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五四,母亲节,心理学及其它
一位心理咨询师的日常生活随笔
原创 | 雪青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对中国人而言,是一个堪称当成春节来过的长假,虽然一些国家因疫情深重还在封国封城,可是国内疫情似乎已渐行渐远,只留给人们一个模糊的背影了。
可能是不能率性出国门的缘故吧,国内各个景点较之往年尤其显得人头接踵,一些著名景观甚至上演着“排队两小时,游览两分钟”的情景剧。
是名符其实的“到此一游”,个人帐号上的抖音画面只能靠各种复制粘贴剪辑拼凑。
朋友圈里还疯传着一个小视频,一个年轻小伙子被困在密不透风的人群里哭喊:“我后悔出来了,我想待在家里。”
当然,“五一”小长假又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局面,可是我的二位游子还是从不同方位辗转归巢了。
在鞍前马后不厌其烦地往他们胃里塞东西的间隙,看着电视里别人热热闹闹地出游,也问他们:“要不要定个饭店,咱们出去吃个大餐?”
得到非常坚定的回答是:“不要,在外面天天不是吃外卖,就是吃工作餐,好不容易回来了,就想顿顿享受妈妈饭菜的味道。”
脑子里马上出现一些经典画面:在他们未离家时,或者是上高中住校之前,在饮食上差不多是被妈妈坚定控制的,一日三餐都要在家吃,有时起晚了早饭来不及吃也是给他们打包从家里带。
很符合心理学说的“不含敌意的坚持”,他们有意见也无可奈何。
泡面,汉堡等等快餐只是偶尔为之,所以在妈妈加班不能回家或者要去参加一些婚丧嫁娶的宴请时,往往发点钱让他们自己解决自己的伙食,这样的日子对他们而言,往往是他们欢呼雀跃的节日。
他们可以光明正大地吃方便面,是完全像在火车上一样的吃泡面,要郑重其事从门口小超市买一碗桶装面用开水泡,再加一个火腿肠和一包榨菜,而不是遵从妈妈教导,将袋装方便面用小锅在煤气灶上煮了,再打个鸡蛋,放几根青菜进去那样吃。
说他们“吃垃圾食品是改善生活”一点都不为过。
云帆应该是小学阶段吧,还真的一脸无邪地问过我:“妈妈,为什么地沟油炒出来菜就是比家里的好吃呢?”
有一个印象非常清晰的场景,不记得是周末还是寒暑假的假期,长风已是高二的学生了,还是看起来没有任何危机意识的样子。
我虽然并非合格虎妈,却也恨铁不成钢痛心疾首振振有词将其训到了垂头丧气生无可恋的地步。
骂完,残留的理性意识仍然知道“这是亲生”的,所以还是气呼呼地下厨去造饭。
在锅碗瓢盆摔摔打打的交响曲中,耳听得当时正处在根正苗红小学阶段的弟弟在安慰哥哥:“哥哥,你咬牙坚持两年,争取考到外地去上大学,到时你在校门口买一个饼子,想夹鸡柳就夹鸡柳,想夹麻辣串就夹麻辣串,妈妈也管不了啦。”
不知道哥哥是不是就此以这样的宏愿为动力而奋发图强的,总之高考就真的考去了离家很远的一个海滨城市。
然后出现非常严峻的情形是:第一学期的生活费刚过两个月就见了赤字,因为他天高皇帝远地多次放纵自己到校园外大排档上肆无忌惮地吃各种海鲜。
逼得我从第二学期不得不将生活费从一下给一学期的费用调整为按月给,放弃了想当然地要让18岁儿子开始归划自己一学期开支的理财训练。
及至他参加工作财务自由后,自己在外“挥霍”时,却还惦记着家里的爹娘,一度我总能接到快递员“下楼取包裹”的电话。
当我借花献佛把“顺风”过来平均下来已达几块钱一棵新鲜的车厘子,或者上百元一只的鲍鱼捧给我年迈的母亲时,我的一生节俭成性的妈妈恨不得烧柱香把这些不远万里来到她跟前的贵重吃食供起来。
可是,没想到,就这短短十年弹指一挥间,他在外漂泊的日子里日思夜想的已只是出自自家厨房的一碗手擀面,或者小火熬制的粘稠的小米粥。
于是,这个小小的长假,我每天在厨房忙碌也只是绞尽脑汁地尽可能地把家常便饭给哥俩弄出多一点的花样来。
有时,吃完饭也问他们:“看外面太阳那么好,咱们也开车去城外的周边转转?”
