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说来挺有意思,许多名山都有三十六峰或七十二峰,中岳嵩山有七十二峰,太室、少室各三十六峰。南岳衡山和武当山也有七十二峰,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七十二岩。真那么巧,大凡名山都有峰三十六或七十二座吗?
我想也不是,这些数目字或都来源于道教所谓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进而我相信,最初给这些山川起名字的,或整理这些山川名字者,或许便是那些道士。只他们将这些山川归结为一个完美的定数时,是否想到,道无常道,法无常法,而道教的老祖宗在那本《道德经》中,开篇即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非常应是种无常的存在,道理这种东西是不可以用语言来描述的,如自君之口说出,那解释出的道理就不会是真正的“道”了。而对于“名”,我们在这里稍微狭义一些,命名山川,那也仅是方便记忆而已,山川不会因你给它起了名字而改变。
有人的地方就有传说,但人与神也不过数千年历史,那是我们整个文明史的长度,而一座山川的历史,是以万年或千万年为单位地成长着,如此,你还觉得,那座山会为一个大神曾居住,并为它数出七十二座山峰来,起了名字,而高兴得睡不着觉吗?
或是连神仙都觉得偏远吧,黄山不在道教的洞天福地之中,但它依旧有着七十二峰,其中有三十六大峰,有三十六小峰。当然我们无福住在那里,自也不用抱着地图对每座山川如数家珍,我们只需记住最高的三座主峰即可,它们是莲花峰、光明顶和天都峰。
02
三座主峰中,莲花峰是最高峰,海拔1864米,光明顶仅落后它4米,而最俊的天都峰是1810。其中光明顶与登山线路相去不远,而莲花、天都二峰却与线路相去甚远,需要额外体力的付出。
你也不用纠结攀登二峰是否太过消耗体力,因为不同于徐霞客年代可以自由地攀爬,如今的天都峰和莲花峰采取五年轮换休山,也就是说,这二峰你是别指望一次全爬到的。
别看天都峰在三座主峰中个头最挫,但它却是最难爬的一座。它在慈云阁到玉屏楼的登山步道之外,人过半山寺,就要做出抉择,要不要去爬天都。那时,对于初级登山者来讲,已经爬了两三个小时,大多筋疲力尽,而上天都还需额外的三个多小时,这自是一个很叫人头疼的决择。
但大凡有些精力的话,还是建议去爬天都峰的,天都天都,天上的都会,群仙开会的地方,风景自不会差。我是第二次爬黄山时上的天都峰,那时带着四年级的同同。上山的山道非常险峻,许多地方要拉着道旁的绳索,攀上峭壁。更有的路段只能容下一人,上的人要等路上下来的人下来才能上去,同样,你上去时,也会有人在上边等待,大家只能在崖壁间逼仄的小空间里,擦身而过,能感受到路人热乎乎的喘息。
只可惜,我们去的那日在十一月初,漫山大雾,看不到它突兀于群山中的险,也体验不到它拔于深壑之上的峭,只觉得山寒雾重,铁索抓在手中,沉甸甸地冰凉。
徐霞客也是在二游黄山时爬的天都峰,他是先上到的玉屏楼文殊院。那里的庵僧劝他“只宜今盼天都,明日登莲顶”,意思就是,天都峰看看就成了。霞客的心中哪有看看就成的山,因而“不从”,这时他幸遇游僧澄源,便挟持澄源和自己的奴子仍下峡路,至天都侧,同登天都。
游记中说,他们“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历险数次,遂达峰顶”。徐霞客爬的是,没有山路的天都峰,每读至此,我都扪心自问,那座没有山路的天都峰,你还会上吗?
霞客先生登上天都时,虽“山高风巨”,却“雾气去来无定”,因而他看到了“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莲花诸峰多在云雾中,“下盼群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那不就是黄山四绝中的云海吗?
