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如何衡量「专业」的价值?

图片发自App

当在某个场域打滚久了,身边自然会遇到不少有专业方面的问题、或想要了解市场现况的朋友出现(有时候甚至是朋友的朋友),一般都是希望你与他们分享一些经验,或是明确希望你告诉他怎么处理他的问题。

在上个月家母车祸之后,我曾经丢消息给身边的律师朋友,想要请教一些法律问题,我知道律师是一门高度专业能力,所以当然一开始就询问他一般是如何定价咨询时间,好让自己心里有个底。

后来,一方面担心县市距离问题,我便直接请朋友介绍我居住县市的律师。我与家人跟这位律师碰面谈了约一个小时,由于一开始便跟对方询问咨询相关费用,所以当然也支付了合理的报酬给对方。我们从他的处理经验中也获得了很多重要信息,说起来也是非常值得。

但是,我也曾经忽略「专业应该有价」这件事情,是大概在两年多前创办了独立杂志的时候。那时的我为了与独立书店通路交涉,了解寄卖相关合作方式,曾经拜访了几个单位,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台北一间人文书店的老板。

一开始当然是希望了解对方的店态以及这类型书市的状况,跟对方请教了一些问题,她很客气地冲了壶热茶招待我,因为事先有询问她方便的时间,对方也特别挪出了这一段时间给我,我想一方面也是对方是非常有心的经营者,希望能够听听像我们这些独立创作者的想法与初衷,才让出了这段时间给我。

在对谈过程当中,她非常耐心的倾听与跟我交流,甚至问我她能够怎么样帮得上我的忙?也顺便介绍了一些有相关领域合作可能的人让我知道。那一次的对谈下来,有点像是在探索一个陌生的领域,虽然还是觉得懵懂,但起码有一种些微的踏实感,自己的杂志也顺利地在对方书店里寄卖了。

只是,当我后来经历了类似的状况后,才真正发现「专业的价值」有时容易被忽略。打个比方,来问你问题的对人,除了有可能是认识不算太深、或是一些很熟的朋友介绍来的、完全不认识的人,也有可能是某个大企业的某部门职员,因为需求而找上你。

这时我们就要归纳一下了,你特别贡献了你一段时间出来,听对方说话、分享经验给对方,但是回收的东西如果不是金钱,那应该是什么呢?我认为可能可以在金钱以外被称为「等价交换」的东西有:

1.人情

2.可见且较有明确共识的合作可能

3.信任与口碑的累积

4.自我奉献的心灵升华

5.想要认识对方或他的人脉

6.单纯喜好问题(这个人我喜欢,所以我愿意)

不管怎么样,我认为这些时间的消耗,本身就都不是「无偿」,就算它最后获得的不是金钱也一样,你总是会有一个投资时间下去的目的性。但是,当这些目的被自己或对方忽略、甚至是「付出不等价」的时候,便常常会是被邀请的一方略为吃亏,有时候甚至让人有一种「被占尽便宜」的感受。因为我所花的时间与经验谈,都属于我的「专业」,却被对方无偿取得,这种事情还真是屡见不鲜。

如果简单一点,可能就是你放弃了手上正在做的事情,与对方交谈后,最终也没获得有形或无形的回馈(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些事情所累积的价值不会这么快显现出来),到头来发现只是让自己手边工作进度落后了,再必须「多花费相对的时间」来补回进度。但如果事情严重一点,就是对方使用了你的经验,转换成自己的能力或处理准则,自己上膛准备作战去了。

这两种经验我们经常碰到,让我不得不强迫自己思考,当这样的邀约出现时,不管是什么型态,我们希望付出这个专业后,获得的是什么?

当然,我必须再强调一次,这些「获得」或「回馈」有时候并不是物质上的,只是当一个公司需要营运时,你不得不把这些「非物质」的东西转换成公司的「机会成本」,也就是当你选择了将时间花费于A事件上面的时候,另一个被放弃的B事件将创造多少价值?两者是不是等价?

我认为就算不是企业营运者,也应该常常会碰到需要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这种衡量方法或许不适用于某些情感因素的价值判断,但我们其实也得想想,人生这么短,你不也是人生的「经营者」吗?每件事情对我们来说都是「选择」,也必须承担这些「选择」之下的后果,来定义这件事情到底值不值得我们花时间。

不过,如果你跟我们一样是个企业经营者,就必须学着评估这些机会成本的价值,毕竟我认为「经验」是靠时间堆积出来的,不应该无偿被取用与消耗,同时也练习做出不同机会成本之间的转换,才不会让自己变成吃亏的那一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会如何衡量「专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