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可能是“良药”,一定不是“神药”

基于项目的学习

【定义】英文:Project-Based Learning(PBL.)。 中文:基于项目的学习,项目式学习,项目化学习。

#源自英文,不同版本翻译结果不同。个人更倾向于“基于项目的学习”这个说法,学习过程对学习结果的影响更为明确。

【理论背景】PBL源于一个世纪前教育学家、哲学家杜威(Dewey,1859年10月20日-1952年6月1日)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杜威认为,“从做中学”能让儿童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这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

杜威指出,儿童所“做”的或参加的工作活动并不同于职业教育,贯彻“从做中学”的原则,对儿童的影响更加生动、更加持久并含有更多的文化意义。

#无论是顶层设计者打算推行PBL,还是一线教师做个人尝试,对杜威的“做中学”教育思想做深入细致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不然,可能仅仅停留在“术语”改革的层面。

【时代背景】上个世纪80-90年代,美国学习科学研究者们发现许多学生在学校感到厌烦、无聊,在大学新生测验中则发现,即使高分学生,在科学、文学、数学等方面的深层概念理解能力尚未建立,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并指出学校只教授表层知识却不教授更深层次知识的事实。之后,许多学习科学家们开始着手研究开发有助于加强学生参与的新型课程,其中包括PBL,使学生通过应用知识、操作实验的方式学习知识。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在“优化教学方式”方面提出“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2020年末,上海市教委宣布正式启动“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

#从国家层面的引导性政策,到先进地区的领跑式实验,意味着将会有更多地区、学校不可避免或被动或主动地“卷入”其中,这也许是教学改革的又一个“风口”。

【模式识别】PBL是一种情境化的学习方式,需具有以下五大特征(引自:[美]R.基思·索耶.剑桥学习科学手册[M].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2010:370.):

特征1:从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始学习,这个问题被称为驱动问题。

'''
好的驱动问题是PBL有效实施的良好开端。“驱动问题”从何而来?由谁确定?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问题。真正的PBL而言,驱动问题不是由教师提出的,而应该是由学生提出的。
实践中,完全由学生自行提出有意义的驱动问题是有难度的。教师可以从两个角度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一是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从而形成问题集,然后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一一发表看法,遴选或再提炼出最有价值的问题;二是教师根据PBL目标提供一组问题,组织学生根据学习内容选出合适的问题。
学生从选择问题开始参与PBL,充分意识到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真实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学科课程的学习得以解决,从而产生主动探究问题答案的愿望。
总之,驱动问题的提出一定要有学生的充分参与,而不是由教师直接将“任务”或“项目”抛给学生。

'''

特征2: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对驱动问题展开探究。

'''
PBL旨在让学生模拟学科专家的研究过程,那么这一过程就不必拘泥于课堂,可能会深入到社区、大自然、社会公共场所等,而且探究的过程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而不仅仅是一节课。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必须的学习保障,包括:研究所需环境或场所的协调、涉及知识理解的学习资源、持续推进研究的项目探究进度单或研究方案参考模板等。

'''

特征3:教师、学生或社区成员协作,共同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

'''
这一特征与专家解决问题所处的社会情形类似。课内,学生与同伴、教师之间协作,提出问题、互相解释、互相质疑、讨论观点或数据、展示发现或分享作品等;课外,学生可以参与到与家人、社区人员等成人的交流中,共享信息、分享理解。
学生并不会与生俱来具备与他人协作、对话的能力,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指导,如主动发起话题、认真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固有的接受式课堂文化将向平等对话的趋势转变。

'''

特征4:学习技术给学生提供了脚手架,帮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提升能力。

'''
“学习技术”指数字化工具,如计算机、互联网、各种软件或app等,数字化时代,这些都可以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借助网络,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更丰富的学习资源,还可以无限拓展探究、学习时空;借助某些软件,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将收集到的信息转换成可视化数据或模型,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学生还可以运用专门的软件将学习成果转化成数字化产品,多媒体报告、动画影像、程序、图表等,获得更丰富的表达方式。
'''

特征5:学生要创制出一套能解决问题的可行产品。

'''
可视化的产品是知识构建、学习过程的外在表现,是驱动问题解决的衍生结果,这个产品可以以实物模型、影像、绘画、图标、绘画、游戏、戏剧表演、论文或报告、自媒体作品、程序软件等。学生在创造产品的过程中建构或重构理解,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为学生提供发布产品的机会是必要的,在解释、分享、评价、反馈的过程中也是反思学习的过程。
有价值的驱动问题才能引发有意义的探究,并最终产生有意义的产品。

'''

【辩证思行】上述5大特征,是判定是否为真正PBL的依据,缺一不可,实施的过程,需审慎实施,辩证思行。

1.PBL不是百病包治的神药,不能“一刀切”地推行。无论从课程的角度还是学习者的角度看,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太复杂,教学改革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尽管有些方式是不适切的,我们却不能因为当下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就对正在施行的教与学方式全盘否定。PBL是众多有效教学方式之一,适用对象、适用范围都是有限的,如果一声令下全体转向,势必造成负面影响。

2.PBL的有效实施对教师职业素养是有要求的,不能只提要求不给指导。PBL的实施关乎教师课程观、学习观、学生观,因此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其实施PBL的动机保障;驱动问题与学科核心知识的关联度、基于大概念的项目设计、学生实施过程中的干预时机和技巧……这些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学科知识、教学机智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多数教师需要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行为指导,而不是仅仅丢一纸文件、扔一个名词让一线教师在摸索中前行。

3.学生通过项目探究建构新知,而不是单纯地巩固旧知。“基于项目的学习”,重点是“学习”,而不是“做项目
”,更不是“做任务”,“项目”为“学习”而生,因此,教师在和学生一起设计驱动问题、构建项目时,最好能够建构一个相关知识“地图”或概念体系,就目前大多数学科教材编排特点而言,以学科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知识体系为基础设计项目可能更为切实可行。

4.针对PBL的评估是多元、多维的,不能仅对最终结果进行评估。可视化产品是PBL的最终结果,但不是评估学生学习的唯一内容。PBL实施过程中,从构建驱动问题到设计问题解决方案、验证实施、创制产品、发布反馈,这是一个反思迭代的过程,评估应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增强进一步探究的信心,形成敢于探究、主动学习的心理机制。

桥·翼

你可能感兴趣的:(PBL,可能是“良药”,一定不是“神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