03
再回到第一次的旅程中,那次天都峰休山,我登顶了黄山的最高峰,莲花峰。
从玉屏楼上行千米至莲花岭,岭上有岔路去到莲花峰,指路牌上写着“爬升110米,距离有1500米”。有了从慈光阁上来,将距离换算成时间的经验,攀登莲花峰确实有点心里打鼓。又由于玉屏楼索道,源源不断地送来还不知疲惫的游客,因而爬莲花峰的游人甚多,阻塞了狭窄的山路,也稀释了我又将登高的恐惧。
莲花主峰,是由一条条巨大裸露的花岗岩石组成,其上少有植被,只在石间缝隙中有一线线浓密的绿意,不时还有几棵黄山松倔强地盘桓其上,千姿百态、自强不息地颂扬着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在陡峭的山岩间拾级而上登临绝顶,亦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心理历程,错半步便是万丈深渊,那种感受让人紧张到将近窒息,不敢向下俯视,不敢大口喘气,只有咬着牙一步一步向上走。到一处略微宽敞点儿的地方销歇,看看前路,更加陡峭艰险,想想头皮都要发麻。
那位石涛和尚曾说,“壁立不知顶,崔嵬势连天”,只当你真的走到上不接天,下不着地的地方时,才会感受到炼狱之苦。
峰上的绝顶其实只是一个面积只有十平米左右的平台,在这里,徐霞客看到了“峰居黄山之中,独出诸峰上,四面岩壁环耸,遇朝阳霁色,鲜映层发”,他因而“狂叫欲舞”。我没那么幸运,登顶这最高峰时四外雾气沼沼,处处站满了游人。
但付出艰辛和伤痛,而登临绝顶的快乐还是有的,我就不狂叫欲舞了,就当自己“一览众山小”了,在被挤下来前,我就赶紧踏上另一程的辛苦吧
04
从莲花峰上下来时,急了一些,腿伤复发了,一瘸一拐,疼痛难忍。
我也无心欣赏莲蕊峰下的孔雀戏莲花了,便拄着杖一跳一跳地匆匆走下了百步云梯。路上听到上山游客小声鼓励家里的小孩子,“你看人家残疾人……”呵呵,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在黄山上的价值,就是”身残志坚”。
虽是蹦跶着下来,也没觉出百步云梯有多险,大概是人多的缘故。但在百步云梯下仰望鳌鱼峰时,眼泪却快流下来了——咋就,还有那么高呢?正所谓“一山过后一山拦”吧,它确是拦住我了,我一屁股坐在山路上,再不想起来了。
其间,无数个导游带者无数个团队从身边过,他们无数次地指着鏊鱼峰,无数遍地讲了鳌鱼驮金龟、鳌鱼吃海螺、鳌鱼下蛋的故事,这也不能再激发起我“不残”的志向来。在此敬告各位驴友,出门在外,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千万别伤了自己,遗憾了旅程!
路还是要自己走的,别人帮不了忙,如此瘸拐着爬上一线天,攀过鳌鱼洞,也便登上了鳌鱼峰。
鳌鱼峰海拔1780米,位于黄山中部,也是黄山前后山的重要分野。到达鳌鱼峰光秃秃的石梁上时,莲花峰上还有的浓雾,却已消散,变得响晴白日。峰左即是莲花峰,“石峰片片夹起”,确如含苞待放的莲花。峰前为前海,宽阔而深邃,我就是从那个深邃中爬上来的,如今回望六个多小时的来路,已淹没在翠谷青山之中。
峰后确是平坦开阔的山间高地,其间林木茂密、鸟语花香,此正是徐霞客一上黄山游记中所说的,“乃极高处,四面皆峻坞,此独若平地”的平天矼,即天海。天海东侧,“矼之兀突独耸者”,即为光明顶。
鳌鱼峰上,那鳌鱼一样的巨石侧壁上,摩崖书写着四个大字,“大块文章”。那是天地书写的文章,人应自觉归为渺小,所谓天工开物的奇想,不如自然造化、时间造化更顺理成章。如此《道德经》开篇,不能言说的那个至简大“道”,也要归一到“道法自然”的根本之中,至于此种气象,或就是“大块文章”了。
而要解释这篇文章,或正应了陶公那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在鳌鱼峰上望到天海中心的海心亭,我安慰一身疲惫的自己,不行了,今天就到那里吧,休息……休息一下吧。
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写于北京大兴。
《世界遗产名录》专题推荐:
1987年,秦始皇陵,文化遗产
『云 . 游』想起西安② 李白与兵马俑
1987年,泰山,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云 . 游』岱岳笔记① 爬上,南天门
1987年,长城 ,文化遗产
『云 . 游』长城随笔① 慕田峪的秋色
1987年,黄山,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云 . 游』黄山⑦ 黄山归来不看岳
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遗产
『云 . 游』望京小记⑨ 北京人的畅想
1992年,九寨沟,自然遗产
『云 . 游』九寨纪行① 世界的尽头
1996年,庐山,文化景观
『云 . 游』 匡庐笔记③ 五老峰上的云瀑
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云 . 游』峨眉纪行⑥ 再见,峨眉山
『云 . 游』 川西纪行② 神秘的大佛
1997年,苏州园林 ,文化遗产
『云 . 游』江南三日记④ 狮子林与苏州人
『云 . 游』江南三日记⑥ 退思*思退
1998年,颐和园 ,文化遗产
『云 . 游』望京小记① 冬游,颐和园
2000年,明清皇家陵寝 ,文化遗产
『云 . 游』金陵随笔⑤ 明孝陵祭
2000年,青城山-都江堰 ,文化遗产
『云 . 游』川西纪行⒅ 都江堰,是什么
2000年,皖南古村落 ,文化遗产
『云 . 游』黄山⑾ 两个村的徽州梦
2001年,云冈石窟 ,文化遗产
『云 . 游』 云冈,大唐雄健的密码
2006年,殷墟 ,文化遗产
『云 . 游』安阳速记② 殷墟,文字的故乡
2010年,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文化遗产
『云 . 游』嵩岳笔记⑩ 天地之中
2014年,中国大运河 ,文化遗产
『云 . 游』扬州慢⑥ 夫差,笑了
『云 . 游』人在淮安② 清江浦的寂寞
2014年,丝绸之路 ,文化遗产
『云 . 游』想起西安① 如雁行远塔巍峨
----------------------------
我是云行笔记,在此潜心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苦旅》,让我们来一次,有文字感的旅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