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机器人位于一个 m x n 网格的左上角 (起始点在下图中标记为“Start” )。
机器人每次只能向下或者向右移动一步。机器人试图达到网格的右下角(在下图中标记为“Finish”)。
问总共有多少条不同的路径
来源:力扣(LeetCode)
链接: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unique-paths
著作权归领扣网络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官方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动态规划 Dynamic Programming 来解,可以维护一个二维数组 dp,其中 dp[i][j] 表示到当前位置不同的走法的个数,然后可以得到状态转移方程为: dp[i][j] = dp[i - 1][j] + dp[i][j - 1],这里为了节省空间,使用一维数组 dp,一行一行的刷新也可以,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uniquePaths(int m, int n) {
vector dp(n, 1);
for (int i = 1; i < m; ++i) {
for (int j = 1; j < n; ++j) {
dp[j] += dp[j - 1];
}
}
return dp[n - 1];
}
};
1、注意初始化都初始化为1
vector dp(n, 1);
2、动态规划法的思路就是找出子问题的解,子问题的解即为最优解的集合,子问题即减小规模的问题。可以直接求解出来结果的子问题,然后根据相互之间的关系,逐步求解出较大子问题的解,最终得到问题的解。
3、如果是求最优解,就求出子问题的最优解,然后逐步扩充。求出来最优的
4、如何把二维数组转化为一维。因为被加数dp[j]为原本的dp[j],即dp[i-1][j].记得初始化
for (int i = 1; i < m; ++i) {
for (int j = 1; j < n; ++j) {
dp[j] += dp[j - 1];
}
}
一个机器人位于一个 m x n 网格的左上角 (起始点在下图中标记为“Start” )。
机器人每次只能向下或者向右移动一步。机器人试图达到网格的右下角(在下图中标记为“Finish”)。
现在考虑网格中有障碍物。那么从左上角到右下角将会有多少条不同的路径
来源:力扣(LeetCode)
链接: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unique-paths-ii
著作权归领扣网络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官方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用动态规划 Dynamic Programming 来解,使用一个二维的 dp 数组,大小为 (m+1) x (n+1),这里的 dp[i][j] 表示到达 (i-1, j-1) 位置的不同路径的数量,那么i和j需要更新的范围就是 [1, m] 和 [1, n]。状态转移方程跟之前那道题是一样的,因为每个位置只能由其上面和左面的位置移动而来,所以也是由其上面和左边的 dp 值相加来更新当前的 dp 值,如下所示:
dp[i][j] = dp[i-1][j] + dp[i][j-1]
这里就能看出来初始化 d p数组的大小为 (m+1) x (n+1),是为了 handle 边缘情况,当i或j为0时,减1可能会出错。当某个位置是障碍物时,其 dp 值为0,直接跳过该位置即可。这里还需要初始化 dp 数组的某个值,使得其能正常累加。当起点不是障碍物时,其 dp 值应该为1,即dp[1][1] = 1,由于其是由 dp[0][1] + dp[1][0] 更新而来,所以二者中任意一个初始化为1即可。由于之后 LeetCode 更新了这道题的 test case,使得使用 int 型的 dp 数组会有溢出的错误,所以改为使用 long 型的数组来避免 overflow,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uniquePathsWithObstacles(vector>& obstacleGrid) {
if (obstacleGrid.empty() || obstacleGrid[0].empty() || obstacleGrid[0][0] == 1) return 0;
int m = obstacleGrid.size(), n = obstacleGrid[0].size();
vector> dp(m + 1, vector(n + 1, 0));
dp[0][1] = 1;
for (int i = 1; i <= m; ++i) {
for (int j = 1; j <= n; ++j) {
if (obstacleGrid[i - 1][j - 1] != 0) continue;
dp[i][j] = dp[i - 1][j] + dp[i][j - 1];
}
}
return dp[m][n];
}
};
1、由于还有障碍物,且位置不定,因此边缘位置的dp值不确定,不能像上一题直接赋值为,1,而是和别的计算方式一样,但反之0-1的情况,就修改 dp的含义。这样自只需要计算【1-m】[1-n]单位内的即可。同时记得赋初值。
2、由于二维数值的初始值都为0,因此当[i-1][j-1]为障碍物时,只需要直接跳过即可
