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朱熹:第三章 飘泊岁月

第三章    飘泊岁月

飘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愿意遭遇的事情。可时代的命运就是个人的命运,出生于北宋灭亡、南宋初立时期的朱熹,又怎能躲避得了一个战乱频乱的时代,带给他的浮萍般四处飘泊的磨炼和苦难。未成年的朱熹,除了随父颠沛流离,又能如何?


时光倒回到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21岁的朱松考中了进士,授政和县尉。这对于一个中道衰落的家庭来说,是值得庆贺的事。

这时候的朱松,对自己充满自信,认为自己能够改变家族衰落的命运。于是,他义无反顾地将仅有的祖传百亩良田典当,携带妻子和父母、两个弟弟、两个妹妹踏上福建的土地。这一离开,朱松再也没能回婺源,成了事实上的福建人。

政和,始建县于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初名关隶县。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以年号为名改称政和县。

政和云根书院

朱松任政和县尉三年后(1120年),其父朱森病世。朱松已典当了婺源祖产,初仕官䘵微薄,无力扶柩回籍,只能葬父于政和县护国寺西莲花峰下。因此,朱森被尊为入闽始祖。

随着父亲的去世,朱松无奈丁忧离任。将家从官舍中搬出,在莲花峰下搭建临时建筑栖身,为父守孝三年。

宣和五年(1123年),朱松丁忧期满,改任尤溪县尉。朱松又携一家大小,来到尤溪。在尤溪县的官舍里,相对安稳地渡过了几个年头。

朱松是个急性子,于是学习战国时期魏国治水名人西门豹佩韦自缓的典故,将居住的官舍命名为“韦斋”,后人因此称朱松为“韦斋先生”。韦,就是牛皮,非常柔韧,可用来编联竹简,与此相关的有个成语叫“韦编三绝”。西门豹性急,便在身上挂一条牛皮,用来警醒自己不要急躁易怒。

尤溪韦斋旧治碑

朱松尤溪县尉任满,可刚建立的南宋朝廷还是一个“流浪组织”,根本顾不上授予朱松新的职务。短短几年,朱松再次品尝了从官舍里搬出的滋味。好在好友郑安道收留了他,把尤溪县城南的一处别墅,提供给他居住。

建炎三年(1129年),朱松得到了一个在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市)临时任职的机会,携带一家大小来到了建州。这次临时任职,并没有给朱松带来好运,却让朱松近距离感受到金兵铁蹄和浙江龚仪叛兵的骚乱。

这年十二月,一支金国骑兵从江西突入,直插福建邵武,离建州不到100公里。朱松急忙弃官携家北上政和,躲避在垄寺。

这个方向性的错误选择,让朱松很快再次面对一场战乱。

建炎四年(1130年)五月,浙江龚仪叛兵攻入福建,逼近政和。朱松仓皇租了一条船,沿松溪南下,逃回尤溪,将家小安顿在郑氏馆舍。自己南下福州,去见福建安抚使程迈。

龚仪叛兵紧随其后,直逼南剑州(今福建南平)。朱松顾及一家安危,急忙从福州赶回,到尤溪时,与叛兵擦身而过,相距只有十几里。好在朱松两个弟弟,深怕战火延烧到尤溪,已经携家躲进深山。直到七月,龚仪叛兵在南剑州为官兵所败,残兵一路往漳州、泉州逃窜,朱松一家才从深山里回到郑氏馆舍。

九月十五日,朱熹就在郑氏馆舍出生。算算时间,于是有了朱熹孕于政和的说法。

这段四处奔逃的日子,朱松想起仍心有余悸。他在给岳父报知朱熹出生的信中说,“大略自今夏以来,未尝有一枕之安。”


朱熹出生的第三天,朱松按习俗为儿子举办“洗三”仪式。

“洗三”是中国古代流传很广的一个习俗。婴儿出生三天后,母子都平安,就请产婆到家,替婴儿洗澡,向亲友报喜,所以又称“三朝洗儿”。

这一习俗至少在唐代就很流行,史上与此有关的、最荒唐的故事,就是杨贵妃给安䘵山“洗三”。天宝年间,杨贵妃认大他十几岁的安䘵山为儿子。于安䘵山生日后三天,召他进宫,用大澡盆为他洗澡,洗后用锦绣料子特制的大襁褓包裹,放在彩轿上让宫女们抬着,在后宫花园中转来转去,口呼“禄儿、禄儿”嬉戏取乐。

