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不是真的?

      一看到我的标题你可能会问了,《三国演义》怎么会不是真的?那我就要告诉我你了,《三国演义》是演义小说而不是历史!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我就带着你们一起来对照一下历史与《三国演义》的差别。如第五十回,关羽放走了曹操,空手回来见诸葛亮和刘备。诸葛亮一听说关羽到了,连忙端着酒来迎接关羽,祝贺他抓住了曹操,为天下人除了一大害。关羽羞愧满面:“我特来请死。”诸葛亮故意装傻:“难道曹操没从华容道走?”关羽说:“他是从那儿走的,但我关某无能,被他逃走了。”

      其实诸葛亮心知肚明:“这一定是云长想着曹操昔日之恩,把他放走了。既然你立下了军令状,我不得不按军法从事了。”随即命武士把关羽推出去斩首。刘备见状,赶紧替关羽求情,让他以后将功折罪。诸葛亮也就顺水推舟饶过了关羽。

        关于赤壁之战还有几个秘密,特别值得拿出来跟你说一说。

        咱们先来看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这个事儿。前面我讲过了诸葛亮派关羽去守华容道这件事的不合理之处,现在就不再重复了。这里要讲的是关羽放走曹操这个事儿合不合理。

      我要告诉你的是,历史上,曹操在赤壁被孙刘联军击败以后,虽然确实是从华容道逃走的,但并不是关羽把他放走的。元朝的《三国志平话》中,有关羽埋伏在华容道的情节,但他也不是故意放走曹操的,而是因为天起了大雾,能见度太低,他不小心让曹操给跑了。所以,关羽有意放走曹操这个情节,是出自罗贯中的改编。

        那么罗贯中为什么要这么改,表面上看,这么改显然很不合理,因为曹操是刘备的劲敌,关羽如果为了刘备集团的利益考虑的话,他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放走曹操。他放走曹操,完全可以说是对刘备集团的不忠不义,他为了个人私情而损害了集团的利益。这对关羽的形象是一个损害。

      但是,另一方面,作者之所以设计这个不合理的情节,恰恰是为了以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关羽义薄云天的品格,他让关羽把知恩图报这种人际关系的准则看得比其他任何东西都重要,甚至比他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历代读者都很认可作者的这种安排,关羽在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成了最讲义气的一位英雄人物。这里边的原因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绝大部分人所面对的人际关系其实主要是属于个人范围之内的,不涉及集团或群体的利益,而关羽的知恩图报正体现了私人交往中最高的道德准则,所以能得到大家的高度认可。

      好,这是第一个问题,接下来咱们再来说说关羽义释曹操这个故事中的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诸葛亮派关羽去守华容道之前,为什么要跟他立军令状呢?诸葛亮自己不是说了,他就是想让关羽去做这么一个人情嘛。那他没必要惩罚关羽呀。

            我认为,诸葛亮其实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他要治一治关羽这个人的骄傲个性。

        自从诸葛亮出山以来,关羽其实就对诸葛亮一直都不是很服气。前面我讲了,诸葛亮让他立了军令状,他竟然反过来也让诸葛亮立了个军令状,可见他对诸葛亮确实很不服气,而且他确实也很骄傲。所以诸葛亮就让他去守华容道,也是要借这个事情来杀杀关羽的性子。

        好,说完了关羽义释曹操的事儿,接下来我们还要来讲讲赤壁之战里边的一些小秘密。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是写得最精彩的一场战争。而历史上的赤壁之战也很有名,因为它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历史格局。但请你千万要注意的是:历史上的赤壁之战跟小说中的赤壁之战其实并不完全一样,甚至可以说差别很大。

        这里我就来跟你说说两者之间的几个主要差别吧:

      第一,是战场的差别: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发生在今天湖北省蒲圻市的长江上,此地在武汉西南方向,大约120多公里处,但小说中的赤壁之战却发生在武汉东南方向大概70多公里处的黄州赤壁。你可能读过宋代大词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就是他在黄州做官时写的,其中有一句就说道: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可见,这种认为赤壁之战发生在黄州赤壁的说法在罗贯中之前的北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第二,诸葛亮的功劳有差别:历史上的赤壁之战,主要领导者是刘备和周瑜,诸葛亮的功劳则主要是劝说孙权跟刘备联合起来抵抗曹操,此外,就基本没诸葛亮什么事儿了。但小说中,赤壁之战的主导者却是诸葛亮和周瑜,没刘备啥事儿,诸葛亮起的作用最重要,草船借箭、火攻计和借东风,都和诸葛亮有关,而这些,正是他们击败曹操的关键。

        其实呢,草船借箭这个事儿在历史上多少还算有点影儿,但这个影儿却跟诸葛亮无关,而是跟孙权有关。火攻计这个事儿呢,则跟诸葛亮和周瑜都没关系,那跟谁有关呢?跟黄盖有关,是黄盖献的计。借东风这个事儿,在历史上完全没有记载,肯定是没有发生过。

        那么,这些事儿是怎么都堆到了诸葛亮头上的呢?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呀,在元朝的《三国志平话》中,这几个故事的归属就发生了改变,比如草船借箭,从孙权转移到了周瑜头上;借东风这个完全没影儿的事儿则被安到了诸葛亮头上;到了罗贯中这儿,他借用了《三国志平话》中的这些情节,再加以修改,把它们都安到了诸葛亮头上。

        第三个差别,就是连环计的差别了:小说中,诸葛亮和周瑜的火攻计能获得成功,还少不了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庞统提出的连环计。但不管是史书还是《三国志平话》,都没有提到过庞统献连环计。不过,史书上却提到过黄盖跟周瑜献上火攻计的时候,曾说过一句话,说他发现曹操的战船都连在一起,可以用火攻击败他们。可见,在历史上,是曹操自己把战船连在一起的,是黄盖注意到了这件事,所以他建议周瑜用火攻。那么,庞统献连环计这个故事是谁编出来的呢?有学者认为,这是宋元时代的戏曲家编的,后来被罗贯中借用了。

        除此之外,《三国演义》所写的赤壁之战中,还有其他的一些精彩故事,比如群英会蒋干中计,阚泽献诈降书,历史上都没有发生过,它们都是宋元以来的民间艺人和罗贯中本人虚构出来的。

        好了,我之所以给你揭开赤壁之战中的这些小秘密,首先是想请你一定要记住:历史是历史,小说是小说,两者绝不能混为一谈。(本文中包含了从《三国演义》摘取的段落)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国演义》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