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好了,中国2.8亿农民工假装着过年!

生活好了,中国2.8亿农民工假装着过年!

文/姚志芸

1、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第一批农民工进城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80年代的乡村,所有人都是靠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养活着一家人,很多家庭住着土坯房,家家户户的墙上糊着一层又一层的报纸,可以说满是补丁的裤子也没有多余的。

要是谁家姑娘媳妇有一件的确良的衬衣,都会惹起全村人的羡慕。一年也难得吃到次肉,但是过春节全家人老老少少的聚在一起,杀猪,扫房,熬穹馍馍,炸油饼,热热闹闹的忙得热火朝天。笑也是真诚的,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开心。70后80后的童年,实实在在的是过年。

2018年8月《人民日报》公布了最新一期的数据,2017年中国总就业人数为7.76亿,7.76亿就业人口中,农民工占了2.87亿,约在37%左右。

意味着中国有2.87亿的农民工,奔波在祖国的一二线城市。除了春节,他们依旧没有机会回家。农村除了留守的老人就是不能独立生活的孩子。

随着日历一张张的翻过,春节如期而至。慢慢的很多人发现这场充满中国传统的节日,带动不了强烈的仪式感。春节回家,仿佛就是一场全民运动会。当抢票,吃年夜饭,有意无意的攀比成了主流。忙来忙去只折腾了自己。

2、

江浙沪一带,自古以来就是富得流油的地方。改革开放以后,农民工的涌入,江浙沪更是发展迅速。2018年,江苏省的GDP突破9千亿,与澳大利亚相当,可谓富可敌国。

2018年上半年,上海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列各省首位,江苏、浙江分别位列第五和第三。现在过年了,江浙沪的红包到底有多厚呢?

2019年春节,江浙沪一带的红包2000起步,五六岁的小姑娘都开始用验钞机来数压岁钱。毫不夸张地说,全国人民都在围观江浙沪人民的红包。

所有人都在说年味越来越淡,突然间年味在压岁钱的直线飙升中开始了钱的味道。我们是不是该问问,春节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延续千年的节日到底需要些什么?

农村的孩子们,或许100元的红包都收不了几个吧!鲜明的对比所有人一目了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可这样的伤害,到底刺痛了谁?贫富差距的悬殊,让人泪目。

3、

生活好了,可中国2.8亿农民工假装过年。他们省吃俭用,辛辛苦苦一年,远离亲人只为了挣钱,更为了春节回家。这时候的发现,回不去的老家,挣不了的钱,就如同宿命一样牢牢地抓着每一个人。

谁不想回家过年,谁不想自己的家。只是现在变味了。可回去真的是陪家人吗?回去一堆无关的事情,一波接着一波。

按理说过年时候,亲朋好不容易聚一起。尤其外出打工的,该多说几句体己话,可话题总是哪哪都不好上班,还没存下钱,找的对象怎么怎么样的。

网友这样说,

过年的习俗应该慢慢淡化,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常回家看看不一定要在春节,只有要有时间都可以回去。过年(春节)成了人情消费和感情投资的正当借口。无奈的选择,靠礼金维持的“感情”必然是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现在过年也不是那么热闹了,农民工千里迢迢往家里赶真不容易。这世道已经变了,仿佛除了钱再没比这重要。什么亲情友情爱情,没钱都是一盆凉水,温暖不了人心。

4、

过春节,年味就是老一辈人忆苦思甜的回忆,老人聊开心了,年轻人听古经一样茫然。纳尼?过年不就是凑7天假吗?实际上只放了三天!过年不就是来亲戚陪笑脸装嘴甜吗?过年不就是被东家叫完西家叫地赶场吗?不管有钱没钱,过年不就是使劲的掏钱吗?

累,怎么一个累字了得?假装着笑,假装着高兴,假装着有钱,假装着不在乎,假装着过年。行走在琐碎生活的表面,带着面具,人前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活着,早已经忘记了面具后面那张泪流满面的脸。

其实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关心,更在乎的是被包容!一座陌生的城市,因为陌生心里都会被空虚淹没,找不到家的感觉。出门在外地农民工,不去酒吧无社交,忙碌一天转身之后还是一个人默默承受孤独,寂寞。

2.8亿农民工假装着过年,或许更多的人假装着过年,假装是假的,渴望是真的,真渴望团圆。以前的日子过得很慢,吃着简单的饭菜,我们也可以开怀大笑。时光不可以倒流,那些日子一去不返,生活好了,内心变了……

【原创作品】敬请点击头像关注,美文持续更新,我非常喜欢您的认可。用古色生香的诗韵点缀平淡的生活,拿抑扬顿挫的文字,给生命注入激情!

原创作品,各平台同步发布,未经容许,请勿转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百家号独家出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好了,中国2.8亿农民工假装着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