他们异口同声回答:“就想在咱们家的床上躺着,这多舒服啊,上面全是小时候的味道。”
所以五天小长假,他们除了短暂地会会同学外,多数时是在家里宅着。
可能真是成年人了吧,在俩人平躺着一起玩游戏的间隙,并没忘记《常回家看看》中的歌词,也会时不时营造出一幅和父母促膝谈心的温馨画面。
自然地,我就知道了哥哥身处内卷化漩涡中,竟然在五一放假前夕,意外获得了公司的“最佳管理奖”,当然价值不菲的奖品是责无旁贷让弟弟笑纳了。
他的一位团队成员在部门的聚餐宴上很动情地给他表白:“头儿,我真不知道如果我离开这个公司,以后还能不能碰到你这样的领导,既严格要求工作,又像大哥哥一样照顾我。”
他倒是顺坡便往上爬,一本正经告知:“那你以后就争取做像我这样的队长,也这样对待你的团队成员。”
他颇自信地告诉父母:“我确信我的团队一定是公司里幸福感最强的团队,同时我们交出的作品还是公司最过硬的。”
以我对他个性的了解,对他的话我深信不疑。
六年前在他刚入职场时,我在去看望他归来的高铁上,还满怀虔诚地在朋友圈里唠叨,我说:“狭义的母爱一点都不伟大,还有点自私。看到漂在异乡蜗居在合租房里的儿子依旧笑靥舒展,周到耐心,就想拜托这个社会——我把自己如此温和醇厚,积极乐观的儿子完整地交付出来,恳切地希望这个社会能善待这样的年轻人,让他得以永远不失本心,坦率自如地走过他的人生。前所未有地期盼这个社会永远温良恭谦,风和日丽!”
短短几年,他的为人处事的成熟周到已让我刮目相看,心悦诚服。
所以总对一度在中、老年人中流行的“我年轻过,你老过吗?”这样对年轻人的质问不以为然,觉得这样的话虽然听上去不乏调侃的成分,但总归还是有些脆弱的矫情在。
斗胆这样说难免会得罪一批人,有可能会挨砖,那就请仅当作是一家狭隘之言吧,但求刀下留情。
因为我在第一时间看到这句话时,脑子里本能的反应是:“我们曾经年轻过,年轻人还没有来得及老,那又能说明什么呢?我们走过的路有可能比他们过的桥还多,他们就必须走在我们认为的康中大道上吗?我们吃过的盐比他们吃的饭还多,他们就必须绕开有可能会中毒的饭菜吃我们吃了千万遍的健康饮食吗?”
那等他们走过年轻岁月后岂不是又是一个个宛如从流水线上走下来的我们?当然,脱离开那句话的语境在这里夸夸其谈也是一种歪理邪说,就此打住。
简而言之,我个人的育儿观点是:同意“让孩子按自己本来的样子长大”这样的理念。
所以,人生走到此处,很庆幸的是,未加干涉地让两个孩子各自学了他们自己喜欢的专业,让他们得以在从业后做自己擅长的工作。
觉得这是自己做过的比较正确的一件事。
只是让我没想到的是,长子带领一个二三十人的团队竟然也带得象模象样,他的父母均是一介书生,半生碌碌,只被人领导过,从未领导过别人,吃过的盐再多,走过的桥再多也难给他任何“如何吃饭,如何走路”的指导。
所以,我相信“一代更比一代强”的自然发展规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