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毓明案件持续发酵|不完美的世界,又凭什么要求完美的受害者?

全文字数:1022;阅读时间:4 分钟

4月12日,一篇《高管性侵养女事件疑云》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该文章进行角色转换,从性侵嫌疑人的角度出发,指出李星星并非像此前报道所言那般“无辜”,同时李星星也对鲍毓明存在爱恋,试图为鲍某明洗白,引起极大的争议。而第二天晚间,《财新》报道最终发布道歉并撤稿。

(图文:转自微博)

4月15日,《澎湃新闻》从相关渠道获得一份鲍某明与受害人在2018年6月17日通话录音,这份录音几乎又是鲍某的二次洗白的“阴谋”手段,甚至有些看官直接留言:“看来这女的也不是善茬!”“就知道这两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无疑,这份录音还真有那么一点点动摇了群众的思想,真真是高知分子,这么多年的法律知识还真不是白看的

(图文:转自微博)

现在,我们再去纠结谁的错?究竟是谁在撒谎?这个无意义的命题就像是在直接问受害者:”你是不是自愿的?“这么残忍。如果说女孩也不是什么善茬,也是坏的。是的!或许她是“变坏了”,但是是谁让一个只有14左右、本该处在一个天真善良的花季少女变成那么”不可理喻“的”坏人“呢?

是鲍某这个名存实亡的”养父“,披着人皮的禽兽,对一个花季少年的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摧残,她还小,什么都不懂,能不疯,能不”变坏“吗?

是社会的帮凶们——母亲的狠心抛弃送养、部分警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纵容、来自社会对性的禁忌感......

当时的她还只是个花季少女,却要去承受这个年纪所不该承受的困难。

她”病了“,患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强迫自己对犯罪者产生情感,这样对她才有细微的安慰和救赎。她得了严重的抑郁焦虑,多次企图自杀......

(图文:转自网络)

还记得2017年青年女作家林奕含上吊自杀案件吗?直到她离世之后,大众才了解到她曾经遭受的痛苦——她将自己被老师性侵的经历写成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和着血泪悲壮地控诉。小说中的老师李国华和鲍毓明一样,都是披着人皮的禽兽,甚至,他们为自己施暴所找的借口都极其类似——李国华说:“这是老师爱你的方式。你喜欢老师,老师喜欢你,我们没有做不对的事情。”

他们的犯罪手法如出一辙,如果说”鲍某“们是杀人犯,我觉得不足为过,他们的伤害的女孩们,纵使时间再久远,也抹不去这段深入骨髓的伤痛,大多数的他们活着就如同死了一般,他们世界只剩下灰白,没有了本该有的色彩。

近年来,性侵儿童的恶性案件是逐年递增之势,仅2014年被媒体曝光的案件高达503起,更令人担忧的是,没有报案的受害儿童更多,有资料显示:每七个性侵案件中只有一个被揭发。

社会对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强暴一个女生,全世界都觉得是她自己的错,连她也觉得是自己的错。这不属于他们的罪恶感一次次纵容罪犯,深深地伤害了他们。他们往往选择隐忍,然而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当成美德是这个伪善的世界维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气才是美德。对于”鲍某“们不能放过,就算他们再怎么巧言令色地洗白,却改不了他们深入骨髓的肮脏,相信正义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


你可能感兴趣的:(鲍毓明案件持续发酵|不完美的世界,又凭什么要求完美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