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思想的渗透很重要

最近又重新阅读了之前下载的一本电子书《微习惯》,并且购买了作者2021出的新书《弹性习惯》进行了阅读。

在重新阅读《微习惯》之后,由于自己正逢假期即将结束,工作又将重新开启的阶段。虽然之前其实锻炼已经三个月有余,但期间的确因为种种原因,每周都会有两三天的空白,而且发现当自己要在一天的某个时间进行运动时,总会要思想挣扎一番--因为有时候做家务或者因为其他事情累了,要完成整套有氧操真的需要意志力。好在自己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虽然不是每天,但至少能完成预定的目标--每周3-5次的运动,每次不少于半小时,无论是走路还是跳操。可这一切前提是--自己在工作相对轻松的时间和假期里完成的。面临即将来临的忙碌工作,自己真的很难保证能继续坚持下去(去年有过同样的情形)。但在《微习惯》的影响下,决定从这个礼拜开始,降低原来的目标,把每周运动3-5次,改成每天跳操1分钟。

在刚开始的两天里,自己很愉快地“超额”完成了这项目标,就在自己很认同作者的观点和做法时,问题出现了。自己逐渐觉得,当中总有不是完全正确的地方。

从理论和作者所做的数据统计来看,应该这套方法适合所有人。但是,或许是作者,也或许是读者所忽略的一些问题。

首先,时间安排的不同。由于作者本人是一位宅男,以写谋生,工作时间相对于很多人比较自由,也比他人多了一些精力和思考的时间

其次,作者是一位男性。在书里反复强调,定极小的目标,而且认为一定是能够做到的。先不说这样的想法是否太理想化,但从某种程度上说,作者似乎忽略了性别之间的差异。这样很可能会误导一些女性读者,让她们在看完书之后,万一因为每月的生理期、生孩子、哺乳等原因,无法完成这极小的目标而产生一种羞愧感--”一分钟我都不能坚持,看样子我真的很懒,没救了“。类似的心理。但身为女性,自己要很负责的说:不,不要太在意短暂的“偷懒”,这很正常,等生活恢复如常了,自己还是可以把这些“微习惯”重新拾起来,只是你现在需要休息。因为自己深知”每月生理期“的痛,每月的那几天,自己会给自己放假,除了必要的工作,什么都不会做--也真的做不了。但休息之后,再经过一两天的恢复,便又可以继续之前的习惯了。

再有就是,地域差异。对不起,这里并没有地域歧视的意思。而只是想说,很多事情,都需要”因人而异“,中医就讲究”个体治疗“--即针对不同体质的人群,用不同的药,而不是像西医那样”一刀切“,表面看似很有效,但其实治标不治本。地域不同、饮食不同、体质不同、思想不同,自然需要养成习惯的过程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其实,自己最近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越来越发现,其实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比西方的要早很多。就拿《微习惯》这本书来说,其实其中提到的方法,自己在初中时代,就有老师给我传授此方法,而这个方法又是他培养自己儿子学习习惯的方法--推算下来,我老师至少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使用此方法,时间要比作者研究到后来出书的时间,都要早了十几二十年。只是自己当初并没有意识到,老师用的方法是如此科学。直至今日自己再根据《微习惯》来实践时,才觉得如此熟悉。也难怪自己很快就能运用其中的技巧和方法。

之前自己参加了一个心理学习班,上课的老师是一位重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她就和我们提过:近代西方传过来的心理学,其实是重在应用,它属于实用型,有使用的”技巧“。但其实,我们传统的国学、佛学才是心理学的鼻祖,它要比心理学高级多了。如果你们在坐的已经有兴趣在学国学或者佛学,那都不用特别来学西方的心理学了。当时,自己半信半疑。直到最近读了一些历史和《论语》,才逐渐认识到这位教授这么说的含义了。

其实,书看的多了,想的多了,做的多了,会发现我们的“老祖宗”们真的很智慧。但或许很多人会困惑--真像你说的,我们的文化里早有这些,那现在为什么西方的心理学这么收国内重视,为什么不直接用国学、用佛学。其实,前面有提到--西方心理学的实用性。虽然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你让几岁的孩童就读懂那些道理,明白其中的深意并付诸实践,恐怕不太现实,估计很多成年人都未必都理解或者能悟透。那么西方的心理学,相对此就简单很多了。就好比文字方面,如果让我站边,那一定是汉语的表达比英语更美--毕竟我们可是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民族呐!

