙的绳结、变废为宝、生活中的小妙招等特色劳动课程供学生选修,特色劳动课程开设时间为周二四或者周三五,每周2课时的特色劳动课程,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主题式学习,小组合作,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编一个中国结、织一条围巾、秀一个福字;用废旧纸杯制作一件美术作品、快速系鞋带、学会削水果皮等一项项劳动技能被解锁。特色劳动课程,不仅培养劳动习惯与能力,更是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实施值日课程。学校只有两名保洁员,每天负责卫生间的卫生清理工作,校园其他区域,全部是各班级的卫生区域。学校开设人人日日值日课程,从一年级到六年年级的同学人人都做值日;从教室到走廊到种植园养殖场到绿化带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学生的卫生区域。每天早上中午,值日生都工作在他们的卫生区域里,捡拾扫除。校园整洁的保护者,是学校的每一位同学。这一举措,既培养了孩子们的劳动能力,更让他们在劳动中体会着校园整洁靠大家的理念,从而培养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这一举措,还减少了学校保洁员的数量,每年为学校节约保洁费用近十万元。

       四、开展家务劳动课程。家庭是孩子的主要生活场所,孩子是家庭的成员,理应履行家庭劳动义务。培养孩子家务劳动习惯与能力,是培养独立发展的人的重要举措。学校制定家务劳动指导,分学段制作家务劳动清单,保证每天有劳动时间,假期、线上学习时间每天保证1小时的家务劳动时间,其他时间每日劳动20分钟以上。

       一二年级整理房间、擦桌子、物品收纳、帮父母理菜等;三四年级整理房间、洗刷碗筷、洗菜择菜、垃圾分类等;五六年级整理房间、做家常菜、洗衣服、养护动植物等。孩子们根据学校制定的劳动清单结合自身情况制作一份专属的家务劳动清单,每日记录劳动内容和时间,通过自评、家长评及时总结劳动收获。

       五、开设劳动周课程。每年五月第一周是我们的劳动周。利用班级红领巾种植园开展生产性劳动,举行家务劳动成果展示,举行卫生大扫除、生活技能性劳动比赛。

       学校投资三万多元,为每个班级开设“红领巾种植园”,建成一个红领巾养殖场。种植园根据时令进行种植:瓜果蔬菜、花草苗木、庄稼中药,均为学生种植的品种;养殖场里,孔雀鸡兔同笼,孩子们轮流饲养。在种植饲养中,劳动教育是目的,更收获了孩子们对动植物的认识与理解。

      家务劳动成果展示,展示的是孩子们在家庭里的劳动收获。孩子们通过图片、视频、讲述等方式,展示孩子们的家务劳动收获。

       通过举行规定规定时间内的收纳、整理、分类等比赛,展示孩子对个人物品的管理能力。

       除此之外,每周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全校进行卫生大扫除,每位同学划分“责任地”,负责自己座位大小的地面卫生。桌面地面干净、桌洞橱柜清空、桌椅摆放整齐。每位同学都参与其中,相互监督、共同进步。通过各项劳动学习劳动技能,培养劳动兴趣,形成劳动习惯。

      “1+3+1”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涉及涵盖了孩子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面培养的孩子们的劳动能力与习惯,较好地实现劳动育人,培养全面向上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构建“1+3+1”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培养积极向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