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费进入3.0时代,打卡50年返500万,调侃的背后是什么?

前段时间很多企业价格反常,以往在5-6月这样的淡季,要么是价格很低,要么是名额有限,而今年此时的价格却让人有点看不懂。


价格淡季逆市上涨



前不久,昌硕、世硕价格突然猛涨,突破4000,最高时达到了5000,常熟新世接近5000。


郑州富士康价格更是突破了10000,就连一向低调的名硕,最近也拉出了3000的费用,直逼去年高峰期水平。



要知道,去年的这个时候,平均价格也就在2000-3000左右,个别小企业以及急缺人企业也出现过短暂的接近5000的价格。


所以很多人觉得今年很反常,是不是今年高峰期价格又要再一次刷新我们的认知了?


去年最高返费12000的记录来看,今年怕是要破20000


其实近期的这一波高价,一方面是因为部分企业短暂性人力急需求,另一方面是用人企业针对求职者对高返费企业偏爱的价格策略



高价真的高么?



很多人对这个时候就出现如此天价返费,非常的不理解。


但是,高价真的高么?


我们都知道,在一次性返费周期中,有“打卡”和“在职”的区别。




我们不能光看返费的价格高低,还要看返费的计算周期,计算出“实际的返费”。


那么我们就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时间周期单位


因为,在职和打卡的时间周期并不一样。


例如昌硕的打卡45天,按照最常见的电子厂作息规律,上六休一,也就是周天不算入返费周期。


那么假设5月1号入职报到,到6月28号,就算是达到了“在职满45天”,一般保险起见,都会多干几天,不卡着时间点离开,以免出现意外。


所以我们可以换算为:打卡45天=在职60



如果再加上一个附加条件:出名单需在职,那就更久了。


因为这要看各家派遣公司的速度,可快可慢,一般来说:


打卡45天+出名单需在职=在职80


如果再拖一拖,加上没拿到钱不敢撤,在职90天没有问题的。


这样我们把前段时间的价格来换算下:


我们发现其实换算成在职30天,单月真正的高价其实是苏州名硕



富士康的价格看似很高,但实际换算下来,只能说:正常


干满5个月多一点,才能拿到所有的费用,所以返费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你要干多久


朋友圈里看见一个哥们发了这么一张图,来调戏目前的返费政策:






为什么要这样?



很多人都抱怨,这样的价格政策 套路太深,为什么不能简单点?


原因很简单,企业和派遣公司要生存


员工的在职时长决定了企业和派遣公司付出的这些招聘成本是否能够收回,如果大家都是干一个月拿了钱就走,那企业和派遣公司无疑会承受巨大的亏损。


现在返费大部分被求职者拿走,而求职者又一味的追求高返费,不管其他因素,哪里高往哪里走。



所以只能利用打卡、出名单需在职等所有能用上的手段,目的就是让员工在职时间拉长,再拉高总价。


没有谁来到这个行业是来大撒币的,所以,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行业上游的策略调整。




小时工、差价工


那有没有一种方式,既可以解决员工拿了返费就走,招募成本过大,又能让员工、人力服务商共赢的模式呢?


目前来看,就是小时工了,员工可以得到补贴,工资变高,人力供应商也可以拿到利润。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伙伴只做小时工的单子, 比起返费8000,利润200的一次性返费来说,小时工的利润不至于那么可怜,员工也能相对的在职时间稍长一点。


一些中小企业转变小时工模式简单,但是一些大型外资企业想要转小时工模式,就不非常的困难了。


这时候就有了“差价工”模式,近期昌硕、世硕已经开始了差价工模式。


将工资换算提高至20元/小时,不再给员工返费,另外做满月支付给人力供应商500-700元的费用,以此来让员工在职时间久一点。




好的商业模式,一定是多赢的,各方都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能够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如果有一方一直处于利益受损的情况,那么市场就会走向畸形。


按照目前的状况来看,市场正在自我调整,向好的方向发展。


也建议大家选择在平衡的、健康的体系做生意,毕竟,这一行一夜暴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彩蛋:公众号回复“周期”,告诉你劳务老司机换算打卡、在职的公式。






(最无敌的商业模式-利他)

微信号:劳务研究所

劳务行业资深媒体;300万人力资源从业者的内容提供商;随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新人的知识库;大神的交流地;陪你成长,看你发财


你可能感兴趣的:(返费进入3.0时代,打卡50年返500万,调侃的背后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