写到这里,心里又不禁感慨--由此可见,人文思想的渗透真的太重要了。周围的人至今都会有些觉得“国外的月亮都比我们的圆”。可是,大家是否想过,我们国家近代以来,历经过多少次大的战争,耗尽了国力物力财力人力。建国之后又经历了“抗美援朝”,以及十年的停滞不前。真正开始发展的,也就40年左右。短短的40几年发展成如今的模样,容易么?西方当时历经工业革命、文艺复兴的时候,那里老百姓的日子会比我们好过?不也是经历了一代又一代才发展起来的么?个人之所以认为人文思想的渗透很重要,是因为如今很多人都想“出去”的源头就是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蚀,逐渐在不知不觉中被洗脑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以前那一代人书读的太少,你让他们读懂那些四书五经,再发扬光大是不太可能的。而西方文学当时已经开始传入国内,用的又都是现代文,不似我们的传统文学那般生涩难懂,他们的内容读起来简单明了。于是,他们的那些思想文化逐渐被当代人所接受,并在日常中践行。那个时候的人们,根本还没有意识到:语言即文化的输出,他们读的西方文学越多,接受西方的人文思想也就越多,也就会更认同西方的很多思想文化。而这些,可不是课堂里教育出来的,都是通过字里行间,或者是电影院的大屏幕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里的。而这些恰恰和课堂教育的思想有冲突,而后者的有着极强的“即时有效性”,导致在离开了校园文化教育之后的成年人们,很多人都开始自然而然的更倾向于西方文化的那一套说辞,更愿意相信“西方欧美”对他们来说会是一片乐土。

说真的,以前的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崇洋媚外”的学生,成家前都是如此。但成家后,自己就像是被“改造”了。另一半对自己的“思想灌输”,加上自己接触的多了,结合实际,越来越发现,西方文明之所以能立足于世,就是在于它早早地把他们的文明渗透于世界各个角落,并不代表它就比其他文明更有智慧。

所以说,现在的我们也开始重视自己传统思想文化的宣传和渗透。这并不是要完全摒除西方文化,借用医学方面一个词--中西结合。传统思想文化里也有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可以保留,当是文化的积淀。适用于现代社会却和西方文化有冲突的,则应该根据国情、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文化的“比较、整合“,而不再像之前一样只是被动的接受和”被渗透“。说实话,学校教育方面已经在做这方面的改进,但由于现在接受这些教育的孩子们,他们的家长已经很多受到了荼毒,有不少一部分总想着把孩子送出去接受高等教育,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高考“。但他们忽略了,如果没有”高考“制度,教育又如何彰显公平?一线城市的家庭或许并不需要过于刻苦就能考上本地的大学,可全国那么多的莘莘学子,有多少家庭是盼着自己的孩子能走出村子涨涨见识,又有多少地方需要这些学子学成归来建设家乡的(可能实际回乡的很少,但只要有,对于当地的人来说就是福音,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后代会效仿学习。有些事,总有人要去做的,如果人人都觉得做的那个人不一定要自己,总会有别人。而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悲哀。延伸开去,除了人的责任心以外,也有很多因为制度中的一些弊端造成——某些人的不作为所造成的下属消极怠工--这又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在此不多做评论。)

希望,在若干年甚至几十年后,人们能走出”思想文化“的困境,能坦然接受和面对自己所生活的城市,能不再总是向往天空的另一边——真的,当你真正认识到它的本质,会发现真的没有想象中的美好,只是因为自己的大脑思想被它侵蚀占据了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文思想的渗透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