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成熟的旅程》笔记

作为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心智成熟的旅程》是一本直击人心灵的书。没有太多晦涩的概念,也没有太多空洞的道理,相反,作者用最直白的语句,将自己的所见所思原原本本展现出来。大量的案例、对话、思考,让我们也像一位的旁观的心理医生一样,反思自己的心理问题,寻找自己的心理答案。   

读书心得

以前我们常常会抱怨命运不公,没能让我们拥有超常的智力、顺遂的人生、完美的爱情、成功的视野、听话的子女,读过《心智成熟的旅程》这本书之后,我们明白:人生之路本来就不平坦,困难对于我们的生活也有着别样的意义。与其在抱怨中自暴自弃,不如在困难中收获成长。       

以前我们常用考多少分、挣多少钱、活多少岁来衡量人生的价值,读过《心智成熟的旅程》这本书之后,我们明白,心智的成熟更是人生的必修课,它关乎我们心灵的成长、关乎我们自身的力量、更关乎我们对于自己人生的接纳。     

以前我们以为只有爱情才是爱,读过《心智成熟的旅程》这本书之后,我们明白,爱的门槛其实很高,那种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长,不断拓展自我边界,实现自我完善的意愿,才是我们终其一生都要努力的方向。     

不管是自律四原则、爱的真谛,还是信仰与宗教,书中很多新颖的观点都让我们不断思考。我们明白,我们做的每一个决定,走的每一条路,以及我们现在的模样,都是个人经历际遇的写照。过去的每一步都不可能更改,但未来的每一步却掌握在我们手里。《心智成熟的旅程》教给我们:别无选择之中仍有选择,我们所在的,只是重新打开那些自己有意无意关掉的门。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也许会不自觉的联想到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原生家庭、自己爱的人或是恨的人、自己遭遇过的艰难时刻、自己做过的选择和努力,我们会质问自己曾固有的执念,我们会激励自己要做出新的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一个难能可贵的和自己心灵对话的机会,我们学着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我们学着接纳别人的想法和处事,在一次次的内在审视中,我们踏上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并让自己的心灵又获得了一次新的成长。     

我们最终明白,在人生的道路上,随波逐流并不费什么力气,自己掌舵才需要强大的勇气与决心。在心智成熟之路上,愿我们都能拥有自己的力量,获得心灵的成长。


以下内容分四个章节概论本书,挂一漏万。

一、人生需要自律

人生苦难重重。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却不愿意正视人生的苦难。

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为解决问题而努力,我们的思想和心灵就会不断成长,心智就会不断成熟。

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律。

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自律四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享受更大的快乐。

很多人常常把“我本来可以”“我或许应该”“我本不应该”挂在嘴边,有的则常常说“我不能”“我不可能”“我不得不”。如果选择逃避责任,这些问题就会像山一样横亘在我们心中。承担责任则是唯一解决之道,别无他法。

忠于事实需要我们实事求是,杜绝虚假。道理很简单,但多数人仍然漠视事实。

忠于事实尽管会带来暂时痛苦,但远比沉湎于虚假的舒适中要好。

完全忠于事实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进行不间断的严格地自我反省。

固步自封,逃避挑战,可以说是人性的基本特征之一。反省内心世界带来的痛苦,往往大于观察外在世界带来的痛苦。实际上,认识和忠于事实带来的非凡价值,将使痛苦显得微不足道。没有反省的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要让心智成熟,就得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和责任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这就要求自我调整,保持平衡。要学会放弃,放弃固有的人格、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甚至整个人生理念,其痛苦之大可想而知。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就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放弃,断舍离。

假使人生的目标就是逃避痛苦,那你完全可以得过且过,不必寻求精神和意识的发展。但是不经痛苦和折磨,就无法实现灵魂的超越。你或许会问:为什么人们还要追求精神的发展呢?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对幸福的本质所知甚少。

二、爱,治愈一切

爱的概念实在太博大,太精深,无法用语言彻底解释清楚。我们这里的定义: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扩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坠入情网算不上真正的爱,只是一种幻觉,无法经受时间的考验。爱,不是感觉,不是空想。爱是实际行动,是真正的付出。需要投入和奉献。

最常见的误解,就是将依赖当成了爱。正常婚姻关系中,夫妻之间各有分工。情感健全的配偶,可以适当更换彼此的角色。它可以训练我们减少对对方的依赖性。依赖性过强的人,总是把失去伴侣当成及其恐怖的事。这是病态的爱。

人生是一场冒险。爱,也是这样。

你投入的爱越多,经受的风险也就越大。

我们一生要经历数以千计乃至百万计的风险,而最大的风险就是成长,也就是走出童年的懵懂和混沌状态,迈向成年的理智与清醒。

这是了不起的人生跨越,它不是随意迈出的一小步,而是用尽全力向前迈出的一大步。

很多人一生都未能实现这种跨越,他们貌似成人,或许小有成就,但直到寿终正寝之际,他们的心理远未成熟,甚至未摆脱父母的影响,获得真正的独立。

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

爱的最大风险之一,是发生冲突时的指责和假谦虚,即我们以爱的名义去指责所爱的人。“你是错的,我是对的,你应该做出改变”。人人都可把批评当成家常便饭,这很容易,但会让局面更加混乱。

如果你具有爱心,首先必须进行自我反省,确认自己的观点是否有价值。真正以爱出发点的人,应经常反思如下问题:“我看清了问题对本质吗?”,“我的动机是为对方着想吗?”,“我发现了问题的症结,还是处于模模糊糊的假想?”、“我是否真正了解你所爱的人?”、“他的选择可能是正确的,我是否因经验有限才觉得他的选择不够明确呢?”、“我想给所爱的人提供指导,是否是出于一己之私?”