我们维护一个二维的 dp 数组,其中 dp[i][j] 表示到达当前位置的最小路径和。接下来找状态转移方程,因为到达当前位置 (i, j) 只有两种情况,要么从上方 (i-1, j) 过来,要么从左边 (i, j-1) 过来,我们选择 dp 值较小的那个路径,即比较 dp[i-1][j] 和 dp[i][j-1],将其中的较小值加上当前的数字 grid[i][j],就是当前位置的 dp 值了。但是有些特殊情况要提前赋值,比如起点位置,直接赋值为 grid[0][0],还有就是第一行和第一列,其中第一行的位置只能从左边过来,第一列的位置从能从上面过来,所以这两行要提前初始化好,然后再从 (1, 1) 的位置开始更新到右下角即可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inPathSum(vector>& grid) {
if (grid.empty() || grid[0].empty()) return 0;
int m = grid.size(), n = grid[0].size();
vector> dp(m, vector(n));
dp[0][0] = grid[0][0];
for (int i = 1; i < m; ++i) dp[i][0] = grid[i][0] + dp[i - 1][0];
for (int j = 1; j < n; ++j) dp[0][j] = grid[0][j] + dp[0][j - 1];
for (int i = 1; i < m; ++i) {
for (int j = 1; j < n; ++j) {
dp[i][j] = grid[i][j] + min(dp[i - 1][j], dp[i][j - 1]);
}
}
return dp[m - 1][n - 1];
}
};
1、该问题虽然也是二维dp,且dp[i,j]与 dp[i-1][j] 和 dp[i][j-1]都有关系,但不同的地方是如果按上一题 的修改dp含义,则边缘生数据会出错,因为按那个方法,边缘数据的处理和正常一样,但初始化时都为0 ,则左上角,右下角的数据比价。肯定都选的0,则此时的边缘dP都是自身的数,不正确。
2、处理二维dp,且dp[i,j]与 dp[i-1][j] 和 dp[i][j-1]都有关系,如果初始化后,边缘数据的处理和正常一样,则可以按照修改dp简化,否者就单独赋予边缘dp初值,然后按正常规律计算。当边缘数据简单统一,则可以化为一维数组简化计算
假设你正在爬楼梯。需要 n 阶你才能到达楼顶。
每次你可以爬 1 或 2 个台阶。你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可以爬到楼顶呢?
注意:给定 n 是一个正整数。
示例 1:
输入: 2
输出: 2
解释: 有两种方法可以爬到楼顶。
1. 1 阶 + 1 阶
2. 2 阶
来源:力扣(LeetCode)
链接: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climbing-stairs
著作权归领扣网络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官方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climbStairs(int n) {
if (n <= 1) return 1;
vector dp(n);
dp[0] = 1; dp[1] = 2;
for (int i = 2; i < n; ++i) {
dp[i] = dp[i - 1] + dp[i - 2];
}
return dp.back();
}
};
因为每次只能爬1或2步,那么爬到第n层的方法要么是从第 n-1 层一步上来的,要不就是从 n-2 层2步上来的,所以递推公式非常容易的就得出了:dp[n] = dp[n-1] + dp[n-2]。
1、一维的dp问题,找出dp[i]与别的的关系,赋予初值。
2、一维二维的dP问题,即子问题与大问题有密切联系并且关系容易察觉的,注意使用动态规划,即dp数组,重点在与dp数组的含义、初值、关系。
同类题目91
条包含字母 A-Z 的消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了编码:
'A' -> 1
'B' -> 2
...
'Z' -> 26
给定一个只包含数字的非空字符串,请计算解码方法的总数。
来源:力扣(LeetCode)
链接: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decode-ways
著作权归领扣网络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官方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numDecodings(string s) {
if (s.empty() || s[0] == '0') return 0;
vector dp(s.size() + 1, 0);
dp[0] = 1;
for (int i = 1; i < dp.size(); ++i) {
dp[i] = (s[i - 1] == '0') ? 0 : dp[i - 1];
if (i > 1 && (s[i - 2] == '1' || (s[i - 2] == '2' && s[i - 1] <= '6'))) {
dp[i] += dp[i - 2];
}
}
return dp.back();
}
};
不同点是,含有限制。满足约束条件才可使用 dp[i] = dp[i - 1] + dp[i - 2];
给定一个整数 n,求以 1 ... n 为节点组成的二叉搜索树有多少种?
