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哥读唐诗】 刘禹锡《玄都观桃花》

90后语文老师,文字创作爱好者

爱诗词,爱红楼,爱中国文化

文学理论的爱好者,中国美学的追随者

F1骨灰级车迷,莱科宁铁杆粉丝

微信公众号:听优秀学长讲文史哲

头条号:听优秀学长讲文史哲

知乎:吴圣哲


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是中唐的诗人,他的文学造诣很高,诗文写得也很好,但他的仕途非常坎坷。

21岁中进士,是永贞革新的重要成员。少年得志,前途本该是一片大好。然而,命运和刘禹锡开了大大的玩笑。非常看好他的唐顺宗皇帝是个有残疾的皇帝,不会说话,上位一年就被迫让位给了太子。唐宪宗上位后就对之前皇帝的宠臣极力打压,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被贬远离京城。这八人也史称“八司马”。

十年过后,刘禹锡和柳宗元等人奉召回京,本来以为会委以重用,但刘禹锡写下了《玄都观桃花》这首诗,得罪当权者,又一次被贬。这不是刘禹锡唯一一次因为诗文遭贬,著名的《陋室铭》写成之后,当权者认为刘禹锡生活得还不错,就把他贬到更远更偏僻,条件更艰苦的地方去了。

不过刘禹锡是个心态很好的人,并没有因为仕途不顺而总是心情沉闷,他总是用自己的方式给自己放松,创作了一篇又一篇佳作。

那就让我们看看这首《玄都观桃花》。


这首诗有另一个名字,叫《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这个题目就交代了整件事情。

玄都观是一个道观,在长安城内朱雀桥西。刘禹锡的两首诗让玄都观更加有名,直到今天游人也络绎不绝。

而在刘禹锡的那个时候,玄都观也是游人众多,因为玄都观内种满了桃花,游人争相观赏桃花。诗的前两句“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描写得就是当时的景象:看花的人众多,来往繁忙,一路尘土飞扬。“无人不道”道出了人们赏花后的满足和愉快。

诗的前两句看似是在写长安城中人们争相看花时热闹的场景,但仔细读读,却发现刘禹锡并没有写玄都观里的桃花到底有多漂亮,人们为什么都要去看桃花?刘禹锡没有正面回答,却在诗的后两句由花写到自己。玄都观里种植的这么多桃树啊,都是我离开以后种的。用现代的话说,后两句读完以后感到特别酸。刘郎指得当然是刘禹锡自己,那他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慨呢?

这首诗写于公元816年,正是刘禹锡从长安被贬远州十年后返回长安的时候。刘禹锡被贬远州,就是因为新得势的权贵排挤他。十年的人生遭际让刘禹锡看透了这些因新皇登基而得势的权贵。诗第一句中的“紫”是皇帝的颜色,暗含着皇权,玄都观里的桃花就像是这些新得势的权贵,这些权贵是在自己离开长安以后才得势的,“尽是刘郎去后栽”中充斥着刘禹锡的不屑与蔑视。诗中那些去玄都观看花的人,在刘禹锡眼中便是一群投机取巧、趋炎附势、溜须拍马想要攀高枝的人,他们为了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奔走于各个权势之间,不就像在“紫陌红尘”中凑热闹看花的人吗?刘禹锡借玄都观赏花之事写下这首讽刺诗,是对那些永贞革新后新得势的权贵报以讥讽。

刘禹锡看不惯那些趋炎附势的当权者,用最辛辣的语言,最刻薄的讽刺向当权者发泄自己的怒火。当权的那些人看后当然火冒三丈,“语涉讥讽”,把刘禹锡再贬为播州刺史,刘禹锡又开始了一段在外漂泊的政治生涯。


当然,刘禹锡与玄都观的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多年后刘禹锡再次来到这里,潇洒地留下了更著名的一首《再游玄都观》,我们下期好好说说这首诗。

你可能感兴趣的:(【哲哥读唐诗】 刘禹锡《玄都观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