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业的救赎》:新闻业或许到了“重启”的时候
可以说,《新闻业的救赎:数字时代新闻生产的16个关键问题》是本思考报纸以及新闻业生死的书。
本书的作者彭增军,是《新闻记者》的撰稿人,有国内外媒体多家媒体的从业经历,也是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新闻学终身教授,有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三江学者,山西省百人计划专家等一堆学术头衔。借用他曾经的一个讲座的名称,他的经历就是“新闻人生,从中国到美国,从记者到教授”,说他是一名跨实务界、理论界的两栖专家丝毫不夸张。
至于本书,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更偏向于是一本学术随笔,是其先后发表在《新闻记者》上的16篇文章的汇编。这些文章既有对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生死思考,也有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媒体生态影响的思考,还有新媒体环境下专业新闻和职业新闻人的再造思考等,这些文章虽然发表的时间不同、发表的目的不同,但是主题与中心却比较集中,这便是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新闻作为理念和行业的生存问题,包括传统媒体的困局和出路,以及大变革中新闻人的职业危机。
书中的精髓是适应与变革,书中的灵魂是坚守与创新。
1 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改变了新闻业的生态环境
《新闻业的救赎》一书,彭增军的核心基础是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改变了媒体生态,垄断的、封闭的传统媒体领地失守。在他看来,这个变化带来的是媒体业包括内容生产方式、盈利模式、经营模式等在内的,整个行业的结构性变化。
以内容生产方式为例,彭增军的“厨房”观点很具有代表性。传统的内容生产方式,是集体食堂的“大锅饭”模式,吃什么由厨子说了算,厨子做什么,消费者吃什么。消费者所读到新闻,是经过媒体严格的、封闭的把关程序后,生产出的成品。而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出来“搅局”后,整个内容生产就完全变化了。厨房由封闭厨房变成了开放厨房,“吃货”们参与了烹饪和配菜的全部过程,厨房不再仅局限在新闻编辑部,读者从传统的被动的消费者,变成了新闻的参与者。消费者所读到的新闻,更多的是半成品,或者是消费过程。旧的内容生产模式,新闻是先过滤后发表;新的内容生产模式是先发表后过滤。
放到媒体经营方式上,从新闻业诞生到现在,几百多年的时间里,媒体的经营方式基本是眼球换金钱。先给你讲几段新闻,然后不管你有没有兴趣,都必定跟你说哪儿有车哪儿有房。也正是这种经营模式,决定了在传统媒体环境中,广告商比读者更重要,因为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要命的并不是订户,而是广告商。由于封闭性与垄断性的存在,传统媒体的盈利是通过对资源和渠道的垄断来控制受众,从而控制广告商。在传统媒体时代,即便是面对读者和订户流失,传统媒体可以通过提高定价、提高单位广告价位来弥补损失,而广告商不是不想走,而是整个媒体环境导致了传统媒介和平台的垄断,广告商无处可走。而到了新媒体时代,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击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整个媒体生态由封闭走向开放,传统媒体的垄断优势不再,读者有了话语权,广告商顺利出走,传统媒体依赖于商业广告的商业模式被打破,危机便扑面而来。
2 媒体融合是系统性变革,媒介融合并不等于媒体融合
在当下的新闻行业,“媒体融合”绝对是如日中天的词汇。但,到底怎么样,不得而知。
为此,彭增军在《新闻业的救赎》一书中引述了一位丹麦记者的一句话“媒体融合着东西,犹如青少年的性爱,个个都在说,个个都觉得别人在做,而实际上真做的没几个,而真正做得好的就更少。”
关于“融合”,彭增军在书中提到了两个词语,即媒介融合、媒体融合。其中,关于媒体融合,他引述了美国新媒体学者詹金斯的观点,“内容的跨平台流动,不同行业的合作以及受众行为的转移”。媒体融合是一种系统性的变化,从某种角度上讲,是一种反控制和去中心化的过程。
