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落在笔尖的使者

一场大雪开启了2021年的冬天。

雪夜过后,街道便改换过另一种姿容,代表着秋的金黄银杏叶像羽毛一样在风雪的裹挟下从树枝上脱光褪尽,层层叠叠地躺在人行道上,不声不响,却依然灿烂。整座小城呈现出一种喧闹过后的宁静,好像这雪有一股重塑世界的力量。

古往今来,雪便被赋予了丰富的意义。不同时空的雪,飘落在不同文人的笔下,映照在我们共同热爱的时代里。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一个在寒天独钓的老翁,使得历代文人无不交口称绝,这是诗人韩愈眼中的雪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既有苍茫的雪,辽阔的江,也有那个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韩愈。时间来到八百多年以后,一位文人怀抱炉火,身披毳衣,乘小舟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随着文人俯仰往还的目光景色似乎也流动起来,苍茫开阔,一气呵成。在那雪景中,有的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轻盈灵动,万物归一。这是张岱阅尽浮华后看到的雪中世界,如幻似真。

这雪,是文人的傲骨。

塞外八月,狂风呼啸,如朵朵梨花般绽放的是边塞的大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岑参的浪漫情怀!那雪,无处不在,散入珠帘,飘落瀚海,映衬红旗,浸满思念。“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友人的身影在雪地中渐行渐远,只留下了一串雪上的马蹄印痕,留下了边塞文人挥之不去的离愁别绪。又见那落日黄云,旷野苍茫,太阳黯淡无光,北风刚刚送走雁群,又带来了纷纷扬扬的大雪,“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是高适眼中的雪景,即将送别那惺惺相惜的友人,不缠绵不幽怨,有的是那开阔胸襟与豪迈气势。“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响亮而有力,自信而坚定。

这雪,是文人的至真。

一位穿着单薄的老翁,满面灰尘,两鬓斑白,驾着沉重的牛车,披星戴月,凌霜冒雪,赶往集市。夜里的一场大雪,让路格外难走,牛车轧着冰冻的车辙,艰难地前行。“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这是白居易笔下的雪。这雪,不再是美丽的,不再是浪漫的,也许混杂在尘土中早已变了形状和颜色,也许又变成了冰的形式铺展在这条老翁日日行走的路上。这雪,是灰暗的,是沉重的,是卑微贫苦的见证者,又似一根无形的线,拽拉着人们的心灵。

这雪,是文人的济世情怀。

八十五年之前,一代伟人站在高原之上,望着茫茫白雪,写下了壮美的诗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时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笔下的雪景。宽广的大地,因雪的覆盖而显苍茫;雄伟的山脉,因雪的装扮而显灵动;连绵的高原,因雪的拥抱而显奔腾。一轮红日,令这雪景尽显娇艳美好。冰雪,融汇着伟人热血澎湃!

这雪,是文人的雄心壮志!

古往今来,雪承载了许多,见证了许多,我们爱雪,也爱书写雪的文字。

如今,天晴了,雪化了,但是那些汉字镌刻在历史的书卷上,经久不灭;那些文人,屹立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你可能感兴趣的:(冬雪—落在笔尖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