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在的欠然

橘林读书会一天一句一百字#读书分享060

书名:《沉重的肉身》

分享人:小苹果树

坐标:无锡

      “  汉语的“欠”字所像之形,是一个人身费力地挺身仰首而歌,参见《说文解字》“欠”和“咏”“咏也,从欠”。哀歌是个体灵魂对身体的欠然之在的意识本身,是身体的影子(身体的灵魂)看到自己身体的死而生的遗憾和无从释然的悲情,是身体的影子看到死神在欠然我在的身体四周缭绕时的忧伤。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之《性感·死感·歌声》p137)

  【感悟分享】

“世界上大概是有这样的人吧,有着接触无限事物的能力,却把自己禁锢于一个有限的世界之中。我并不太能感受到他们的生活方式,因为我们这些普罗大众只不过是搭乘轮船的乘客,只会觉得这个束缚自己的有限空间十分的无聊,直到离开去进行下一段旅途。”

读到了丁老师分享的她儿子关于《海上钢琴师》的影评,题目是《有限与无限》,这个话题非常有意思。

“这是充满幻想的天籁,又富有哲学意味。那数不清的街道、高楼,你要走向哪里,选择哪一种死法?这是一个难以选择的难题。”记得2015年春天,我这样评这部电影。而今,我重新阅读这部电影的影评,想起了刘小枫先生的书。

2012年寒假读刘小枫《沉重的肉身》中的句子了。每个人都是“偶在的欠然”,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中来的。换句话说,人根本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记得当时,有个末世说,玛雅人有一个2012的预言。也是在那本书中,引用了马丁·路德的一句格言、哪怕这个世界明天就要毁灭,我依旧要种下一棵小苹果树。于是,那年,我的年度日记取了一个题目叫“小苹果树”,而我的网名也改成了这个。

小苹果树长大后,能够结出苹果, 是一种智慧之果。所以小苹果树给人智慧和希望。马丁·路德的话有些类似于夫子的话“朝闻道,夕死可矣”。

在被病毒围困,局促一隅的当下,写下这样的话,是不是一种无聊的自我安慰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偶在的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