爱的本质是拓展自我,而爱的风险之一,就是必须进入未知的领域。我们必须放弃落后的、陈旧的自己,把陈腐过时的认知踩到脚下,抛弃狭隘的人生观。做到这一点很难,需要用尽全力才能得到。

唯有真爱带来的谦逊和诚实,才能使我们的勇气倍增,使我们在行使权力时游刃有余,也更加接近我们心中的上帝。

三、成长与信仰

人人都有自己的信仰,虽然我们常常没有意识到。

人们的世界观各不相同,甚至彼此相去甚远。

我们的信仰和世界观,常常取决于童年经历的影响。我们在特定环境成长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小宇宙”。这个世界有着不同的文化环境和千千万万的人,形成了“大宇宙”。

我们毕竟不是超人,无法超越文化、父母和童年经验的影响,只能依据狭隘的人生参照系来待人处事。我们一味坚持自己的小宇宙观,为此不惜与别人对抗,不惜把每一场争执扩大化,甚至将其演变成一场战争。

心智的成熟,其实就是从小宇宙进入到大宇宙的历程。

为此,我们必须从科学起步,别无他途。我们应该逐步以科学的信仰来代替父母的信仰,向小宇宙法则提出挑战。

我们有了自己的信仰,才能有成熟的心灵。完全沿袭父母的信仰,就会处处碰壁。科学是一种以怀疑为基础的信仰,只有凭借科学的态度,才能迈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第一步。


四、奇异的恩典

本章内容比较奇异,也许你不赞同,但这是真的。

大量的意外事件提醒我们,我们生存至今,是得益于一种比本能更奇妙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对抗我们身体的心理疾病。

众所周知,潜意识引导着身体运动。

如果你更多地了解自己,就会发现你的潜意识——这个你所知甚少的‘自己’,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它的神秘性超出你的想象。

潜意识是一片神秘的领域,梦是它存在的最好证据。心理医生把梦的解析作为治疗的重要环节。即使我们的大脑处于清醒状态,潜意识也会提供各种信息,与我们沟通,帮助我们解决人生问题。

我们经常说错话,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说漏嘴”,往往是一种自然流露,其中既包含消极的东西,也包含积极的东西。他们是客观存在的,尽管我们可能不想公之于众。

心灵感应是事实,可通过科学方法证明。我们称之为“同步原理”

以上所说,我们认为是“奇迹”。我们的心智成熟会受到某种意识之外的力量帮助。

生物进化的过程乃是莫大的奇迹。依照我们对宇宙的认识,进化过程本来并不可能发生。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会自然从有序状态流向混乱状态,从分化状态流向均一状态。要使这一过程逆转,就必须借助水泵、水桶提水等方式,使它回到原来的状态。

为维持某处秩序保持不变,必须以其他地方的秩序崩解为代价。按照上述理论,宇宙经过数十亿年,整个宇宙会完全分解,其秩序降至最低点,成为没有任何形状和结构、不再分化的死寂状态。这种状态我们称之为“墒”。

能量自然从高处往低处流,墒不断增加。进化过程是与墒对抗的过程,是由低往高的发展。进化过程中,生命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有序。

幸运的是,我们一直在进化。我们身后有一种力量,一种无可名状的力量,它使我们宁愿忍受痛苦,选择艰难的旅途,使我们敢于穿越荆棘,趟过泥泞,走向更美好的人生境界。

为了解释上述奇迹,我们假设上帝不仅存在,而且是爱我们、愿意让我们成长的。

如果我们认为爱与成长的动力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上帝想要我们成长?我们成长的方向是什么呢?成长的终极目标又是什么?上帝究竟想让我们怎么样?

去除神学理论因素,我们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成长的方向是变成上帝。

承认以上结论,这就需要我们面对自己的懒惰。

阻碍心智成熟最大的障碍就是懒惰。前面已经说过,我们总是逃避必要的痛苦,去选择平坦的道路,这是我们的惰性使然。虚假的爱只停留在想象,也就是懒惰。懒惰是爱的对立面。简单地说,懒惰是人生中的一种可怕的消极力量,也是我们的“原罪”。

在我看来,最令人满意的假设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跟我们极为亲密的上帝,亲密到他本来就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要获得恩典,我们就必须见到上帝,而最接近上帝的地方就是我们自己的心灵,是潜意识。想得到崇高的精神境界,就应经常反思。

总之,潜意识就是我们的上帝。上帝一直与我们同在,无论现在还是未来。

这就是恩典,我们的福报。但需要我们抵抗墒的力量,这是很不容易的。难怪耶稣说过:被召唤者众多,被选中者寥寥。

路已经摆在那里,一步步走则是我们的事。恩典可以让我们不至于摔跤,让我们知道往前走是上帝(潜意识)的意旨。我们还能要求什么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智成熟的旅程》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