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读后感 再读《万历十五年》 冷

前段时间回家养病,百无聊赖时看到《万历十五年》,再次被这本书所吸引,翻开了序章,一口气读完后觉得意犹未尽,便重新开始了“十五年”之旅。

作者先是从万历十五年间的大轮廓讲起,在第一章讲述了整个万历年间发生的事件和社会的变化,看似平平无常,除了张居正去世后被抄家而引起的轰动之外,再没有其他能够注意到的大事件。这也正是在万历年间生活着人们的感受。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在看似细小的事件里,埋藏了深深的隐患,才导致后来整个朝廷的衰败。虽然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提升皇权,废除了丞相制度,但是他却没想到,因此而发展形成的文官制度最后却束缚住了皇权,使皇权与文官集团的利益冲突和斗争贯穿了整个明代。接着作者便从皇帝、首辅、将领、文官、武将、思想家几个方面去讲述了重要的社会角色在当时背景下所遭遇的处境和各自的应对方式,包括天子万历皇帝、独裁改革者张居正、圆滑首辅申时行、恪守纲常伦理的海瑞、扫荡海寇的将军戚继光、叛逆哲学家李贽等,这些在当时有名的历史人物,都在与当时制度抗争中付出了努力,对当时的社会环境做出了妥协和牺牲,但最后都敌不过固若金汤的文官集团,都以失败落幕。即使是有一部分人在苦苦挣扎摸索着想要做出改变,但当时的中国体制已经是根深蒂固,要真正彻底改变,也已没有可能。正如作者在自序里所说“恢复故态绝无可能,因之而给中国留了一个翻天覆地、彻底创造历史的机缘”。不论怎样,万历十五年之后,明朝确已走到了发展的尽头。

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万历是个很聪明并且有才华的人。5岁就可以写很漂亮的方块字,10岁就已经可以写径尺以上的大字,可是,张居正却告诉他:书法固然好,但是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治国理政。万历不得不放下自己的爱好转而去学习治国理政。在万历年轻的时候,是非常希望有所作为的。比如他不辞辛苦,出席早朝活动和经筵活动。而且,有一年华北大旱,万历斋戒三日,来回步行20公里去向上天求雨,这一行为感动了全体官员和全国老百姓。一个月之后,天降暴雨。暂且不管是不是万历求来的,但是人们都忘不掉这位年轻皇帝为国为民的热忱。可是后来,万历却变了,变的懒惰、懈怠和消极,为什么呢?因为万历发现,自己只是中央政权的一个象征,而实际上自己能做的决策少之又少,在这样一个文官系统下,一旦涉及到他们的利益,注定会受到他们的百般阻挠,他施展不了自己的抱负和才能,只能选择无为和妥协,做个空架子。他的挣扎和妥协,是对当时社会环境下的真实生活写照,不免对万历皇帝表示深深的同情。其中,海瑞也使我印象深刻。海瑞是个鼎鼎有名的大清官,连皇帝他都敢骂,他代表着熟读经书的读书人,怀着远大理想并想要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企图改变整个社会法治。他的道德节操崇高无邪,但他又太过于认真而爱钻牛角尖,也注定了他的悲剧。当时的社会体制根深蒂固,想要一改法制彻底变革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海瑞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妄想凭借自己的远大理想去和中国长期已久形成的体制去斗争,这当然涉及到朝中大臣的很多利益,因此注定不能成功,就像是拿鸡蛋去碰石头。海瑞的失败,反映出一个人想要去和不合理的社会体制进行斗争,实在是不明智的选择,个人的力量太微弱了。他不明白,水至清则无鱼,更不明白,在一个病态的体制里,如果和所有人都成为敌人,将寸步难行,更别说施展个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相比而言,戚继光就聪明许多。本朝重文轻武的倾向尤为明显,文官所认为的武将,多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有什么智慧,简单好操纵的,这样才能达到文官的预期,也突出了文官在朝中决策中的重要性,将武官完全掌控在文官的指导之下。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戚继光并没有像海瑞一样死磕,而是善于变通。书中提到,在抗倭战争中功绩最为卓著的戚继光不是在理想上把事情做得至善至美的将领,而是最能适应环境以发挥他的天才的将领。他获得成功的要点,在于他清醒的现实感。他看清并适应了当时的政治,而把军事技术作为必要的辅助,这是在当时的环境里唯一可以被允许的方案。但是,也只能做到这种程度而已,想要强调军事效率,从根本上完善体制,使得军人和文官地位相当,在当时也是绝对办不到的事情。

书中有许多既精辟又表现本质的话语:1.“民穷”的根本原因不在国家的赋税过重,而端在法律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2.明朝采取严格的中央集权,施政方针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以增益全国财富,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3.针对文官的双重性格,需要给予物质上的报酬使他们乐于效劳,也要动员他们的精神力量,使他们根据伦理道德的观念尽忠国事;4.本朝不是以法律治理天下臣民,而是以“四书”中的伦理作为主宰;5.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6.大凡高度的概括,总带有想象的成分;7.朝廷最大的任务是促进文官之间的互相信赖与和谐。此亦即鼓舞士气,发挥精神上的力量。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适合所有人读的历史书,里面包含着为人处世、人生选择、管理团队等等的人生智慧,值得我们反复翻看、细细品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4月读后感 再读《万历十五年》 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