这道题实际上是 卡塔兰数 Catalan Numbe 的一个例子
卡特兰数Cn满足以下递推关系 [1] :
,我们把 n = 0 时赋为1,因为空树也算一种二叉搜索树,那么 n = 1 时的情况可以看做是其左子树个数乘以右子树的个数,左右子树都是空树,所以1乘1还是1。那么 n = 2 时,由于1和2都可以为根,分别算出来,再把它们加起来即可。n = 2 的情况可由下面式子算出(这里的 dp[i] 表示当有i个数字能组成的 BST 的个数):
dp[2] = dp[0] * dp[1] (1为根的情况,则左子树一定不存在,右子树可以有一个数字)
+ dp[1] * dp[0] (2为根的情况,则左子树可以有一个数字,右子树一定不存在)
同理可写出 n = 3 的计算方法:
dp[3] = dp[0] * dp[2] (1为根的情况,则左子树一定不存在,右子树可以有两个数字)
+ dp[1] * dp[1] (2为根的情况,则左右子树都可以各有一个数字)
+ dp[2] * dp[0] (3为根的情况,则左子树可以有两个数字,右子树一定不存在)
由此可以得出卡塔兰数列的递推式为: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numTrees(int n) {
vector dp(n + 1);
dp[0] = dp[1] = 1;
for (int i = 2; i <= n; ++i) {
for (int j = 0; j < i; ++j) {
dp[i] += dp[j] * dp[i - j - 1];
}
}
return dp[n];
}
};
1、子问题间的关系不在是斐波那契数列,而是卡塔兰数 Catalan Numbe ,不在是相加的关系而是相乘。根据乘法原理,具有独立性的两个事件,通过乘表示总的类型。
2、卡塔兰数 Catalan Numbe 的处理过程
for (int i = 2; i <= n; ++i) {
for (int j = 0; j < i; ++j) {
dp[i] += dp[j] * dp[i - j - 1];
}
}
3、注意数列的赋值,卡塔兰数 Catalan Numbe 的初始值为令h(0)=1,h(1)=1。
流程图:
给定一个整数 n,生成所有由 1 ... n 为节点所组成的二叉搜索树。
示例:
输入: 3
输出:
[
[1,null,3,2],
[3,2,null,1],
[3,1,null,null,2],
[2,1,3],
[1,null,2,null,3]
]
来源:力扣(LeetCode)
链接: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unique-binary-search-trees-ii
著作权归领扣网络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官方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道题是之前的 Unique Binary Search Trees 的延伸,之前那个只要求算出所有不同的二叉搜索树的个数,这道题让把那些二叉树都建立出来。这种建树问题一般来说都是用递归来解,这道题也不例外,划分左右子树,递归构造。这个其实是用到了大名鼎鼎的分治法 Divide and Conquer,类似的题目还有之前的那道 Different Ways to Add Parentheses 用的方法一样,用递归来解,划分左右两个子数组,递归构造。刚开始时,将区间 [1, n] 当作一个整体,然后需要将其中的每个数字都当作根结点,其划分开了左右两个子区间,然后分别调用递归函数,会得到两个结点数组,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从这两个数组中每次各取一个结点,当作当前根结点的左右子结点,然后将根结点加入结果 res 数组中即可,我们可以使用记忆数组来优化,保存计算过的中间结果,从而避免重复计算。注意这道题的标签有一个是动态规划 Dynamic Programming,其实带记忆数组的递归形式就是 DP 的一种,memo[i][j] 表示在区间 [i, j] 范围内可以生成的所有 BST 的根结点,所以 memo 必须是一个三维数组,这样在递归函数中,就可以去 memo 中查找当前的区间是否已经计算过了,是的话,直接返回 memo 中的数组,否则就按之前的方法去计算,最后计算好了之后要更新 memo 数组,参见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 generateTrees(int n) {
if (n == 0) return {};
vector>> memo(n, vector>(n));
return helper(1, n, memo);
}
vector helper(int start, int end, vector>>& memo) {
if (start > end) return {nullptr};
if (!memo[start - 1][end - 1].empty()) return memo[start - 1][end - 1];
vector res;
for (int i = start; i <= end; ++i) {
auto left = helper(start, i - 1, memo), right = helper(i + 1, end, memo);
for (auto a : left) {
for (auto b : right) {
TreeNode *node = new TreeNode(i);
node->left = a;
node->right = b;
res.push_back(node);
}
}
}
return memo[start - 1][end - 1] = res;
}
};
1、树的构造采用分治法构造
2、和最长回文一样,逐个选择根节点。
3、带记忆数组的递归形式就是 DP 的一种
给定一个三角形,找出自顶向下的最小路径和。每一步只能移动到下一行中相邻的结点上。
例如,给定三角形:
[
[2],
[3,4],
[6,5,7],
