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哭着要找妈妈时

“啊…啊…妈妈!我要找妈妈!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

刚入园的孩子产生分离焦虑是很常见的现象,毕竟,第一次离开妈妈的怀抱,第一次接触一大群新朋友,第一次一天都要呆在一个陌生的坏境……所以有哭闹、有焦虑、有恐惧…

可是,当孩子哭闹的时候老师能读懂孩子发出的信号吗?

在本学期即将结束之日,我将结合我班YY小朋友的案例谈一谈我对“哭闹所发出的信号”的认识和过程中采用的方法。

一、缺乏安全感——需要一个抱抱

案例1:

“啊…我要找妈妈,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YY小朋友总是边哭边重复以上这句话即使我告诉YY妈妈在什么时候会来接她,可是无济于事。

我抱起YY,抚摸它的后背并安慰她,过了一会儿,她的情绪能稳定一些,哭声也逐渐变小。但是毕竟自己还要照顾其他20多个孩子,无法一直抱着YY,所以我每次放下YY,没过多久她又开始哭闹。

案例2:

就连午睡也一直哭闹,这让其他小朋友都无法入睡。我有些束手无策,“我不要睡觉!啊…”为了不打扰其他小朋友午睡,为了不让YY因为睡觉有太多的焦虑,我只能在一开始带着YY看书,转移她的注意力,试图等她的情绪稳定以后再哄她入睡。可是YY看书还没一页呢,又开始哭闹,反反复复多次。有一天中午,我无意识地抱起了YY。“不哭了,韩老师抱着给YY讲故事吧,小红帽的故事怎么样?YY不哭闭上眼睛韩老师才讲故事哦~”。出乎意料,YY竟然睡着了!就这样,我抱着YY睡了一个小时,虽然胳膊压麻了,但是心里乐开了花,毕竟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案例3:

活动区时间,YY在搭建区被其他小朋友不小心用积木碰到了头,“YY没事儿吧?疼吗?‍老师带你去医务室看看。”“我不要!我不去!妈妈!我要找妈妈!”基于先前的经验,我觉得YY需要一个抱抱,“老师抱抱,抱着去。”YY不哭了。

反思:

孩子为什么在哭的时候,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嘴里总是念叨着“妈妈,我要找妈妈”呢?因为在3岁宝宝的心里,妈妈才是让她觉得最安全的。所以,当宝宝哭闹时,何不给宝宝一个温暖的抱抱呢?

二、寻求关注——恰当地使用“冷处理”

在YY哭闹的整个过程中,我还采取过“冷处理”的方法,不是对YY不管不问,而是当YY哭闹时先不急于抱她,并告诉她“只有YY不哭的时候。老师才可以抱抱。”在YY停止哭闹时我马上抱抱YY,告诉她“因为YY不哭了,所以老师才抱抱。”可是这个方法的作用也并没有持续太久。后期我再采取这种方法的时候,YY已经“不感冒”了…

反思:

孩子刚入园的前几天老师采取“冷处理”可能会有用,可是当我们发现该方法并不起持续性的作用,我们就要停止使用该方法了,如果继续使用“冷处理“只能让孩子越发地没有安全感。

三、寻找存在感和自豪感——使用夸张性的表扬

“小朋友们,你们看!YY的小盘子跟小镜子一样亮!奖励一个大粘贴!”“YY今天你来当队长!你看YY换外套又快又整齐!”“今天YY太棒了!今天让YY给小朋友发大粘贴!因为YY今天早晨来幼儿园的时候没有哭呢!”在一声声的表扬中,YY觉得自己越来越棒,从一开始一天都在哭闹到只有早晨刚入园时的短暂哭闹,我们看到了YY的进步。

反思:

当老师在集体面前不停的表扬某一幼儿时,该幼儿在集体中会找到很大的存在感,并且老师的表扬要尽量夸张、具体。这样孩子会在这种夸张、具体的表扬下朝着老师“表扬“的方面去努力,小班幼儿尤为明显。

四、对活动不敢兴趣了——引发更有趣的活动

案例1:

升旗仪式等待时间,YY哭闹找妈妈,但是升旗仪式音乐响起,大班的哥哥姐姐举着国旗走向旗杆时,YY瞬间不哭了,在升国旗,向国旗行注目礼时。YY又开始哭闹

案例2:

YY选择的活动区是“冬季用品商店”,在有小顾客来购物的时候YY很投入,但是当没有小顾客来光顾时,YY又陷入“无所事事”状态。“YY现在没有小顾客,可是衣服都乱了,我们来整理一下吧~”“不!妈妈,我要找妈妈!”即使我努力引导,可是YY还是哭闹。我知道,YY对该活动区不感兴趣了,为了尽快安抚YY情绪,我带YY来到搭建区“YY跟韩老师一起搭幼儿园吧!”YY对此很兴趣,“老师!我还会搭屋顶!”

反思:

孩子在活动过程中突然哭闹,很有可能是因为孩子对该活动不感兴趣了,这时候需要老师引导、发现。

五、身体不舒服的反应——不断猜测哪里不舒服

案例1:

“我要找妈妈”,在搭建区的YY突然开始哭闹,我以为YY还跟之前一样对该活动不感兴趣了。“YY,幼儿园还有什么呢?”“我要找妈妈!”YY根本不听我和她的对话,我发现YY腿扭来扭去,“YY你要上小便吗?”“嗯!”上完小便的YY果然不哭了…

案例2:

离园前,YY突然嘶声裂肺地哭。我很奇怪。这一天YY情绪都很好,为什么突然开始哭,而且是在马上离园的情况下。“YY怎么了?”“啊!啊!妈妈!”不管我采用以上什么方法,这一次都不奏效了。

YY回家后,YY妈妈告诉我因为YY肚子疼想上大号了…当时的我夜没有意识到。

反思:

小班幼儿语言发展水平较低,有些时候无法表达或是不喜欢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和想法,此时他们发出的信号就是哭闹。因此,此时作为老师的我们要不断猜测、不断排除,直到找到真正的原因。当你无意中“猜对”孩子的想法时,他就会开始信任你,对你产生“依赖”,因为孩子知道“老师是懂我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我哭着要找妈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