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的那些事

  福建有个小县城,今天的主角,名曰:柘荣(是zhe ,不是拓哈),恐怕只有柘荣人才觉得这个字好认吧,打开百度搜索柘荣便会出现,“柘荣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有“中国太子参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剪纸之乡”等美誉。

    做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地道柘荣人,今天就来说说柘荣。

          1.关于柘荣的生活环境

柘荣的生活气息浓厚,四面环山,人文纯朴,热情好客,冬冷夏凉,生活节奏慢,最主要的是闺居山中,远离喧嚣,亲近自然,空气质量优。因此被称为“养老圣地”“避暑山庄”。儿时,不论家长,老师还是长辈对小孩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孩子啊,一定要好好读书,走出这座大山,去看外面的世界,要拿笔杆子,坐办公室,别像父母一样,只能拿锄头。”长大了,走出了家乡那座大山,但却是为了能够“衣锦还乡”,所谓落叶归根,就是这个意思吧,不管走多远,柘荣永远是他们的家。

          2.关于柘荣的美食

出门在外的柘荣游子最想念的肯定就是柘荣的美食,小吃了吧,Q弹有弹性,柔韧有嚼劲的牛肉丸,其精华在于那鲜香酸辣而滚烫的汤,一口下去,怎一个“爽”字了得,(推荐“柳城记牛肉丸)他家的拌牛肉丸真是让人流连忘返,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牛肉面”,柘荣的街上琳琅满目的都是牛肉面馆,我爸的最爱。还有薄而嫩的皮包着诱人的小肉粒的扁肉,家喻户晓的就是公园的那家“富溪扁肉”,吃在口中,味道也是让人拍案叫绝,让人赏心悦目的还有包扁肉师傅的技术,一手拿着扁肉皮,一手拿着筷子“蘸”一下肉,用手“随意捏一下”接连不绝,一下子的功夫就做了很多,而最让游子挂念的当仁不让是“油卷面”啦,那个挽着篮子,走街串巷操着一口正宗的柘荣本地话在叫卖着的阿姨,真是我们看着变老的,现在回去想要在街上碰到她都要靠运气了,“我要五份油卷面,加肉的,微辣”…想着口水都流下来了,说到吃的就停不下来,吃货一枚无疑了。立个flag,下次回去,这些都吃个遍,早饭还要吃糯米饭花生汤,炒米粉配糊汤,去公园那家吃锅边糊,泥鳅面,砂锅……不能立了,哈喇子掉了一地…

                3.关于柘荣的旅游景点

说起柘荣的旅游景点,人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东狮山”,东狮山因形似狮而名,群峰耸峙,雄伟挺拔,是太姥山山脉主峰,闽东沿海地区第二高峰,站在女神,马仙面前,虔诚祷拜,祈护家人平安健康。站在马仙旁边的走廊上,整个柘荣尽收眼底。想起高中毕业那晚上,我们宿舍的几个女生,在毫无攻略,且没有男同胞的陪同下,浩浩汤汤的在黑灯瞎火的半夜爬上山顶,为了看日出。犹记得,整个过程中,不管我们付出了多少汗水,有过多少埋怨,说了多少次后悔,被“蛇”吓得心惊肉跳,被高而陡且无尽头的悬崖惊得手脚发抖,冷的瑟瑟发抖,但都没选择放弃。果然初生毛犊不怕虎啊,现在已然没有了当时的那份勇气。当到达山顶时,我们一排排的躺在石头上,仰望着那满天的繁星,还有频繁却转瞬即逝的流星时,觉得一切都值了。过了一会,有人喊到:“看,日出要出来了”我们激动的手舞足蹈,赶紧拿出手机,抓拍它的每个变化。还好没放弃,日出真美,青春真美。关于东狮山的青春记忆还有很多,那些年一起爬过东狮山的人都是青春时期最珍贵的人,也是现在回想依然能嘴角上扬的人。有机会一定要在夏天爬上东狮山山顶去看日出,在冬天去看白雪皑皑,还有壮观的雾凇冰棍,那一定会让你震感。除了东狮山还有四季变幻的鸳鸯头草场,鬼斧神刀的九龙井,古色古香的凤歧古民居,有着美丽神话的溪口永安桥,现在还多了很多的网红村,靴岭尾,岭边亭,土楼,际头……

              4.关于柘荣的特产

说起柘荣的特产,有剪纸,剪刀,而最具代表的便是“太子参”,太子参在柘荣家喻户晓,也是家家户户的农民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也是我整个童年的“阴影”。这玩意,真心“磨人”,反其道而行,在最冷的冬天播种,在最热的夏天丰收。关于童年的假期不用想,肯定是寒假种太子参,暑假挖太子参。关键整个种植过程也是极其繁琐,每年的夏天不会把全部的太子参挖完,都会留一部分当来年的种子,然后秋天挖种,冬天播种,来年春天拔草,夏天丰收,挖完回家要洗,洗完晒干,晒干完收拾,最后才是大家看到的太子参模样。循此往复,年复一年。而让我产生“阴影”就是播种和丰收,其它步骤大部分都是爸妈承担,而播种时,刚好我们寒假,于是裹着手套,戴着围巾,帽子,耳罩去山上接受寒风凛冽的洗礼,这天气的寒冷还能忍,不能忍的是要一直蹲着,蹲到大腿肌肉酸痛,看到那冗长的没尽头的田地,眼泪都要掉下来,撑不住只好跪着,唯一的慰籍就是可以在偷懒的间隙在旁边就地取材一边烤火取暖一边烤地瓜。转眼,夏天到了,暑假来了,“妈,我想去城里玩”“太子参挖完了再去”…我们可以算是太子参大户,印象中总感觉我们家每年都是最晚挖完的,看其它小伙伴挖完都在玩,心里“恨”的牙痒痒。夏天一到,山上可漂亮了,插着一片片美丽的“伞花”,伞绑在竹棍上,往田里一插,坐在妈妈用稻谷壳制作的屁股垫上,拿起小锄头,挖完一小块,挪一下伞,和屁股垫,就这样开启“美好”的一天,晚上到家时会跟妈说:“太子参挖的腰痛”我妈“胡说八道,小孩子哪有腰,你腰在哪里,你知道吗”是真的会痛………过一个暑假,就是“包拯”进化论…开学时,其它小伙伴看你变得这么黑,心照不宣的肯定就是家里有“黄条”要挖的人。…

  说起柘荣,说起家乡,总是滔滔不绝,那是因为身为柘荣人油然而生的那股骄傲,我们的大柘荣虽小,但却五脏俱全。

你可能感兴趣的:(柘荣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