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做一面什么样子的镜子?

今天是我们信阳团队第52期的读书会,今天我们读到了焦点解决督导模式(SFS)的介绍。

sfs最基本的主旨:受督导者为自己的学习方法与治疗目标的确认与设定负起主要的责任,因而辨识与确认“能力“的所在,要比去连接和探索那些关乎治疗无效的难题,或难以打破的经验和信念重要的多,因为找到受督导者表现得当之处,将更能协助他与来访者在观点、知觉和行为上面有整体的发展。

那其实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焦点解决式督导(SFS)和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SFBT)的理念,有很多相通之处,更多的看到受督者身上,有哪些做的好的部分、有能量的部分,而非原因和错误所在。

就像我们中级班约练的过程里边儿,有三个角色:咨询师、来访者和观察员。那么作为观察员呢,其实是咨询师的第三只眼睛,他会在咨询的过程里面,能把控全局,既看到作为咨询师,他的问话,他的态度,他的理念,是否真正的内化,希望能真正的“贴着“来访者走,是否保持自己的咨询主线?是否在恰当的时机有恰当的引领等等,也要看到来访者在整个咨询的当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呈现,随时有着什么样的变化,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在乎的是什么?他有什么样的资源?有什么样的例外?……这样他就能更好的把控全局,随时的去调整自己。以求能跟随来访者的步伐,不断的觉察反思和调整,那么当咨询师暂时没有这样的一个能力的时候,在场的观察员就代替了这样的一个功能。在反馈的阶段,更多的反馈给咨询师:你觉得自己哪些地方做的比较好呢?你能肯定自己都有哪些呢?你又是怎么做到的呢?那你觉得哪些地方有需要调整,可能会更好一点呢?那你假如真的去这样做的话,会跟这次咨询有什么样的不一样呢?还有呢,还有呢?

让咨询师看到自己能做到这一部分,做的不错的一部分,更加给他强化和扩大,而且也让他看到自己认为可能需要改变的地方,那么在被督导的过程里面感受到被肯定、被理解、被欣赏,然后也会有拥有更多想改变和愿意改变和能改变的力量。

那么,对于咨询师来说,督导者是一面镜子,照出被督导者身上正向的、有力量、有能力的部分,那么也会带来更多的能量、信心和力量,继续前行继续尝试,也会增加更多的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感,那么在不断的尝试和调整的过程里,咨询师的风格和咨询的信心和能力,也会慢慢的增强和完善。

那其实,在咨询当中、在生活中,在跟孩子的相处当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照出来放在身上有力量的部分,强化扩大,让来访者更有能量、更有力量,去面对自己的困惑,去解决自己的困惑,而非只是解决眼前要解决的问题,对孩子来说也是这样,不是说我们只是指导他这一次的问题应该怎么去解决,而是让他看到:在这个问题解决的过程里,他已经拥有了哪些力量?那些正向的资源?哪些做得好的部分?而他又是怎么做到的?那么接下来,做一点点什么样的调整可能会更好一些?那么他就会更有信心更有能量,去面对和解决以后生活或者学习当中,遇到的种种的挑战和困难。

还是选择做一面只照出错误的镜子,每天去说孩子做的不好,哪哪又不对,你怎么又这样?你就是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人!如此这般,让孩子感觉到很受挫,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失败的人,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那么也就逐渐会放弃继续尝试,以改变的信心和力量。

选择做什么样的镜子,在于您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要做一面什么样子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