相对而言,媒介融合更侧重于传播形式的融合,即人际传播、文本传播、电子传播。通过媒介融合,改变了此前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始终平行线的状态,实现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融合。彭增军主张的观点是,媒介融合不等于媒体融合。媒体融合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涉及到行业、组织、社会、文化、受众等,是一项系统性的变革。
在书中,彭增军用“夹生饭”来形容当下的媒体融合。他谈到了当前比较流行的“中央厨房”模式,并以“瑞士军刀”式的多面手,来形容“中央厨房”视角下的采编人员。
在此,笔者更倾向于“中央厨房”是媒介融合的观点。它是以整合、分享资源,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效率,全天候、多平台、多媒体提供新闻信息服务,并根据受众的习惯和喜欢,做到精确定制,而在呈现上,返回到多平台、多媒体。说到底,这还是行业内的跨媒介融合。笔者更倾向于,媒介融合是媒体融合的前提和基础。媒体融合是一种高级形式。正如彭增军谈到的,媒体融合它是跨行业的,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数字转型,其具行业的开放性,是整体经营模式的思考。而且,媒体融合也有受众的开放性,媒体自己说了不算,必须有受众的参与。
彭增军在书中特别强调了传统媒体在融合与创新中,要注意“工具思维”的影响。他认为,工具思维会导致再好的技术也只是用来“复制报纸”,在上网时代搞报纸网络版,到了媒介融合时代简单成了跨平台出版,而不是从媒体生态环境的系统改变去认识问题。
3 报纸终将会“老去”,但品质新闻终不会死
在《新闻业的救赎》一书中,彭增军以伪命题的基调,探讨了作为传统媒体标杆——报纸未来的问题。所谓伪命题,以他的观点分为两种,一种是该问题已经被活生生的现实证明,已不是问题;另外一种就是问题本身就似是而非,掩盖重要的问题。他说,这时候还讨论报纸会不会死,是个伪命题。在此,笔者不想就此进行延伸。不过,也援引一下彭增军所举的“瓷器”的例子,来表达一下态度:到今天,瓷器依然存在于世,但是它最初的作用,已远不及其他的作用。
不过,彭增军的话也没有那么绝对,他做了个设问:如果要问什么样的报纸会死,答案非常简单,没人读的报纸就会死。那么什么样的报纸没人读呢?彭增军没有否认“内容为王”。他提到,内容只有被人消费才能为王。在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所构建的新媒体环境下,内容的两个重要指针是黏性、分享性。只有受众参与和分享才能活的内容,才能成为王。这个观点,是基于前面谈到的新媒体环境下的的媒体业态所决定的,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是“备餐制”,菜单里有什么,编辑觉得你喜欢吃什么,你就该吃什么。媒体处在垄断地位,读者无话语权。而到了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新媒体时代,受众有时候本身就是厨子,有更多的话语权。人人都成为了记者,成为了出版商,从被动的信息消费者,转为了主动的生产者。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新闻人也并不需要过于悲观。相反,在这样的环境下,专业新闻人、新闻专业主义的作用也愈发明显。虽然在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都在制造信息,但绝大多数信息的特点都是非专业的、局部的。他们的想象力,很难超过自己的日常生活。这也便是为何在新媒体上“谣言”多的原因。当然,笔者不太喜欢对不真实信息以“谣言”定性,更推崇的是“流言”定性。毕竟多数的“传谣”者并无传播谣言的主观恶性。
但不管是“谣言”还是“流言”,确实扰乱视听,而且新媒体基于算法的缘故,放大了“谣言”,“谣言”越点击排名越靠前,由此水涨船高恶性循环。每每到这时,读者都会问,“我该相信谁?”
由此可见,在新媒体环境下,专业媒体人更应该有新闻专业主义的定力。因为,新闻报道的过程,真实、准确、负责就是专业与业余的分水岭;在流言和虚假新闻充斥网络,新闻媒体必须积极地、主动的甄别、过滤出真实的信息,要有自己的担当和立场,作出有品质的新闻,维护和树立自己的公信力,才能夺回属于自己的市场。即便是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短”、“平”、“快”的整合与推送,同样也是专业的。新媒体擅长的是推送,而记者擅长的是通过品质来吸引。专业性的本质就是品质,这是专业媒体安身立命的根本。有品质的新闻终究不会被淘汰。借用亚历克斯•琼斯的一句话结束这本书的笔记:“新闻真正的危机,不是倾向性,而是下降的品质,失去了道德感召、价值和使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