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人心与自然

      开学之后因为一些学业上的事情,看书的进度慢了下来。但每次走进图书馆,内心都感到饥渴,天文物理,人文社科……都想去看看。

图片发自App

      但是《瓦尔登湖》已经在床头小桌上躺了好久,什么都翻翻看看,浅尝辄止并不是我的本意。所以近两个夜晚,在入睡前读完了这本书。(我爱夜间读书,万籁俱寂,思绪翻飞)

      在接下来的几章中,梭罗用朴实灵动的文字描述了瓦尔登湖以及湖周围的环境。在这里,人与自然是没有隔阂的,是和谐统一的。在《冬天的湖》这一篇里,湖水涨落,人们来了又去,可湖还是那个湖,不曾变过。读到这里,自然想起高中学过的古文“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人类相比于自然,是那么渺小。

     

图片发自App

      后面这几篇,最让此时的我动容的是《结束语》,近一年来,一直在寻找,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去完成什么样的使命。

      以前看到比我优秀的人就慌,进而沮丧,不断地以别人为标准来鞭策自己。可是我不快乐,也没有进步。有人说要有自知之明,这个自知之明,究竟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呢?还是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是什么在催生我们这一代人之间这种焦虑和慌张?

      身边有一位女同学,我很惊讶受到高等教育的人见识如此狭隘。话语间无处不透露着沾沾自喜、洋洋得意的情绪,以及对自己的标榜和对他人的偏见。看到她,我总想起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可真不错。

      总之,我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后来我看到了这段话,这段话很长,可是我用认真的字抄写了下来,在这里也想一字不漏地与人分享:

      “为什么我们这样急于要成功,而从事这样荒唐的事业?如果一个人跟不上他的伴侣们,那也许是因为他听的是另一种鼓声。让他踏着他听到的音乐节拍而走路,不管那拍子如何,或者在多远的地方。他应否像一株苹果树或橡树那样快地成熟,并不是重要的。他该不该把他的春天变作夏天?如果我们所要求的情况还不够条件,我们能用来代替的现实又算得了什么呢?”

      今天和师姐聊天,师姐放弃一份低薪但有前景和挑战的工作,去面试另一份薪资略高但是稳定的工作。从才24岁的师姐的嘴里,我听到了许多上年纪的人讲过的话,“稳定”、“女孩子”、“我的经验”……这让我怀疑,是不是许多人都是在开始各种努力焦虑,然后在某个时间点,还没有找到曾经“所要求的情况”,就用其他东西来代替,来将就了。而梭罗的这些文字能让人安定镇静下来,无论别人怎样焦头烂额,慌里慌张,只要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规划,按照自己内心的鼓点,何愁来日风大雨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四季,我们都是成年人,该学会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了,世界熙熙攘攘,而我们又将去往何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瓦尔登湖》|人心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