朱松在朱熹“洗三”的那天,作了两首诗,其中有句:“有子添丁助征戍,肯令辛苦更冠儒。”希望朱熹长大后能为国出征,不一定要当一个儒生。诗中分明透露出,朱松对逃避战乱的苦恨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可是,“三朝洗儿”并没给朱熹带来好运,战乱让朱熹出生不久就饱受流离失所之苦。

建炎四年(1130年)七月,范汝为率领贩卖私盐的队伍起义,连克政和、瓯宁(今属福建建瓯)、邵武等县,于十一月接受招安。这一时期,闽北各地爆发多起起义,顺昌有余胜起义,建阳有刘时举起义,崇安(今武夷山市)有廖公昭起义。

朱松生怕起义军冲击他的家庭,携家再次外出逃避。

绍兴元年(1131年)二月,朱松带着还在襁褓中的朱熹,一家逃往古田。可是这次朱松又失算了,古田也不是安全之地。建安县(今属福建建瓯)张毅揭竿而起,直攻古田县城。六月,朱松忙携家逃往长溪(今福建霞浦),寓居在龟灵寺。

张毅等被平定后,十月已接受招安的范汝为又再次起义,攻陷建州、光泽等地,派叶澈攻打南剑州。面对如此形势,朱松只能遥望尤溪兴叹,无法回家。好在不久,范汝为被韩世忠所平定。

绍兴二年(1132年)正月,朱松收拾细软,带着蹒跚学步的朱熹等一家大小,经过福州,回到尤溪的家。朱熹总算结束了逃避战乱的日子,在尤溪安度童年。

总体而言,在这段动乱的日子里,尤溪是相对安全的。可朱松为什么要屡屡外出避乱呢?可能朱松心里明白,如尤溪爆发起义或被起义军攻陷,他这顶前尤溪县尉的帽子,很容易招来杀身之祸。

 尤溪南溪书院

朱松回尤溪选择途经福州,一是总体上顺路,二是为了拜见福建路抚谕使胡世将。正因有了这次会见,才有出任石井镇税监的机会。

朱松原是县尉,属八品官,而税监是九品官。之所以降级使用,是因为朱松做为一名官员,在国家处于危难之时,没有为国赴难,而是弃官携家逃亡,受到了处分。

但税监好歹也是官员。此时,对于以儒传家的又穷困潦倒的朱松而言,除了选择卖与帝王家,为五斗米折腰,又能选择什么?没有收入,生活只会更加困窘。而且,有工作的平台,才有更好地为国出力的机会。


绍兴七年(1137年),朱熹8岁。这一年,随着朱松为母丁忧期满,朱熹结束了在尤溪的童年生活。

朱松决定,带着一家大小一起应召入都。此时的他,对自己前途依然充满信心,因此决定携家北上赴职。

朱松对郑氏馆舍充满了眷念。是它,在自己最困难落魄的时候,提供了10年左右的栖身安家的保障。

在临行前的日子里,朱松携朱熹在郑氏馆舍旁,种下两株香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朱松是要儿子不要忘了郑家的恩情。

尤溪沈郎樟

七月,朱松一家开始动身。可走到福建与浙江交界的浦城时,朱松再也走不到了。囊中羞涩,拖家带口的,开支更大,甚是不便。

朱松只能改变计划,自己只身入都,将一家大小寄居在浦城县的一家客栈。等自己领了俸䘵,有钱了再来替他们“赎身”。

朱松临走前,不忘再三交待朱熹学习《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朱熹在母亲的日常督促下,孜孜不倦地学习着父亲规定的书目。

朱松这次入都,朝廷正在进行一场主战与主和的大辩争,主战派占了上风。应召时,宋高宗对朱松主战的陈述比较满意,任其为秘书省校书郎,与原秘书省正字平级,为从八品官。

绍兴八年(1138年)三月,朱松获得了一次升迁,任著作佐郎,为正八品官。四月,朱松改任度支员外郎兼史馆校勘,编修《哲宗皇帝实录》。宋哲宗赵煦是宋神宗的儿子、宋徽宗的哥哥,是北宋最短命的皇帝,朱松的工作就是为哲宗修史。

因在京城临安(今杭州)有了稳定的工作,朱松将家人从浦城接到了京城。

在临安,朱松聘请著名学者杨由义作为朱熹的老师。

杨由义工于诗词,又重于礼仪规范,这些对朱熹有一定的影响。朱熹晚年,还记得跟从杨由义学习司马光《居家杂仪》的情形。

杨由义的父亲杨奉直,建炎初年以军前正将之职,护卫宋高宗南渡。杨由义后以父荫入仕,官至刑部侍郎,其子杨九鼎被选为驸马。现浙江海宁第一中学附近的杨园埭小区,之前就是杨由义的宅第,古名杨园村。

