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8听书笔记:《烛烬》

这本书说的是一个关于友谊和背叛的故事;然后我们再切换视角,推敲一下友谊和背叛背后的真相;最后,我们再从隐喻层面出发,重新审视这个故事,这是一个关于时代剧变、贵族精神消亡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追求人性完整的故事。

晚宴后,康拉德不告而别,第二天一早,他远走高飞,音讯全无。亨利克凭着直觉去了康拉德在郊外的住处,在这里,他有了新的发现:自己的妻子和康拉德是情人。这个住处是个出租屋,康拉德从来不让亨利克来看。亨利克没想到的是,房子布置得很美,充满了艺术气息和浪漫情调,完全不像他印象中那个严肃的军人康拉德,奇怪的是,还有一张很大的双人床。就在这时,克里斯蒂娜也来了。确认康拉德已经远走高飞,她只说了一句话:“胆小鬼”。说到这儿你肯定已经明白了,这对情人原本计划杀死亨利克,然后一起私奔。

亨利克震惊不已,但他什么都没说,他等着这两人来跟自己解释。然而他没有等到,那场晚宴成了三人最后的晚餐。从那以后,亨利克再也没跟妻子说过一句话,而妻子也陷入沉默和抑郁。父母的命运在亨利克身上轮回着。就这样过了8年,克里斯蒂娜抑郁而终,死时只有28岁。而亨利克的余生都在孤独和等待中度过,他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每天都在等康拉德回来,给他一个真相,一个答案。这一等就是41年零43天。

好,亨利克的故事到这儿就说得差不多了。我们讲的,都是亨利克在这么多年里反复回忆和推敲的事实,但事实并不等于真相。你肯定跟亨利克一样,想知道康拉德究竟为什么要杀死亨利克,克里斯蒂娜是否参与了杀死亨利克的预谋。这些问题,只能从康拉德那里得到答案。

这深藏的黑暗的心,亨利克一无所知,他的妻子却一清二楚,因为他们才是同类。克里斯蒂娜出身于血脉混杂的家庭,父亲是个音乐老师。因为音乐,康拉德与克里斯蒂娜相互结识。后来,康拉德把克里斯蒂娜介绍给亨利克,却从没告诉他,这个女孩喜欢的是自己。为了实现阶级跃迁,克里斯蒂娜把她的真实自我藏了起来,跟亨利克生活在了一起。但是,她对康拉德的爱从来没有熄灭,这种激情和痛苦,她只能通过音乐和写日记来宣泄。在亨利克面前,她表现得温柔隐忍,可是她的日记本却写满了她对亨利克的不满。她总是说亨利克傲慢自负,甚至在度蜜月时,日记也写满了她对亨利克的憎恶。

真正的康拉德和克里斯蒂娜在郊外的出租房里做着他们真实的自我。他们爱,他们恨,但他们清楚地知道,离开亨利克,他们没法美满地活着,也不能美满地死去。他们只能依附于亨利克,欺骗他,却无法离开他,他们只能是一对不快乐的情人,而杀死亨利克,他们也没法名正言顺地在一起,只会更加不快乐。所以,康拉德最终没有杀死亨利克。既然无法杀死自己想取而代之的人,就只好杀死自己黑暗的心。他抛下一切,去了热带,把自己流放在时间里。

好,康拉德版本的故事讲完了,这是亨利克用他的回忆整理出来的,他一直在等待复仇,但这复仇不是杀人,而是当面对质,揭穿他。41年后的这场晚宴,亨利克复仇成功了,面对他语言的子弹,康拉德没有反驳,只有沉默。但在说完了这一切后,亨利克说出了让人震惊的话,那就是,他说,康拉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都是他的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

对康拉德来说,“好的爱”已经随着自己对“取而代之”的激情,对男女之爱的激情,随着奥匈帝国的灭亡和19世纪的远去,永远逝去了。他对亨利克说出了这本书最著名的一段话:“曾经有一个我们值得为之生、为之死的世界。这个世界灭亡了。新的世界与我无关。这就是我能说的一切。”所以,他去往热带,“到时间中去避难”。而亨利克将军却说:“对我来说,这个世界依然还在,即使在现实中已经消亡。”

他们说的这个灭亡了的世界,是他们刚进军校时宣誓效忠的奥匈帝国,也是他们的精神家园:贵族精神。时代的剧变毁灭了康拉德的精神家园,他的心随时代而黑暗。但亨利克却拒绝改变。在完成了自己军人的使命后,他选择了与世隔绝的生活,在庄园里自我流放,拒绝外面的世界侵入自己的心。古老的庄园像一座坟墓,安放着世代祖先的亡灵,象征着贵族精神的延续和完整,庄园其实是亨利克的精神家园的化身。

康拉德和亨利克是一个完整人格的两个分身,他们生命中缺少的那块拼图,就是对方。亨利克一生恪尽职守,追求道德完善和人格高贵,而康拉德野心勃勃,破坏规则,为所欲为;亨利克遵从理性,度过了克制的一生,而康拉德被激情驱使,度过了冒险的一生。分离的41年里,他们都想念着彼此,饱受痛苦的折磨。在两人夜谈的最后,亨利克问了康拉德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凝聚了他对康拉德的深深理解。他说:“你是否也这样认为,生命的内容不是别的,而是那股有一天打动了我们的内心和灵魂,之后永远燃烧到死的激情?”而康拉德回答他:“你很清楚,是这样的。”

小说的结尾,蜡烛燃尽了。两个老人彼此作别,告别爱恨纠葛的往昔岁月,告别永不复返的昨日世界。这就是《烛烬》这个书名的涵义。在匈牙利文中,这个书名是“蜡烛燃烧到了根部”的意思。蜡烛是小说中最重要的道具,故事从点燃蜡烛迎接客人的到来说起,到蜡烛熄灭送走客人结束,两位老人聊尽了一生的沧桑。燃烧的蜡烛是时间流逝的象征,也暗示着克里斯蒂娜的缺席,因为蓝色的蜡烛是她生前的爱物。

作家马洛伊用一场夜宴会饮的时间,浓缩了一个世纪的激变。整个故事就像一场舞台剧,在亨利克的回忆和人物的对白中,我们看到了一副时代剧变的画卷中两种人的不同选择:有人坚守贵族精神,有人跟从黑暗的心,最终,我们看到的是对立的双方在柏拉图所说的“灵魂之爱”中达到了和解。这是一个关于时代剧变、贵族精神消亡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人性完整的故事。

总结一下,马洛伊是一位因时代原因被世界遗忘又被重新挖掘的文学大师,《烛烬》是他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我们把故事折叠了三次,说了友谊与背叛,差异与仇恨,爱与和解。在这本书里,作家用他魔法师般的手笔调度着时间,将一个世纪的变迁浓缩在一场夜宴会饮中,他用一场人性的悲剧,为我们诠释了贵族精神的真谛,也把我们对友谊和爱的理解,带回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时代,看到了友谊和爱最本真的样子。而所谓高贵,也就是回到最本真的样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1228听书笔记:《烛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