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久天长》 | 人一生刻度并非是时间,而是生活的盼头

今天早上看了一部3小时的《地久天长》,看完以后第一印象让我想起最近看的一本书。

这本书非常有意思,叫《生而贫穷》,序是这样的:

“一个人的人生高度,或者所谓世俗意义的成功,宏观上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第一是家族、传承、基因等;其次是时势,最后才是个人的奋斗与拼搏。”

我们一直信奉个人通过双手改变命运的金科玉律其实在历史的洪流面前不堪一击。

《地久天长》的故事也正是这样的,刘耀军和王丽云与无数个平凡再不能平凡的职工家庭一样,经历着中国变化最大的时代:计划经济、计划生育、国企下岗、改革开放......历史的力量已如此强大,更让渺小更显渺小。

夹杂在历史和命运洪流中的刘耀军和王丽云,他们没有宏大理想,也没有做出轰轰烈烈的事情,甚至可以说随波逐流,用尽全力去生活。

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命运,少数幸运儿在时代偶尔震裂的缝隙中扶摇而上,而更多的人只能在时代的安排下默默地生活。

许多电影用英雄讴歌的社会发展的枝繁叶茂,赞扬天才的随心所欲,痴男怨女的纠结苦情,却鲜有人留意到平常百姓的生活,而他们才是每个时代最真实的横切面。

《地久天长》做到了,电影台词不多,连一个倒茶动作都可以持续30秒,甚至连情绪冲突都如此克制,整部电影下来,你不会觉得拖沓,反而觉得处处流淌着真实,这就是以前的我们啊。

我一直觉得,人一生刻度并非是时间,而是生活的盼头。

对于刘耀军和王丽云,他们生活的所有意义一开始是星星,后来是永福,最后是彼此。每一份节点的丢失,才增添他们对衰老的感知。

导演没有刻意描绘反角,即便是逼迫王丽云人流的海燕,也贯穿着她的无奈,习惯了正反分明的电影,竟让人无所适从。成年人生活的无力感大多来源于此,孩子可以怪爸妈,学生可以怪学校,实习可以怪公司,但是生活你却只能自己独自承担所有的责任和结果,无法推卸。

生活的美好是如此的短暂,很多时间我们都会被无力感所包裹,所以我们必须寻找一份寄托,让生活更有盼头,有了盼头活下去便有了意义。

许多人的一生从结婚、生子这一刻就停止了。因为盼头找到了。在Ta身上我们可以尽情寄托所有生活的意义。我们读书是为了毕业,毕业是为了工作,工作是为了结婚,结婚是为了生子,生子是为了让他读书.....人生依附在一个又一个盼头上,在潘诺斯阶梯上劳累着重复循环。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一提。但是在条件匮乏的年代,按照社会风俗而过,谁又能说是错的呢。

好的电影应该真实的,因为真实才是你,才是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地久天长》 | 人一生刻度并非是时间,而是生活的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