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工作与人生观

刚读完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又是他的一本杂文集,既他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后这仅是我读他的第二本书,还未曾翻开他的时代四部曲。作为他的新读者,虽对他认识不深,但心里越来越又一个感觉:小波的影子在我的意识里多了起来。我觉得这是件好事,他说过写作的意义在于与人交流,虽然写作时孤身一人,作品是作者的个人独白,但同时也是作者向世界发出的信。我读到了他的信,给他回应,与我是件幸运的事,特别是他的作品。

高晓松说小波是神一样的存在,我还有些羞愧暂时给不了这样的评价。高晓松的作品我没读过,节目倒是看过几期,总觉得他长发的样子比高瘦的小波更有韵味,可能是小波长得并不算好看,也可能是高晓松比他胖许多,还爱摇扇子。我还爱读连岳老师每天8点多发的微信公众文章,要强调的是这位老师也极受小波的影响,所以我爱看他每天写的文章,也佩服他每日连续定时发文的工作态度。

这本书里也有谈工作,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他写的关于一对父子和一头驴的寓言故事新解读,故事是这样的:一对父子前者这只驴走在路上,路过的第一伙人说他们太蠢有驴不骑后儿子就骑了上去;路过的第二伙人说儿子太不孝后换父亲骑了上去;路过的第三伙人说父亲这样对自己儿子心太狠,两父子都骑了上去;最后一伙人路过说父子俩这样对待一头驴就是为了吃驴肉,索性父子俩绑着驴用竹竿倒挂起扛在肩上。驴很傻也很本分,直到这时候才嘀咕道这父子俩欺驴太甚……小波试着去了解这头驴的心理活动,有人可能会用科学的权威说驴怎么会有心理活动,但这里说的是寓言里的一头驴,不同凡响一些是自然。习惯了以人视角去解读,如果大胆一些驴眼看人,新的寓意是:一闭上你的臭嘴,二别跟傻子一起耗着。第一条是小波说的,第二条是我模仿小波口吻说的,这么说我不怕丢人。

小波爱反讽,文明是容许它存在的,说的人幽默不伤和气,但有时听的人若不能听懂,就有点像毛泽东说的对牛弹琴,对弹琴者和听琴人都是嘲讽。“反讽是解毒剂,防止人把事情做到没滋没味的程度”小波反讽别人也自嘲自己。“行而不得,皆反求诸己”罗素说不检点的人生不值得过,所以人时常反躬自省才会活得明白一些。举一个例子,农村人常说别把一张嘴天天放在别人身上,你看看自己怎样,我觉得这里说的就是寓言里组团过来欺负人也欺负驴的那几伙人,生活中更常见一些的是身边三姑六婆或爱七嘴八舌嘴碎的闲人,我不爱听他们说话,但也不敢拿话嘲讽他们,因为我不够智慧,一冲动就成了脏话。反讽还是必要的,但别话里阴阳怪气,也别瞎贫,这都是内心匮乏的表现。总之,在说话上我还得下些功夫。

工作是人一生的主题,小波把写小说当做自己的事业,他还要求自己把小说写好。小波爱自己的作家身份,希望以此取得些成就和美德让人称道。我认为这是最实际认真的生活态度,那些嘴里爱说或早已心里下了好几遍决心要致力于别人幸福才能更大幸福的人,如果不认同或是要撸起袖子辩论一番的话,暂时听我接着往下说。小波说自己以前的人生观也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活了半辈子才回过神想明白要真实一些。老实说,我也有这种看上去会高尚一些的人生观,但怀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因不太敢违背已有认知或逃避面对,所以浑浑噩噩的耗着。我现在有信心说自己受了小波影响,内心的怀疑得到的确认: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再去谈意义。再说,如果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假如把自己过得贫穷了,看到自己让利的人一个个日子过得灿烂,时间久了眼馋,抱怨牢骚要反悔,这“利”找谁讨,说“理”也无处去。

人在年轻时决定这辈子做什么工作,小波也给不了建议,他说“干什么都行,但一定要干出个样子,这是人的尊严和价值所在。”人在工作中得到乐趣是一种巨大好处,但现在许多人似乎很难在工作中找到这种乐趣,觉得和自己本来的兴趣不一致的工作就是为了混口饭吃,还谈什么乐趣。“赤裸裸的谈利害就接近与理智”工作时只谈兴趣是幼稚不理智的状态,何况只有你的兴趣在让你经济独立过得好的情况下,坚持兴趣能继续体现你作为人的尊严价值,你的兴趣才能成为你的人生主题。

人人平等,小波在书里没少反驳这句话:人与人在许多方面是存在差异的。少数幸运的人会刚进入社会就开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很多时候,大部分人做着自己不满意或讨厌的工作,想要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就必须努力工作,不光体力,还得出脑力,在工作中改进、成长,要有耐心,让时间去帮你积累能力,工作做好了,你获得了更高收入会让你更开心去发现工作的意义,这是良性循环。现在年轻人在脑力方面极为吝啬,出够体力就认为自己仁至义尽——当然尸位素餐的就混蛋了一些,做着一份日日重复枯燥无新意、自己内心无波澜的工作,当然对它的好感越来越低,为了维持基本生活而不得不继续忍受。有一类人干着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同时拿这份工资的一部分去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我认为这是让人感动的地方。人生一世有趣的事很少,人总要为自己的兴趣争斗一番,试过了就行,不管结果。这就是街舞2中的石头是幸运的,上节目出名后才知道他原来的还有另一个身份厨师,他出生河南新乡,家境并不富裕,坚持跳舞的艰辛可想而知,但最开始还在小地方同他一起跳舞的兄弟都转了业。坚持了自己兴趣并且成功会让不少人羡慕,坚持不了自己的兴趣是件伤感的事,这是种动听的说法,但为了能生活好而选择去努力工作是人人都会尊敬的事。

读小波的第三本书,我决定从他的时代四部曲入手,小说里他的身影会更丰富更有细节,他精神的天地也会更宽广些。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精神家园】工作与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