[4,1,8,3]
]
自顶向下的最小路径和为 11(即,2 + 3 + 5 + 1 = 11)。
来源:力扣(LeetCode)
链接: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triangle
著作权归领扣网络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官方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实这道题和 Dungeon Game 非常的类似,都是用DP来求解的问题。那么其实我们可以不新建dp数组,而是直接复用triangle数组,我们希望一层一层的累加下来,从而使得 triangle[i][j] 是从最顶层到 (i, j) 位置的最小路径和,那么我们如何得到状态转移方程呢?其实也不难,因为每个结点能往下走的只有跟它相邻的两个数字,那么每个位置 (i, j) 也就只能从上层跟它相邻的两个位置过来,也就是 (i-1, j-1) 和 (i-1, j) 这两个位置,那么状态转移方程为:
triangle[i][j] = min(triangle[i - 1][j - 1], triangle[i - 1][j])
我们从第二行开始更新,注意两边的数字直接赋值上一行的边界值,那么最终我们只要在最底层找出值最小的数字,就是全局最小的路径和啦,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inimumTotal(vector>& triangle) {
for (int i = 1; i < triangle.size(); ++i) {
for (int j = 0; j < triangle[i].size(); ++j) {
if (j == 0) {
triangle[i][j] += triangle[i - 1][j];
} else if (j == triangle[i].size() - 1) {
triangle[i][j] += triangle[i - 1][j - 1];
} else {
triangle[i][j] += min(triangle[i - 1][j - 1], triangle[i - 1][j]);
}
}
}
return *min_element(triangle.back().begin(), triangle.back().end());
}
};
给定一个整数数组 nums,求出数组从索引 i 到 j (i ≤ j) 范围内元素的总和,包含 i, j 两点。
示例:
给定 nums = [-2, 0, 3, -5, 2, -1],求和函数为 sumRange()
sumRange(0, 2) -> 1
sumRange(2, 5) -> -1
sumRange(0, 5) -> -3
来源:力扣(LeetCode)
链接: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range-sum-query-immutable
著作权归领扣网络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官方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所以这道题的难点就在于是否能想到来用建立累计直方图的思想来建立一个累计和的数组 dp,其中 dp[i] 表示 [0, i] 区间的数字之和,那么 [i,j] 就可以表示为 dp[j]-dp[i-1],这里要注意一下当 i=0 时,直接返回 dp[j] 即可,参见代码如下:
class NumArray {
public:
NumArray(vector &nums) {
dp = nums;
for (int i = 1; i < nums.size(); ++i) {
dp[i] += dp[i - 1];
}
}
int sumRange(int i, int j) {
return i == 0? dp[j] : dp[j] - dp[i - 1];
}
private:
vector dp;
};
1、由于dp的值就是原数组元素的累加,每一个dp[i][j]都要加上本身的原数组的[i][j],故直接使用原数组是很巧妙的方法,而且也免去啦初始化过程
2、注意到该原数组的二维数组是不等长的二维数组,这样处理就很巧妙,不浪费空间而且便于计算
for (int i = 1; i < triangle.size(); ++i) {
for (int j = 0; j < triangle[i].size(); ++j)
3、最后选出dp数组中最后一行的最小元素,*min_element(triangle.back().begin(), triangle.back().end());
4、最优问题的解,要么用贪心算法,但不一定是最优解。用动态规划鞥保证是全局最优解。
5、 dp[i] 表示 [0, i] 区间的数字之和,那么 [i,j] 就可以表示为 dp[j]-dp[i-1],这里要注意一下当 i=0 时,直接返回 dp[j]
给定一个二维矩阵,计算其子矩形范围内元素的总和,该子矩阵的左上角为 (row1, col1) ,右下角为 (row2, col2)。
上图子矩阵左上角 (row1, col1) = (2, 1) ,右下角(row2, col2) = (4, 3),该子矩形内元素的总和为 8。
来源:力扣(LeetCode)
链接: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range-sum-query-2d-immutable
著作权归领扣网络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官方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里我们维护一个二维数组dp,其中dp[i][j]表示累计区间(0, 0)到(i, j)这个矩形区间所有的数字之和,那么此时如果我们想要快速求出(r1, c1)到(r2, c2)的矩形区间时,只需dp[r2][c2] - dp[r2][c1 - 1] - dp[r1 - 1][c2] + dp[r1 - 1][c1 - 1]即可,下面的代码中我们由于用了辅助列和辅助行,所以下标会有些变化,参见代码如下:
