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文体、聚焦表达”如何给孩子学习的空间?

今天参加宁镇扬三市工作室联盟关于“关注文体,聚焦表达”的研讨活动,活动总体很成功。三位领衔导师作了艰辛而有成效的引领。在三位工作室老师提供样本课堂之后,南京市教研员芮琼老师从“言意”之间的关系、“阅读与表达”之间的关系方面作了点评,并在最后提出了,在这个主张的基础上如何体现学生学习、探究过程,提供足够的学生学习、探究的空间的问题。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中肯。这又让我想起了最近我提出的语文教学要回答的三个问题:“是学生在学吗?”“是在学习语文吗?”“是在学习吗?”

那么,我们该如何体现“关注文体,聚焦表达”研究中孩子学生学习过程的发生问题?,

关于文体,就是文本的体式。文本写作为了某种普遍的目的,也为了不同的受众,会采用一定的语言表达方式,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某种约定俗成的“套路”。这就是所谓的体式了。比如今天执教的《第一朵杏花》《海伦凯勒》《天游峰扫路人》,都是通过“我”的视角,布置“可信”(所谓“可信”,指的是作者知道,文本中的人物也知道)的材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这是一个总体的套路,也就是“文体”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了。但至于“我”采用了怎样的视角,搜集了怎样“可信”的材料,如何布置材料以至于能切实表现精神品质,这就是“表达”的问题了。

而这往往就给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在这个空间里,教师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介入?在这方面,我以为课程标准已经讲得十分清楚: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既然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那么教师就必须根据教学目标考虑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设计适合孩子们喜欢的学习活动了。

孩子是最符合人类最原初的特点的,一方面他们喜欢独自探究世界,另一方面他们更喜欢通过合作来分享自己的智慧以获得某种存在感。

如果说文本体式给了孩子们一个研究的范围的话,那么这个体式是如何形成的,则是孩子需要探究的。比如,为了实现传达竺可桢精确的科学研究精神,作者搜集了哪些事例?为了表达海伦凯勒战胜残疾,刻苦学习的毅力,作者搜集了哪些事例?为了表达天游峰的扫路人充满自信和豁达开朗,作者布置了哪些语言材料?

接下来,孩子们则需要探究,作者是如何编织这些材料的。比如天游峰扫路人说:“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或许,在实际的场景中,天游峰扫路人说得并不这样的有诗意,但经过作者的对其语言的编织,则呈现出了一种文学色彩。这些,老师是不应该直接告知孩子,而是需要孩子通过不断朗读和品味,自悟自得的。

至于探究的方式,我比较倡导三个“感”,一个是“游戏感”,一个是“劳动感”,一个是“合作探究感”。游戏感,可以实现“是孩子在学”的问题,而“劳动感”和“合作探究感”则是体现“学习的过程”,孩子的学习必须动嘴、动眼、动口、动手(笔)、动心、动情,“合作探究感”,体现的是智慧和语言的分享(当然最好的呈现方式是我现在正积极研究的小组合作探究)。

可能我们会发生疑问,孩子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会不会导致他们游离于体式之外,我想,因为教师引导的作用,学生一般不会。即使游离了,也一定是好事,我向来认为,体式最终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孩子们要进行语言创新,就必定要向体式的边缘化挺进,从而在某一天可能实现新的语言体式。几乎所有的文学作者,都会有突破体式藩篱的梦想。这一点,我们在孩子的学生时代最好不要抹杀。

因此,基于以上的思考,我以为今天芮老师的建议还是很有价值,她为我们的“关注文体,聚焦表达”在学生学习层面的研究指点了迷津。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注文体、聚焦表达”如何给孩子学习的空间?)