杨由义最令人称赞的是,宋孝宗隆兴时期出使金国,不肯屈膝下跪,全节而归,名震朝野。

京城毕竟是卧虎藏龙之地。朱熹在临安最大的好处,是遇见了当时的两位大师级人物,这对朱熹理学思想体系的架构不无裨益。

一位是硕儒尹焞。尹焞是著名理学家程颐的直传弟子,有《论语解》等著作。这次会面,尹焞对朱熹特别喜爱,还将《论语解》借给朱熹阅读。朱熹如获至宝,回家手抄了一份。

另一位是湖湘学派创始人胡寅。胡寅是杨时的弟子,因反对秦桧议和,后迁居衡阳,与父胡安国、弟胡宏开创湖湘学派。胡寅的《崇正论》和《论语详说》,对朱熹思想的发展有着较大影响。

在京城,9岁的朱熹还见到了他未来岳父刘勉之,和枢密院编修胡铨。

刘勉之一生未仕,师学于程颐好友谯定,后从学于杨时,以“行义志业”获朝廷诏见,因而与朱松在临安碰面。

胡铨是朱松的好友,因反对秦桧议和,而名声大振,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

可惜朱熹在京城的好日子,随着朝廷主战与主和两派的半争,很快被终结了。


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再次拜相,朝廷中主和派占了上风。

是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为反对和议,朱松和同事胡珵、张扩、凌景夏、常明、范如圭6人联名上书,痛斥秦桧乞和卖国主张。朱熹目睹了奏章的商议起草过程,得到了一次抗金爱国思想的重要熏陶。

十二月二十四日,在宋高宗的促动下,金国使节来到临安议和,下榻秦桧府上。秦桧以一国宰相之尊,屈膝跪接金国诏书。

绍兴九年(1139年)元旦,宋高宗向全国发布诏令,急迫地宣布“绍兴和议”成功。

绍兴十年(1140年)三月,秦桧党羽终于对反对议和的朱松下手。罗织朱松“怀异自贤,阳为辞逊”等罪名,朱松被贬出知饶州(今江西上饶)。

朱松愤而请祠,获批主管台州崇道观,携家回到福建。

宋朝是最优待读书人的时代,设有主管宫观的“祠禄官”。祠禄官不是真的去管理宫观,也无须处理政事,可以领取一半的俸䘵,本意是优待年老多病的官员。可是读书人往往性格执拗,一言不合就请祠。祠禄官人数不断增加,反成为冗员的沉淀池。朱熹一生就经常请祠,大部分时间闲居治学。

五月,朱松携朱熹来到建阳妹夫家。是年朱熹11岁,与表兄邱子野年龄相当,两人一起学习。

六月,金兵毁约南侵,刘锜在顺昌(今安徽阜阳),以五千精兵大破十万金兵。

一日,朱熹与邱子野一起读《光武纪》。读到汉光武帝刘秀以三千精兵,在昆阳击破王寻四十二万围兵时,朱松异常兴奋,提笔手书苏东坡《昆阳赋》一文。

朱熹再次从父亲身上领受到抗金爱国思想的熏陶,后来一直将父亲《昆阳赋》手稿保留在身边。

建阳短暂寓居,离邱家不远的考亭村,给朱松父子留下深刻印象。朱松在日记中写道:“考亭溪山清邃,他年可以卜居。”这个愿望朱松最终还是没能实现,直到50年后,朱熹定居考亭,才圆了父亲的遗愿。

七月,朱松携子前往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夫,拜会刘子翚。这次相会,为朱松托孤埋下了伏笔。

秋后,朱松选择在建州(今福建建瓯)定居,在城南建房,命名为环溪精舍,在家专心致志教育子女。

建瓯环溪精舍遗址

朱熹在环溪精舍开始习作诗文,学业上大有长进。朱熹诗文传到了婺源故里,乡贤董颖赞道:“共叹韦斋老,有子笔扛鼎。”这是可考的最早的,对朱熹的称赞。

朱松在建州生活了三年,直到绍兴十三年(1143年)离世。在这三年里,朱松与崇安乡贤交往密切,遂有了临死托孤的决定。随着父亲的这一决定,朱熹结束了四处飘泊的日子,开始走上师事五夫的人生道路。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所知道的朱熹:第三章 飘泊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