class NumMatrix {
public:
NumMatrix(vector > &matrix) {
if (matrix.empty() || matrix[0].empty()) return;
dp.resize(matrix.size() + 1, vector(matrix[0].size() + 1, 0));
for (int i = 1; i <= matrix.size(); ++i) {
for (int j = 1; j <= matrix[0].size(); ++j) {
dp[i][j] = dp[i][j - 1] + dp[i - 1][j] - dp[i - 1][j - 1] + matrix[i - 1][j - 1];
}
}
}
int sumRegion(int row1, int col1, int row2, int col2) {
return dp[row2 + 1][col2 + 1] - dp[row1][col2 + 1] - dp[row2 + 1][col1] + dp[row1][col1];
}
private:
vector > dp;
};
你是一个专业的小偷,计划偷窃沿街的房屋。每间房内都藏有一定的现金,影响你偷窃的唯一制约因素就是相邻的房屋装有相互连通的防盗系统,如果两间相邻的房屋在同一晚上被小偷闯入,系统会自动报警。
给定一个代表每个房屋存放金额的非负整数数组,计算你在不触动警报装置的情况下,能够偷窃到的最高金额。
示例 1:
输入: [1,2,3,1]
输出: 4
解释: 偷窃 1 号房屋 (金额 = 1) ,然后偷窃 3 号房屋 (金额 = 3)。
偷窃到的最高金额 = 1 + 3 = 4 。
来源:力扣(LeetCode)
链接: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house-robber
著作权归领扣网络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官方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道题的本质相当于在一列数组中取出一个或多个不相邻数,使其和最大。那么对于这类求极值的问题首先考虑动态规划 Dynamic Programming 来解,维护一个一位数组 dp,其中 dp[i] 表示 [0, i] 区间可以抢夺的最大值,对当前i来说,有抢和不抢两种互斥的选择,不抢即为 dp[i-1](等价于去掉 nums[i] 只抢 [0, i-1] 区间最大值),抢即为 dp[i-2] + nums[i](等价于去掉 nums[i-1])。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下吧,比如说 nums为{3, 2, 1, 5},那么来看 dp 数组应该是什么样的,首先 dp[0]=3 没啥疑问,再看 dp[1] 是多少呢,由于3比2大,所以抢第一个房子的3,当前房子的2不抢,则dp[1]=3,那么再来看 dp[2],由于不能抢相邻的,所以可以用再前面的一个的 dp 值加上当前的房间值,和当前房间的前面一个 dp 值比较,取较大值当做当前 dp 值,这样就可以得到状态转移方程 dp[i] = max(num[i] + dp[i - 2], dp[i - 1]), 且需要初始化 dp[0] 和 dp[1],其中 dp[0] 即为 num[0],dp[1] 此时应该为 max(num[0], num[1]),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rob(vector &nums) {
if (nums.size() <= 1) return nums.empty() ? 0 : nums[0];
vector dp = {nums[0], max(nums[0], nums[1])};
for (int i = 2; i < nums.size(); ++i) {
dp.push_back(max(nums[i] + dp[i - 2], dp[i - 1]));
}
return dp.back();
}
};
1、对于数组的dp的运算法则和dp[i-1][j-1]等有关的,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法:
(1)直接将原数组赋值给dp,当dp[i]的值需要加上num[i]。并且边界数值能处理好。(比较适合一维)
(2)当直接赋边界初值比较方便时,可以直接赋予边界初值,然后从1或2 开始遍历
(3)当边界处值相同时,可以化二维为一维,并且dp[i][j]和dp[i-1][j]有关。
(4)拓展数组长宽。赋予合适初值。注意此时,边界的初值已经和内部的一样,故赋予初值的时候一定注意,是否拓宽数组可行。
https://github.com/grandyang/leetcode/issues/62
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unique-paths/
https://github.com/grandyang/leetcode/issues/63
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unique-paths-ii/
https://github.com/grandyang/leetcode/issues/5
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longest-palindromic-substring/
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climbing-stairs/
https://github.com/grandyang/leetcode/issues/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